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我爹手里接过那把磨得发亮的刨子开始,我手上的茧子就没下去过。
我这辈子,和木头打交道。
从我爹手里接过那把磨得发亮的刨子开始,我手上的茧子就没下去过。
那些纹理清晰的木头,在我手里,能变成桌子,变成椅子,变成一个家。
我以为,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给我儿子小宇,也打造一个结结实实的家。
一个钢筋水泥的,比我那间老木工房要气派得多的家。
为了这个家,我把老城区的祖宅卖了。
那是我出生的地方,院子里有棵香樟树,是我爹在我出生那年种下的。夏天一到,整个院子都是清凉的香气。
卖房那天,中介领着人来看房,那些人踩在吱呀作响的木地板上,指指点点。
我没吱声,只是默默地把工房里那些用了几十年的工具,一件一件擦干净,用旧棉布包好。
每一件工具,都像是我的另一双手,它们懂我,我也懂它们。
刨子下去,木屑飞卷,那声音,比什么音乐都好听。
卖房的钱,加上我大半辈子的积蓄,凑了个首付,给小宇在城东最好的小区买了套三居室。
房本上,是他和他媳妇小琳的名字。
我没觉得有啥。
我的不就是他的吗?
后来,小宇说,同事们都开车上班,他挤地铁,没面子。
我想也是,大小也是个部门主管了,是得有个像样的车。
我把最后那点养老钱拿了出来,又找了几个老伙计,东拼西凑,给他提了辆车。
小宇开着新车回来接我,在楼下按喇叭。
我从工房的窗户看下去,黑色的车壳在太阳底下闪着光,像一块光滑的黑檀木。
他摇下车窗冲我喊:「爸,下来兜一圈!」
我笑着摆摆手,让他去忙。
我闻着满屋子的木头香,心里踏实。
儿子有出息了,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交房那天,小宇和小琳忙着跟装修公司的人说话,我一个人在毛坯房里转悠。
水泥地是冰的,墙壁是灰的,敲一敲,有空洞的回响。
空气里全是石灰和尘土的味道,呛得我有点咳嗽。
我站在阳台上,能看到很远的地方,高楼一栋挨着一栋,像一片没有生命的森林。
真奇怪,我亲手盖起来的家,却让我觉得陌生。
小琳是个好姑娘,长得干净,说话也甜。
她挽着小宇的胳膊,跟我说:「爸,以后您就跟我们一起住,这最大的房间给您留着。」
我看着那间朝南的卧室,阳光从没装玻璃的窗框里照进来,在地板上切出一块亮晃晃的长方形。
我摇了摇头。
「不了,我住不惯楼房,还是我那老工房自在。」
我那工房,是卖掉祖宅后,在郊区租的。
地方偏,但好在够大,能放下我那些宝贝疙瘩。
小宇劝了我几次,见我实在不愿意,也就算了。
只是每个月,都会把我的工资卡拿走,说替我存着,怕我乱花。
我的工资卡,是一家老字号家具厂按月给我发的退休金和返聘的顾问费。
钱不多,但够我一个人吃喝嚼用。
我没多想,他要,就给他了。
他总说:「爸,您的钱放我这,跟放您那儿没区别,我还能给您理理财,钱生钱。」
我听不懂什么叫理财,我只知道,儿子需要,我就给。
这就像我做木工活,一块好木料,总要用在最要紧的地方。
小宇就是我这辈子,最要紧的那块料。
直到孙子出生。
孩子是在春天出生的,那天天气特别好,阳光暖洋洋的,像刚刨出来的松木屑。
我在医院走廊里等着,手心里全是汗。
我这双手,握过最锋利的凿子,拉过最沉的锯,从来没这么抖过。
护士抱着孩子出来的时候,我凑过去看。
小小的,皱巴巴的一团,眼睛闭着,嘴巴一张一合。
我心里那块最柔软的地方,一下子就被这小东西给填满了。
我咧着嘴笑,眼泪却不争气地往下掉。
我终于当爷爷了。
小琳坐月子的时候,我每天坐最早一班公交车,从郊区赶到城里。
我不会照顾产妇,也插不上手照顾孩子。
我能做的,就是去菜市场,挑最新鲜的鲫鱼,买最肥的老母鸡,拎回去,交给亲家母。
亲家母一边在厨房里忙活,一边跟我唠叨:「亲家,你这天天来回跑,太辛苦了。」
我摆摆手,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就为了能看一眼我的大孙子。
小家伙一天一个样,皮肤慢慢舒展开,变得白嫩,眼睛也睁开了,黑葡萄似的,到处看。
我不敢抱他,怕我这一身木屑味儿,熏着他。
也怕我这双粗糙的手,硌着他。
我就那么远远地看着,心里就像灌了蜜。
我早就想好了孙子的名字。
这事,我跟小宇提过。
在我心里,盘算了一遍又一遍。
我的老伴,小宇的妈,走得早。
