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深耕数智沃土 共绘齐鲁振兴“丰”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2:00 1

摘要:山东,这片浸润着齐风鲁韵的厚重土地,自古便是华夏粮仓、农业脊梁。如今,在这片孕育了千年农耕文明的沃野之上,一场深刻的数字变革正悄然浸润着每一寸沃土。传感器在无边的麦田间低语,数据流于纵横的阡陌中奔涌,数字化、智能化的澎湃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山东农业的

山东,这片浸润着齐风鲁韵的厚重土地,自古便是华夏粮仓、农业脊梁。如今,在这片孕育了千年农耕文明的沃野之上,一场深刻的数字变革正悄然浸润着每一寸沃土。传感器在无边的麦田间低语,数据流于纵横的阡陌中奔涌,数字化、智能化的澎湃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山东农业的根基与乡村的未来。

在这场以“数”兴业、以“智”富农的宏大叙事中,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勇担使命,以“‘移’起向新,数智兴农”为号角,将高速泛在的网络、前沿创新的技术、智慧融合的应用,源源不断地注入田间地头,为齐鲁大地的乡村振兴铺展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数字新画卷。

农业大模型

潍坊数智化新实践

潍坊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其“菜篮子”“粮仓”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以“云—网—边—端”全栈能力,为传统农业注入数字基因,构建起贯穿生产全链条的赋能体系,让千年沃野迸发出新的生机。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的大棚里,科技已深度融入日常耕作。在稻田镇崔岭西村,农户指尖轻划手机屏幕,水肥一体机便精准配比养分,智能放风机随温度自动启停;西旺家庭农场自2022年引入物联网设施后,人工与水肥成本降低三成,亩产提升20%。5G赋能的AI打药机器人化身“蔬菜医生”穿梭棚间,其搭载的智能冷雾系统喷出10微米级雾滴,配合AI视觉识别实现毫米级施药,多光谱扫描仪采集的数据经云端分析后,生成包含12项指标的“蔬菜健康档案”,让“凭经验种菜”彻底升级为“看数据管理”。

从蔬菜大棚到广袤麦田,数字技术的触角不断延伸。诸城市的麦田间,种粮大户老刘的手机成了得心应手的“新农具”。中国移动山东公司部署的环境传感监测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在云端1∶1复刻农田实景,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预警等数据实时跳动在屏幕上。“过去浇水施肥全凭老把式,现在系统结合气象预测自动出方案,每亩地能省不少工夫。”老刘的感慨里,藏着传统农耕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密码。

而在昌邑市青乡乡,曾经“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盐碱地,如今正被数字技术重塑。依托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构建的“云—网—边—端”体系,盐碱地数字孪生系统将育种周期从8~10年压缩至3~5年,“青阜2号”“潍麦13”等耐盐碱品种在此扎根,亩产提升超四成,其中“潍麦13”在含盐量0.27%的土地上创下亩产537公斤的纪录。目前,这套系统已覆盖10.2万亩农田,每年为青阜农业综合体节省成本超1700万元,让昔日盐碱地蜕变为高产粮仓。

樱桃智控

烟台农业新模式

在被誉为“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巧妙融合5G与物联网技术,带来了一场“智慧数字大棚”的革命性改造。通过精心部署AI智能体,构建起土壤墒情感知系统与物联网虫情监测网络,同时支撑起“水肥一体化”高效系统。这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大棚内温湿度的智能调节,以及果树生长状况与环境数据的24小时不间断动态采集与深度分析,为农户提供了科学、精准的管理决策依据。

得益于这些数智化手段,樱桃夏收产量和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产量较以往增长了20%,裂果率则大幅下降60%,优果率飙升至85%。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对产地5G网络进行了全面优化,助力打造了全省首屈一指的大樱桃博物馆。通过运用前沿的5G+VR技术,创新性地构建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樱桃产销链,形成了“货源+平台+推广”的一站式销售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提供了从田间直达客厅的沉浸式购物新体验,更让近5万户果农通过5G直播这一新颖方式拓宽了樱桃的销路,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坚实基石。

无人农场

德州大地新风景

在德州宁津县,农户体验着“脚不沾泥,手不沾水”的耕作方式。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打造的空天地一体化5G+智慧农业项目,为农业生产安上了“超级大脑”。

春耕时节,在宁津县的万亩良田上空,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科技特工队”的5G网联无人机集群正在工作。这支融合5G专网、北斗导航和AI算法的“空天特战队”,以空天地一体化协同实现精准植保,为春耕装上“智能翅膀”。搭载5G模组的植保无人机组成编队,依托北斗厘米级导航和3D航图规划,单机日作业量相当于20个人工,并借助AI视觉识别自动避障,实现作业效率提升和农药减量20%。其间,空天地监测体系协同作战,卫星遥感分析长势,无人机多光谱相机监测病虫害,地面300套传感终端回传土壤数据。数据经5G汇聚后由AI生成“病虫害热力图”,指导无人机靶向施药,病害防治准确率提升至92%。

无人机管理平台作为“智慧中枢”,通过5G网络实时监控16项参数,自动规划充换药方案。智能充电基站实现3分钟快速换电,飞行时间节省10%,能耗降低15%,解放人力、提升效率。该体系是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五维作战系统”的重要一环,覆盖全省60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粮食增产15%、农药减量25%、综合效益提升40%。

高效种植

济宁平原科技诗篇

清晨,邹城草莓园的温室大棚里,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搭建的数字化平台正静静运作着。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湿度、土壤的养分,甚至果实微小的生长变化。系统根据数据自动计算出最合适的水肥配方,智能阀门随即开启——这种精准管理,不仅让草莓口感更甜,也更节约资源:水肥用量比传统方式减少超过20%,而果实产量提高了约20%。大棚外是延续千年的农耕土地,大棚内是流动着数据的现代场景。

位于运河边的汶上农田,科技的画卷也正在展开。5G信号覆盖整片麦田,将20万亩高标准农田连接成智能网络。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打造的农情管理平台,就像整片农田的“大脑”:灌溉井的水位、无人机的路线、气象站的风速预警,都在屏幕上实时显示。春耕时节,农民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了解作物生长、病虫害和土壤水分——这套“四情”监测系统,为万亩农田提供了精准的健康管理。

从“汗滴禾下土”到“智耕云上田”,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以创新科技为犁,深耕数字沃土。数据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具”,5G网络成了新时代的“灌溉渠”,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不仅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更将智能种进泥土深处,让千年的齐鲁农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未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将继续用数字之力浇灌希望田野,以智慧之光点亮乡村振兴之路,共同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来源:中国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