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把一只私募产品搬上货架需要几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11:30 1

摘要:风云私募最近成功发行了一款1000指增产品,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家公司,探访一只私募基金是怎样诞生的。

各位观众晚上好,这里是画不多说演播室,我是记者小画。

风云私募最近成功发行了一款1000指增产品,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家公司,探访一只私募基金是怎样诞生的。

私募基金诞生的第一步:产品设计。

在众多的策略中,要选择哪个策略做呢?就像风云私募,为什么选择发行1000指增产品呢?

这个问题,我采访了创始人老赵。

老赵说,“产品设计环节一般会通过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向评估。

需求端代表我做这个产品能不能卖出去,供给端代表我此时适不适合做这个产品。”

“拿我们这个产品来说,前一阵,根据投资人和合作销售渠道的沟通,我们发现最近1000指增产品的热度很高。”

“于是我们去做了市场调研,发现最近一段时间1000指增产品发行备案数量和募集规模较以往都大幅提升,因此这类策略的市场需求确实很旺盛。”

“从供给侧看,首先,1000指增策略的平均收益,今年确实不错,在各类型指增里也是名列前茅。”

“其次,就我们自身来说,我们在500和300指数增强策略上,已经具备多年成熟的管理经验,研究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也得到了市场验证。

另外我们发现各家量化私募中,在这类策略上并没有超额做得特别强的,我们还有很大机会。”

“最后我们评估了一下1000指数。这条赛道估值不算高、交易拥挤度目前尚可、流动性在各指数中也比较好,具备挖掘alpha的空间。”

“于是,经过几番讨论,我们最终决定发行这款1000指数增强产品。”老赵笑着说。

产品设计完成后,进入第二步:募集。

我敲开了市场总监老王的大门:“这款产品募集了多少钱呢?”

“不好意思,这个信息只能透露给合格投资者,但一只私募基金初始募集的金额,不能少于1000万。”

“同时,”老王接着说,“除了金额下限,还有人数上限,每个产品募集人数不能超过200人。”

我恍然大悟:“所以去年私募新发了6300多只产品,公募只有1100多只,原来和这个有一定关系!”

我接着问:“募集的这些钱,是直接打给私募公司吗?”

老王笑笑,“当然不会,说个极端点的例子,我们公司要是倒闭,直接把这个钱卷走跑路怎么办?

募集期间,投资者的钱会先转入募集账户,账户处于冻结状态,任何人不能动。

募集期结束,基金管理人会将全部募集资金划给基金托管机构。”

托管机构通常是符合资质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是负责保障咱们资金安全的独立第三方。

除了保护我们的钱,产品上线后,托管机构还负责执行私募管理人的交易指令,避免违规操作。

募集期结束,募满1000万后,就可以进入第三步了:备案。

谢过老王,我来到了运营部门,他们负责备案工作。

运营老张:“监管要求,私募要在募集后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

所以我这几天特别忙,但还是可以跟你说些重点部分。

公募基金是先核准,后募集,而私募不需要核准,是先募集,后备案。”

核准制重审批,经过证监会严格审核通过才能募集资金;

备案制重监管,募集资金后基金业协会主要审查方向是相关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合法合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主要是因为两个品种的投资群体不同。

公募面对的是社会大众投资者,只要上传身份证件开户,就可以买啦,一般单笔10元起投。

这时候监管机构变身保姆,我们在它眼里是“小朋友”,它用严格的事前审核(核准制),确保每只公募基金信息透明、设计合理,保护好咱广大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而私募基金只面向特定要求的合格投资者(资产≥300万/近三年年均收入≥50万),起投门槛100万。

因此,合格投资者可以看成是有能力的“成年人”,强调“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备案完成后,私募就可以“持证上岗”了。

一只私募基金孕育多时,它的首次信息披露,是它诞生的最后一步——看看到底长得怎么样呀。

这块还是运营老张负责:“信息披露,就是向合格投资者公示一些必要或重要的基金运作信息,另外,如果有些信息涉及核心策略或者归因,只会披露给持有人。”

披露频次方面,私募基金的时效性要求相对宽松:

但如果一个月才能看到一次私募净值变化,这持有体验也太差了,所以绝大多数私募会每周披露一次净值。

以上就是本期私募基金诞生记的全部内容啦,特别感谢风云私募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各位的收看。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