她叫慧兰。
是个像兰花一样,安静又美好的女人。
她走的那年,小宇才刚上大学。
她拉着我的手,气若游丝,眼睛却一直看着小宇的房间。
她说:「老许,以后,你多费心。」
我说:「你放心。」
她就这么走了。
那之后,我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把小宇拉扯大。
我工房的窗台上,一直养着一盆兰花。
是她还在的时候,我们一起去花市买的。
这么多年,花开花谢,就像她在陪着我。
我想,如果孙子能叫「念兰」,该多好。
思念的念,慧兰的兰。
既是念着他奶奶,也是希望他长大了,能像兰花一样,君子如玉,清雅高洁。
我把这个想法跟小宇说了。
小宇当时正忙着打游戏,头也没抬,含糊地应了一声:「行啊,爸,这名字好听。」
我以为这事就这么定了。
我高兴了好几天,晚上躺在工房的小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对着空气说:「慧兰,你听到了吗?我们有孙子了,叫念兰,他会替我们,一直念着你。」
空气里,仿佛有幽幽的兰花香。
孙子满月那天,家里办了酒席。
亲戚朋友来了不少,把个三居室挤得满满当当。
我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把那件穿了十多年的深蓝色中山装都拿了出来,烫得笔直。
我被安排在主桌,抱着大孙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小家伙在我怀里,不哭不闹,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
我低头,用我长满胡茬的下巴,轻轻蹭他的小脸蛋。
软软的,嫩嫩的,带着一股奶香味儿。
真好。
酒过三巡,有人问起孩子的名字。
小宇站起来,清了清嗓子,满脸红光地说:「孩子的大名,已经定好了,叫许浩然。」
许……浩然?
我抱着孩子的手,僵了一下。
我抬起头,看着小宇,以为自己听错了。
「叫什么?」
小宇大概是喝了点酒,没注意到我的表情,大着舌头又重复了一遍:「许浩然!浩然正气的浩然!」
旁边的小琳也笑着补充:「是找大师算过的,说这个名字,旺事业,旺财运。」
亲戚们纷纷叫好。
「浩然,好名字,大气!」
「一听就是能干大事的料!」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像是有根弦,断了。
抱着孩子的手,开始不自觉地发抖。
怀里的小家伙似乎感觉到了我的不安,撇了撇嘴,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小琳赶紧把孩子接过去,一边哄一边说:「哎哟,我的小祖宗,是不是爷爷的胡子扎着你了?」
我坐在那,看着眼前一张张带笑的脸,听着耳边一阵阵的恭维。
那些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模糊,失真。
我只觉得,心口堵得慌,像塞了一团湿透的棉花。
一顿饭,我再没说一句话。
他们说了什么,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我只是低着头,一杯接一杯地喝着眼前的白酒。
那酒,火辣辣的,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
可我心里,却是一片冰凉。
宴席散了,我没让小宇送,自己一个人走到了公交车站。
夜里的风,有点冷。
我坐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车窗外的路灯,一盏一盏地往后退。
光影在我脸上明明灭灭,像我此刻的心情。
回到工房,我没有开灯。
我摸着黑,走到窗台边,借着月光,看着那盆兰花。
叶子绿得发亮,在夜色里,有种沉静的美。
我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它的叶子。
冰凉的,像慧兰最后留在我手心的温度。
浩然。
多好的名字。
可为什么,不是念兰?
小宇明明答应过我的。
为什么,连个招呼都不跟我打一声,就改了?
那一晚,我坐在黑暗里,坐了一夜。
天快亮的时候,我才想明白。
或许,是我太矫情了。
名字而已,一个代号。
叫什么,不都是我的亲孙子吗?
