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说在一个家里,最怕什么?怕有人只因出身好,就能无法无天。一家人要么睁只眼闭只眼地宠着,要么欲哭无泪地收拾残局。我倒觉得,唐朝就遇上了这么个活宝——贺兰敏之。说是人才、说是贵胄,可惜摊上他的小姨武则天,再宽宏的时代气度都管不住这一身“妖气”。
贺兰敏之:在唐朝光环下,谁来管教一个“熊孩子”?
你说在一个家里,最怕什么?怕有人只因出身好,就能无法无天。一家人要么睁只眼闭只眼地宠着,要么欲哭无泪地收拾残局。我倒觉得,唐朝就遇上了这么个活宝——贺兰敏之。说是人才、说是贵胄,可惜摊上他的小姨武则天,再宽宏的时代气度都管不住这一身“妖气”。
要说性格,也许天生里就有点不安分。刚出生时,家里上下都松了口气:又是个男娃!瞅瞅身世,踩在高门大姓的阶梯,一步一个台阶往上窜。打小家里人就拿他捧在手心儿,尤其是小姨——日后威震天下的武则天,那会儿不过悄无声息谋着点事,外甥才貌兼备,亲疏分明地纳进了自家版图,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仔细掂量,究竟是命好还是命硬呢?宫廷里,一根头发掉下去都能掀起波澜,更别说亲戚间那些隐隐约约的权谋。贺兰敏之倒是没多想,一头扎进了姨母画的那个光鲜前程。只不过,天上掉馅饼的快乐,并不长久。
事情的转机,全绕在了一场横祸上。亲妹妹突然没了,说难听点,是武则天一手“修理”的。你想想,亲情如斯,血脉相连的人,却能因朝堂权斗被算计进坟墓。贺兰敏之只怕是一夜成长,心防筑得厚厚的,但恩怨恩怨,从来都难分明账。他咬着牙,却只能饮闷酒,堆笑给权势,苦水灌进肚子……不少人都看在眼里,心疼他吗?还是觉得这一切不过是豪门里的常态,只有局中人才懂。
从那以后,贺兰敏之“解放天性”——或者说,破罐子破摔。权力仍在手,没人敢真约束他。他喝酒、玩女人,一副天下我家的派头。咱们古时讲究点纯良孝道,可对他来说,这些不过是笑话。家里老祖母杨氏,寡居多年,原本寄托点儿孤冷情绪在这个外孙身上。可有谁能想到,这小子居然心思活络地动了“歪念头”。有些事情,说出来都让人脸红——他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和八十多岁的外祖母搞到了一起。你信不信啊?反正当时的街头巷尾,议论都快把屋顶掀翻了。
武则天如何?换作别家祖母,早一巴掌劈下来。可这天下女主,居然选择了闭眼让过——别的不说,只要母亲高兴就成。不知是在宠溺,还是在纵容?权力的隔阂、亲情的扭曲,全交织在这家庭柜门之后。
想想贺兰敏之,心情怕是复杂极了。一边觉得快活——亲姨母拿你没辙,干了出格的事还能留在权力中心继续挥霍;一边也觉得孤独,毕竟那点真感情都葬进了妹妹的坟里,连报仇都不敢奢望。于是,人变得更加极端。他开始挑战更多的底线,盯上了弟弟的媳妇,连堂妹也不放过。
说起来,那可是唐朝正蜜里调油的时候,皇帝铺路、权贵热闹。太子李弘选妃,官家和武则天苦心安排,把杨思俭的女儿送进东宫。谁知这风流外甥动了不该有的念头,不问世俗、不顾规矩,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太子还未留下名分的时候,强行染指了对方。那场风波,唐高宗气得脸都变色。据说宫中一度鸡飞狗跳,大家都等着看武则天如何处理。
可是,掌权的人也有软肋。武则天这边权衡了半天,硬是把事压了下去。或许她心里还想,这外甥毕竟是自家人,能忍则忍,风头过了再说。有多少家长被孩子闯的祸拖累一世,贺兰敏之,俨然是“熊孩子”的祖宗。
但熊孩子是会越来越无法无天的。贺兰敏之很快把主意打到太平公主头上。那是武则天的亲疏分明之人,几乎捧在手心里的小棉袄。公主有天来看望外祖母,遇见那活宝外甥上门,贺兰敏之瞧公主貌美,眼珠子都不肯旋开。说时迟那时快,身边的丫鬟刚拦了他一下,他就根本没个“人样”地当着公主面胡作非为——荒唐到极点。太平公主被吓得面无血色,连夜就往宫里跑。换谁都忍不了这口气。
这下,武则天也彻底没了耐心。曾经的纵容、亲情、默许,都变成了不能忍的家丑。再保护,也是自打嘴巴——只得将贺兰敏之流放岭南。谁料他还没到地方,就被半路勒死,消息一出,原本嚷嚷的大街小巷一下安静许多。
话说回来,贺兰敏之到底算倒了霉,还是活该?家族氛围是一把火,烤热所有人,也能烧毁一切。人们总说封建时代残酷重男轻女,可在权力漩涡里,男女不过是提线木偶。你看,一个自小被宠坏的贵胄,可以坏到什么地步?一个母亲、姨母、外祖母,谁也拉不住他的崩溃与疯狂。也许家里出了纨绔子弟,最怕的不是他闯了多大的祸,而是家长舍不得狠下心管教。
我们常笑谈“别人家的孩子”,可贺兰敏之这样的,恐怕搁谁家都想不明白——到底是命太好,还是天生心里就有个黑洞?他那骨子里的豪横与寂寞,被封在了唐朝的史书里,也许正等着后人唏嘘一声,还能想象那日宫墙内外、风起云涌里的种种荒唐。
家族留下的故事,说不完,讲不透,贺兰敏之的荒诞也未必只属于一个朝代。再厚的门楣,再高的权势,也管不住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心。有时候,看着这样的历史人物,我都忍不住多问一句:到底是谁把他养成了这样?
来源:木子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