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媒网红联动!解果农燃眉之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11:55 1

摘要:“15亩果园,1.25万公斤果子,品质都是拔尖的,现在却要愁着烂在地里!”站在自家软枣猕猴桃园里,岫岩龙潭镇梨酒村种植户薛雨攥着一颗饱满的果实,语气里满是焦急。今年他精心培育的“龙成2号”“大果133”两个优质品种迎来丰收,却因快递政策变动与错过批发市场窗口期

“15亩果园,1.25万公斤果子,品质都是拔尖的,现在却要愁着烂在地里!”站在自家软枣猕猴桃园里,岫岩龙潭镇梨酒村种植户薛雨攥着一颗饱满的果实,语气里满是焦急。今年他精心培育的“龙成2号”“大果133”两个优质品种迎来丰收,却因快递政策变动与错过批发市场窗口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销售困境。

薛雨与软枣猕猴桃打交道10年,今年特意扩大种植规模至15亩。凭借精细化管理,果园亩产达800余公斤,且果实糖度、品相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不少提前尝鲜的客商都称赞“这是今年见过的上等货”。为拓宽销路,薛宇今年首次尝试电商销售,提前学习打包技巧、对接物流,还特意定制了防震包装盒,前期顺利接到80多单订单,让他对丰收季充满期待。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薛雨种植的果品成熟、准备发货时,农村快递政策突然调整。“按新运费算,每单快递费比果子本身还贵,根本没法卖。”薛宇算了笔账,若坚持发货,不仅没利润,每单还要倒贴钱。无奈之下,薛雨只能逐一联系80多位客户,将订单款全额退还,看着精心准备的包装堆在角落,心里满是失落。

电商这条路走不通,薛雨只能转向散户售卖,可零散订单量少,仅卖出200多公斤。更让他焦虑的是,随着气温下降,果园里每天都有成熟的果子落地腐烂,损耗率不断攀升。为减少损失,他只能联系上门收购的客商,可对方给出的收购价仅折合5.6元/公斤,远低于他每亩的种植成本。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薛雨此前专注筹备电商,故而错过了当地批发市场的最佳收购期,如今陷入“卖则赔本、不卖则损耗”的两难境地。

龙潭镇党委、政府在走访中得知薛雨的困境后,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联络,在岫岩县委宣传部、岫岩融媒体中心、岫岩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联动支持下,为薛雨制定了“媒体联动助农”方案。一方面,岫岩融媒体中心派出记者深入果园,拍摄软枣猕猴桃的生长环境、品质检测过程,通过官方短视频平台、新闻客户端发布“助农售果”信息,突出果品“优质、生态”优势;另一方面,邀请本地网红“岫岩小胖”林佳荣参与帮扶——林佳荣带着团队来到果园,用接地气的方言段子讲述薛宇的种植故事,现场试吃果子、展示果实品相,并在直播中开通“团购预订”通道,针对本地及周边城市消费者推出优惠套餐,同时对接商超、水果店等线下渠道,搭建“线上预订+线下自提”的销售链路。

“现在园子里还有5000多公斤果子没卖出去,天一天比一天冷,每天都要烂掉不少,我真是急得睡不着觉!”面对前来助力的众人,薛雨指着挂满枝头的果实,话语里满是迫切。而他的焦虑,随着媒体的持续关注逐渐化解——在官方媒体的新闻报道、短视频宣传,以及“岫岩小胖”直播间的持续引流下,网友们纷纷为这场助农行动点赞,不少人直接在评论区留言下单,还有外地客商主动联系对接采购。截至目前,通过多方联动已为薛雨对接好意向订单,若全部达成交易,可顺利卖出1500余公斤软枣猕猴桃,将有效缓解了果实损耗的压力,帮助薛雨解决燃眉之急。

“下一步,我们将在岫岩万客来商场前搞一场公益性直播,到时候现场展示果子品质,还能让市民直接试吃、自提,争取把剩余的果子都帮他卖出去。”“岫岩小胖”林佳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看着不断增加的意向订单,薛雨难掩感激:“真没想到党委、政府和媒体能这么重视我的事,不仅帮我宣传,还帮着对接客户,要是没有他们,我这一年的辛苦可能真就白费了!太感谢大家了,这份情我记在心里。”龙潭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吴洁也表示,后续会持续关注薛雨的情况,同时针对辖区内其他种植户可能面临的销售问题,提前搭建帮扶平台,避免类似困境再次发生,切实为农户的“丰收季”保驾护航。

全媒体记者 赵宇泽

来源:鞍山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