只要孩子好,比什么都强。
是我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了。
大师算过的,旺事业,旺财运。
挺好,挺好。
我这么安慰自己。
心里的那块疙瘩,却始终没有消下去。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
我还是每天去城里,给小琳送汤,看孙子。
小宇和小琳,对我还跟以前一样,客客气气。
小琳会笑着跟我说:「爸,您看浩然,今天又长高了一点。」
小宇会把我的工资卡递给我,说:「爸,这个月开销大,您卡里钱我先拿去用了啊。」
我每次都点头,说好。
我把那份失落,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我以为,这件事,就会这么过去。
直到那天。
浩然半岁了,要去社区办个什么儿童保险。
需要户口本和出生证明。
小宇公司临时有急事,出差了。
小琳一个人带孩子走不开,就打电话给我,让我跑一趟。
她把一个文件袋递给我,嘱咐道:「爸,东西都在里面了,您慢点。」
我应了一声,接过文件袋。
到了社区服务中心,人不多。
我排了一会儿队,就轮到我了。
工作人员是个戴眼镜的小姑娘,态度很好。
她让我把材料给她。
我打开文件袋,拿出户口本,然后是那张粉色的出生医学证明。
我把它递过去。
小姑娘接过去,看了一眼,又递了回来,指着其中一栏说:「大爷,您看,这上面有个曾用名,当时是改过名字吧?我们需要您提供一下当时更改名字的申请说明。」
曾用名?
我愣住了。
我低下头,看向她指的那个地方。
在「姓名」那一栏,「许浩然」三个字的旁边,确实还有一栏,叫「曾用名」。
那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字。
念兰。
这两个字,就像两把烧红的凿子,狠狠地刻在了我的眼睛里。
我的心,猛地一抽。
原来,不是没叫过。
是叫过,然后,又被他们亲手抹掉了。
我的手,开始抖。
那张薄薄的纸,在我手里,重如千斤。
我仿佛能看到,小宇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在登记表上,写下「许念兰」这三个字。
然后,小琳在一旁,皱着眉头,说着什么。
说着这个名字太女气,说着这个名字太土,说着这个名字不吉利。
然后,他们划掉了它。
就像划掉一段不想要的过去。
就像,把我,把慧兰,从这个新生的家庭里,彻底地,干净地,划掉了。
我拿着那张出生证明,站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大厅里。
周围人来人往,说话声,孩子的哭闹声,混成一片。
可我什么都听不见。
我的世界里,只剩下那两个字。
念兰。
被一道冷冰冰的横线,从中间划过。
像一道伤疤。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那个大厅的。
外面的太阳很大,刺得我眼睛疼。
我走到一个花坛边,坐了下来。
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张纸。
我把那两个字,看了无数遍。
我试图从那道横线里,看出一点点的犹豫,一点点的不舍。
没有。
那道线,划得决绝,干脆。
我掏出手机,手抖得厉害,拨了好几次,才拨通了小琳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她一贯温柔的声音:「喂,爸,办好了吗?」
我的声音,干涩得像被砂纸打磨过的木头。
「小琳,浩然的出生证明上,那个曾用名……是怎么回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然后,我听到小琳有些不自然的笑声。
「哦,爸,您说那个啊。嗨,那不是一开始小宇随口填的嘛,后来我们觉得不好听,就给改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是什么大事。
我捏着电话,指节发白。
「不好听?哪里不好听?」
我的声音,一定很奇怪。
小琳的语气,也变得有些小心翼翼。
「爸,您别多想。就是……念兰这个名字,听着有点像女孩儿,而且,兰啊,慧啊的,现在谁还给孩子取这种名字啊,太老土了。我们也是为了孩子好,浩然这个名字,多大气。」
老土。
我嘴里发苦。
慧兰的名字,在他们眼里,是老土。
我对妻子的那份思念,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一些。
「小宇,也同意改?」
「是啊,」小琳的语气轻松起来,「我跟他一说,他就同意了。他还说,还是我想得周到。爸,您就别为这点小事操心了,赶紧回来吧,浩然还等着您呢。」
挂了电话。
我坐在花坛边,看着车来车往。
我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一个彻头彻尾的傻子。
我以为,我倾尽所有,为他们筑起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
到头来,我却成了那个最先被关在门外的人。
我以为,血浓于水,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东西。
可原来,它那么脆弱。
脆弱到,连一个名字都承载不起。
我掏心掏肺地对他们好,把他们当成我生命的全部。
可他们呢?
他们把我当成了什么?
一个会走路的钱包?一个予取予求的提款机?一个……可以随意丢弃的,老旧的,过时的摆设?
