古树下聆听人与自然的动人故事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国专家走进天目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1:51 1

摘要: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闭幕后,9月26日,首批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国200余位专家走进天目山,感受“浙”里的生态美、人文兴。

潮新闻 记者 刘俏言 叶怡霖 胡静漪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闭幕后,9月26日,首批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国200余位专家走进天目山,感受“浙”里的生态美、人文兴。

天目山—清凉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杭州境内唯一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大会第一天,我就在会场四楼展览区的画册里看到了大树王、银杏树这些植物,今天终于有机会可以看到它们了!”来自墨西哥新莱昂环境秘书处的佩雷斯这天醒得格外早,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佩雷斯抱住一棵古柳杉树 记者 刘俏言 摄

佩雷斯所在的保护区叫Cumbres de Monterrey,也是以森林生态为主的保护区。行走在古柳杉群间,他情不自禁地抱住了一棵巨大的古柳杉树,“抱树疗愈法,在我们国家也很流行”。在得知这些柳杉树自古就有“罚米三石”的守护法则后,他竖起大拇指:“我们国家近十几年才开始建立起保护意识,控制进入保护区的人数,关注化学品的污染问题,而中国比我们向前走了很多步。”

千年“大树王”迎新客。来自德国埃伯斯瓦尔德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物圈保护区研究所的教授埃里克驻足在此,久久不愿离去。“这棵树虽然枯萎了,但它仍然为鸟类等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着林下的植物和幼苗,为生生不息的森林提供养分,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奇迹。”

这样神奇的生态系统,如何能够为当地社区的村民所用?在山脚的生态研学馆和月亮桥村,埃里克和佩雷斯各自找到了答案。

“在我的研究中以及今年的《杭州宣言》里,都反复提到关于自然教育和科普的重要性。”埃里克认为生态研学馆承担了这样的教育功能。“我们应该让公众更好地意识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有这样独特的博物馆,在做好科普的同时也会带来实打实的旅游收入。”

走进月亮桥村,佩雷斯盯着正在竹筛子里烘着的笋干问:“这是天目山的特产吗?能给你们带来多少收益?”“这是我们传统的烘笋干的办法,现在天目笋干已经卖到全世界了,是天目山的宝贝,也是我们的财富。”笋农刘强比出一个数钱的手势,引得佩雷斯大笑。“在我们保护区也会生产梅子等农产品,我们为这些农产品打上保护区的绿色标签,价格比普通的农产品高出了30%。”佩雷斯说。

夕阳西下,返程的大巴行驶在藻天线上。一侧的天目村落里,炊烟袅袅升起;另一侧的稻田披上了金色的余晖,这一幕被随行专家们纷纷录进手机,而来自天目山的自然之声,也如一粒粒种子落入心田,将在未来久久回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老周说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