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很少有人追问:现实中的印度特种部队,真的配得上这份狂热崇拜吗,从跳伞摔死的精英到坐公交反恐的王牌,他们的真实表现,远比电影剧情荒诞百倍。
2019年,一部名为《外科手术式打击》的电影在印度掀起观影狂潮,票房高达3亿多人民币。
银幕上,印度特种部队士气高昂、以一挡百,在歌舞穿插间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看得无数印度观众心潮澎湃,愈发坚信自家精锐天下无敌。
可很少有人追问:现实中的印度特种部队,真的配得上这份狂热崇拜吗,从跳伞摔死的精英到坐公交反恐的王牌,他们的真实表现,远比电影剧情荒诞百倍。
印度特种部队的起点,能追溯到第二次印巴战争中梅格辛格带领的部队,这支部队号称在巴军后方神出鬼没,却在战争结束后就被匆匆解散,倒是留下了特种基因的传说。
1966年6月,印度正式组建第一支特种部队——第9特种伞兵营,吸纳了此前梅格突击队的骨干成员,为彰显实力,这支部队头戴红色贝雷帽,自封红色魔鬼,成为印度特种作战力量的雏形。
此后数十年,印度效仿多国模式扩建特种部队,却走出了一条多头管理的迷局之路,和韩国一样,印度各军种都有自己的特种部队编制,互不统属。
更有印度总理直接管辖的黑猫特种部队(国家安全卫队)等隶属于其他部门的武装力量,这些五花八门的部队,被印度政府包装成保卫和平的尖刀与盾牌,宣称有能力击退一切挑战。
可这种缺乏统一指挥、体系散乱的架构,早已为日后的频繁翻车埋下隐患,毕竟,连指挥链条都理不清的部队,怎能指望他们上演协同作战的好戏?
1984年的金庙事件,是印度特种部队首次在重大反恐行动中露怯,当时锡克教徒与政府矛盾激化,印军出动一个师镇压,却因部队中大量锡克士兵出工不出力甚至倒戈而陷入僵局。
关键时刻,被寄予厚望的红色魔鬼奉命上阵,他们化装成锡克教徒,携带短刀等武器试图混进金庙,结果刚靠近就被识破。
锡克武装分子用手枪、砍刀近距离反击,打得特种队员东奔西窜,最终 17 人阵亡、数十人受伤,还是靠外围炮火支援才勉强突入据点。
这场行动不仅代价惨重,更让锡克人与政府结下死仇,策划行动的英迪拉・甘地总理后来被锡克卫兵刺杀,遗恨至今。
而号称世界前三的黑猫特种部队,在反恐战场上的表现更是刷新下限,2001年印度议会遇袭,作为快速反应部队的黑猫率先抵达。
却全程毫无章法:既不按预案行动,也不勘察现场,只顾随意开枪投手榴弹,把现场搅得一片混乱,还误将无辜园丁当成恐怖分子打伤。
更离谱的是,他们全程忘了切断电源和通讯,让袭击者能随时与外界联系谈判,这场行动也成了全球特种部队的反面教材。
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更是将黑猫部队的无能暴露无遗,10名恐怖分子潜入孟买大开杀戒,远在新德里的黑猫部队被紧急动员,却因没有常备军用运输机,只能临时借用民用客机,协调折腾近 6 小时才起飞。
抵达孟买后,他们又因地方政府无人接应,只能挤公交大巴赶往现场,还因司机迷路和早高峰拥堵,多耗费两小时,更致命的是,他们竟没有酒店结构图,只能盲目排查房间。
进攻时又忘了切断信号,让恐怖分子靠着电视直播实时掌握战术部署,最终导致带队指挥官阵亡,整场行动耗时60小时才结束,平民与军警伤亡惨重。
在跨境与对外作战中,印度特种部队的表现同样难堪,1987年印度干涉斯里兰卡时,红色魔鬼奉命突袭猛虎组织总部,保密本应是特种行动的生命线,可印度通信员竟在无线电里公开通话,把行动时间、地点、路线全泄露了。
猛虎组织早已设好埋伏,待直升机降落后立刻发动交叉火力袭击,1/3的突击队员当场丧命,其余人靠着跑得快才逃出包围圈,狼狈逃回营地。
2016年的外科手术式打击闹剧更是充满讽刺,当年9月18日,4名反印武装分子潜入印度陆军旅总部袭击,造成19名印军死亡,而多数伤亡竟源于劣质帐篷起火。
印军在无证据的情况下指控巴基斯坦,派出号称印度版VDV的第50伞兵旅80名士兵秘密报复,宣称击毙35至50名巴军、仅1人踩雷受伤。
可巴基斯坦的回应却截然相反:当晚只听到乱枪和地雷爆炸声,敌人自行撤退,己方无任何损失,这场各执一词的行动,最终只成了印度自导自演的胜利戏码。
尽管实战频频翻车,印度媒体却抛出了中国特种部队连皮鞋都不配的论调,还列出三点论据,宣称中国特种部队建于20世纪90年代,比印度晚30多年,缺乏战斗经验。
然后强调印度能与美、德、以等国特种部队联合演习,中国没有此特权,最后鼓吹印度能全球采购武器,中国只能用“劣质仿制装备”。
可这些说法全是自欺欺人:中国特种部队虽组建较晚,但依托系统化训练和实战化演练,早已形成独特作战能力。
中外联合演习中,中国与多国均有深度合作,不存在所谓特权缺失,而中国国产装备的自主化水平不断提升,性能早已得到实战检验,绝非劣质仿制所能概括。
这种刻意贬低他人的论调,不过是为了掩盖自身短板的精神胜利法,印度特种部队的问题,早已超越训练不足的范畴,而是深植于体系与管理的痼疾。
2013年3月,30名红色魔鬼参与铁拳跳伞表演,从高空跳下后竟发现主伞、副伞全是乱麻,最终16人当场身亡、8人重伤、6人失踪,事后调查确认降落伞全部不合格,却因牵涉官员利益不了了之。
2018年阅兵彩排时,陆军特种兵索降时绳索断裂,3人高空坠落重伤,2021年7月,黑猫部队演习时错扔训练手榴弹,炸伤现场观摩警察。
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故,实则暴露了印度军队普遍存在的问题:采购环节的贪腐导致装备质量堪忧,日常管理的松散让维护检查流于形式,责任追究的缺失让失职者免于处罚。
就像2016年帕坦科特空军基地遇袭,印军耗时3天击毙4名袭击者,却付出7死25伤的代价,最后还因一名黑猫队员拆弹失误,多添了一名牺牲者。
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表现,正是组织纪律涣散、规划能力缺失的直接体现。
公平地说,印度特种部队并非毫无战绩: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1999年卡吉尔冲突中,他们对付实力更弱的对手时取得过胜利。
在马尔代夫等行动中,面对乌合之众的游击队也有亮点,但这些零星战绩,根本撑不起世界一流的吹嘘,更掩盖不了其在突发事件中的手足无措。
宝莱坞电影可以用剪辑和特效制造战神神话,却无法改变降落伞会失效、公交会堵车、通讯会泄密的现实。
印度特种部队的真正敌人,从来不是外部对手,而是自身的官僚主义、贪腐风气与体系混乱。
如果不能解决这些深层问题,即便再采购多少先进装备、再拍摄多少英雄电影,他们也永远成不了真正的精锐,只会在自我感动与现实打脸的循环中,不断制造新的笑柄。
来源:沧海冒险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