我想到我卖掉的老宅,那满院子的香樟树。
我想到我工房里,那盆开了又谢的兰花。
我想到慧兰临走前,看我的眼神。
她说,老许,以后,你多费心。
我费心了。
我把我的心,都掏出来了。
可他们,却把它踩在了脚下,还嫌它沾了泥,老土。
一阵巨大的悲哀和愤怒,像潮水一样,淹没了我。
我这辈子,没跟谁红过脸。
做木工活,讲究的是心平气和,手要稳,心要静。
可那一刻,我浑身的血,都在往头上涌。
我站起来,把那张出生证明,小心地折好,放回文件袋。
然后,我朝着最近的一家银行走去。
银行里开着冷气,凉飕飕的。
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映出我苍老又狼狈的脸。
我走到柜台前,从口袋里掏出我的身份证。
我对那个穿着制服的姑娘说:「你好,我的银行卡丢了,我要挂失。」
那张卡,就是我交给小宇的工资卡。
柜员姑娘看了我一眼,公式化地问:「您确定要挂失吗?挂失后,卡里的钱就暂时不能用了。」
我看着她,一字一句,说得清清楚楚。
「我确定。不仅要挂失,我还要把里面的钱,全部取出来。一分不剩。」
从银行出来的时候,我的口袋里,揣着一个厚厚的信封。
里面是我这几年的所有收入。
那张被挂失的卡,被我剪成了两半,扔进了路边的垃圾桶。
做完这一切,我没有回家。
我坐上公交车,回了我的工房。
推开门,满屋子熟悉的木头香气,瞬间包裹了我。
我走到窗台,看着那盆兰花。
然后,我走进我的工作间,打开了灯。
我从一堆木料里,翻出了一块存放了许多年的金丝楠木。
那是慧兰还在的时候,我托人从很远的地方弄来的。
她说,等以后我们老了,你就用这块木头,给我打一个首饰盒。
我一直没舍得动它。
我把木头架在工作台上,拿起我的刻刀。
这一次,我不为别人。
我只为我自己,为慧兰,为那个被划掉的名字。
我的手,不再发抖。
稳稳地,一刀,一刀,刻了下去。
木屑纷飞,像一场无声的雪。
我不知道自己刻了多久。
直到手机响起,我才回过神来。
是小宇。
他出差回来了。
电话一接通,就是他焦急的声音:「爸!您在哪儿呢?我听小琳说,您去办个事,一天都没回来,电话也打不通!」
我没说话。
「还有,爸,您的工资卡怎么回事?我今天去取钱,发现被冻结了!是不是被盗刷了?您赶紧去银行问问啊!」
我听着他的声音,心里一片平静。
「卡,是我挂失的。」我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小宇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您……您挂失的?为什么啊爸?出什么事了?」
我看着眼前已经初具雏形的木雕,那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兰花。
「小宇,你还记得,你妈叫什么名字吗?」
我问了一个,我自己都觉得可笑的问题。
小宇愣住了。
「爸,您怎么突然问这个……我妈当然叫慧兰了,我怎么会忘。」
「是啊,你没忘。」我轻轻地说,「可你把她,从你儿子的名字里,抹掉了。」
「爸……」小宇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慌乱,「您……您都知道了?这事,这事是小琳她……」
「是她提的,你同意的,对吗?」我打断他。
小宇不说话了。
「你们买房,我卖了祖宅。你们买车,我掏空了养老钱。我的工资卡,你们拿着,我一个字都没说过。」
「我以为,我给你们的,是我的全部。我以为,你们要的,是一个家。」
「可我错了。」
「你们只是把我当成一个可以不断索取的源头。你们住着我拿命换来的房子,开着我拿脸借来的车,花着我一分一分挣来的钱,却嫌弃我给你们的爱,太老土。」
我的声音,始终很平静。
可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凿子,凿在我的心上。
也凿在电话那头,小宇的心上。
「爸,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您别生气,我……我明天就去把名字改回来!」小宇的声音里,带了哭腔。
我笑了。
笑得有些凄凉。
「不用了。被划掉的东西,就像破了的镜子,回不去了。」
「小宇,我累了。我这辈子,都在为别人活着。为我爹,为你妈,为你。现在,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那张卡,我不会再给你了。里面的钱,是我自己的。以后,我的生活,我自己做主。」
说完,我挂了电话。
我关掉了手机,把它扔到了一边。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只剩下刻刀,划过木头的,沙沙声。
那一晚,我没有睡觉。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那朵兰花上。
我刻它的花瓣,刻它的叶子,刻它的根茎。
每一刀,都倾注了我全部的思念和悲伤。
天亮的时候,一朵栩栩如生的木兰花,出现在我的工作台上。
它的花瓣,层层叠叠,仿佛还带着清晨的露水。
它的叶子,舒展飘逸,好像有风穿过。
我看着它,就像看到了慧兰的笑脸。
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我哭了很久。
把这大半辈子的委屈,辛酸,全都哭了出去。
哭完,我擦干眼泪,觉得心里,好像空了一块,又好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接下来的日子,很平静。
小宇和小琳,没有再来打扰我。
我每天,就在我的工房里,和我这些木头作伴。
我不再去做那些大件的家具。
我开始做一些小东西。
木簪子,小木马,鲁班锁。
我把它们,放在一个新开的网店上。
没想到,生意还不错。
很多人喜欢我这种纯手工的东西,说有温度。
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每一分,都让我觉得踏实。
有一天,我正在打磨一个木手镯。
工房的门,被敲响了。
我打开门,看到了小宇。
他一个人来的,手里提着一些水果。
他瘦了,也憔悴了,胡子拉碴的。
他站在门口,看着我,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我让他进来了。
他把水果放在桌上,局促地站着,不知道该干什么。
我给他倒了杯水,继续回去干我的活。
他就那么站着,看着我。
看了很久。
最后,他走到我的工作台前,指着那朵木兰花,声音沙哑地问:「爸,这是……给我妈的?」
我「嗯」了一声,没有抬头。
他又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他说:「爸,对不起。」
我手上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我把老宅的照片,找出来了。还有……我妈以前写的日记,我都看了。」
「她日记里,写得最多的,就是你。她说,你这双手,是世界上最巧的手,能把一块烂木头,变成宝贝。」
「她说,她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嫁给了你。」
「爸,我以前……太混蛋了。我只想着自己,想着小琳,我忘了,您才是我最亲的人。我忘了我妈……」
他说不下去了,声音哽咽。
我抬起头,看到他哭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哭得像个孩子。
我的心,也跟着一酸。
我放下手里的活,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过去了。」我说。
是啊,都过去了。
怨恨,愤怒,在这些日子里,已经被我用刻刀,一点一点地,从心里剔除了。
剩下的,是血脉相连的,无法割舍的亲情。
小宇那天,在我这里待了很久。
他跟我聊了很多,聊他的工作,他的压力,他和小琳的争吵。
他说,我挂失了工资卡之后,他们俩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
小琳开始抱怨,他开始烦躁。
争吵中,他才慢慢意识到,他们那个看似光鲜亮丽的家,原来一直都是我在背后,用我的血汗,默默地支撑着。
他说:「爸,我以前总觉得,您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我现在才知道,那不是理所当然,那是爱。」
我听着,没有说话。
我只是把那朵木兰花,用一块干净的绒布包好,递给了他。
「拿回去,放在你妈的照片前吧。」
小宇接过木兰花,双手颤抖。
他看着我,眼睛红红的。
「爸,您……还愿意回家吗?浩然……他很想你。」
我摇了摇头。
「这里,就是我的家。」
我指了指这满屋子的木头和工具。
「不过,你们可以随时来看我。也可以……把浩然带过来。」
我想,我还是想念那个小家伙的。
他身上,流着我的血。
小宇走了。
从那以后,他每个周末,都会带着浩然来看我。
小琳也来过几次,站在门口,怯生生地叫我「爸」。
我没有给她难堪,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有些裂痕,出现了,就很难完全愈合。
但我愿意,给彼此一个机会。
浩然很喜欢我的工房。
他喜欢看我把一根根木条,变成好玩的玩具。
他会抓着那些刨花,咯咯地笑。
有时候,我会抱着他,坐在我的工作台前。
我会握着他的小手,教他用砂纸,去打磨一小块木头。
木头在他的小手里,慢慢地,变得光滑,温润。
我会跟他说:「浩然,你看,这木头,跟人一样,要经过打磨,才能成器。」
他似懂非懂地看着我,然后咧开嘴,露出没几颗牙的笑容。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我们爷孙俩的身上。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和奶香。
我知道,那个叫「念兰」的名字,永远地留在了过去。
成为我心里,一道无法磨平的印记。
但我也知道,生活,还要继续。
我不再是那个只为儿子而活的父亲。
我是一个手艺人,一个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和美好的,老木匠。
我的工资卡,还在我自己的口袋里。
里面的钱,我没有乱花。
我给浩然,设立了一个教育基金。
我希望他以后,能多读点书,明白事理。
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尊重,和爱。
至于小宇和小琳,他们也开始学着,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
虽然还是会有些磕磕绊绊,但至少,他们在成长。
我想,这就够了。
就像我手里的这块木头。
它或许曾经有过瑕疵,有过裂纹。
但只要用心去雕琢,去打磨,总能让它,焕发出新的光彩。
而我,就是那个掌刀的人。
既雕刻木头,也雕刻我自己的,后半生。
来源:一遍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