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童年女神,00后的记忆里几乎没人能绕开《哈利·波特》里聪明又美丽的赫敏,而饰演她的艾玛·沃特森,更是一度成了无数人心里的“白月光”。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她和作者JK·罗琳之间的公开争执,昔日女神的光环也开始蒙上了些许争议,甚至被一些人贴上了“白眼狼”的标签。
提到童年女神,00后的记忆里几乎没人能绕开《哈利·波特》里聪明又美丽的赫敏,而饰演她的艾玛·沃特森,更是一度成了无数人心里的“白月光”。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她和作者JK·罗琳之间的公开争执,昔日女神的光环也开始蒙上了些许争议,甚至被一些人贴上了“白眼狼”的标签。
就在大家以为故事已经落幕的时候,最近她似乎打算来个大反转,要“一笑泯恩仇”,难道真的要翻篇了?
1艾玛沃特森回应和JK罗琳的关系
事情要从2019年说起。那年,英国宣布一条新政策,要简化跨性别群体的身份认证流程。通俗点说,就是如果一个跨性别者觉得自己是女性,她就可以使用女厕、女澡堂,行使女性的权利。
政策刚一出,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其中包括一位叫玛雅的女性。《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支持玛雅,没想到立刻引来一大波网友评论,大家纷纷指责她歧视跨性别者。
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很多《哈利·波特》演员被迫选边站队。艾玛·沃特森当时明确站在了支持跨性别群体的一边,也就这样和罗琳开始了公开分道扬镳。
之后《哈利波特》也有很多骚操作,包括什么要除名JK罗琳啦,一些重要活动不邀请她啦,反正就是各种割席,于是许多人觉得这是白眼狼的做法,毕竟没有JK罗琳,这个魔法世界根本就不会存在好吗?这些人自然也不能因此一炮而红并吃到这么久的角色红利,要知道里面不少演员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其他的成功角色。
Sky news
就在今天,艾玛沃特森又对这个事件进行了回应。
尽管有分歧,她表示自己并没有因此否定罗琳的影响力。她说:“我最希望的,是那些不完全同意我观点的人依然可以爱我,我也希望自己能继续爱那些和我意见不同的人。”
此外,她还回忆了与罗琳的往昔:“我爱她,我知道她也爱我。我感激她,为我所做的一切,也感激她让我扮演了那个角色。无论争议多大,我都无法抹去她,也无法抹去那段经历。它是真实的。”
回忆当年的八部电影,沃特森感慨:“这不仅是工作,这是成长的一部分。”她也承认现实分歧难以抹去,只能学会接受这些看似不相容的事物,并希望它们有一天能和解,或者至少和平共存。
最巧的是,罗琳最近也在社交平台发声,似乎是针对那些在公众场合表达立场后又小心翼翼处理舆论的人。与此同时,艾玛参与签署了一封由1600名影视人物联合支持的公开信,为受英国最高法院裁决影响的跨性别者、非二元性别者和双性人群体发声。
信里除了沃特森,还有《神奇动物在哪里》的主演埃迪·雷德梅恩,以及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有重要角色的演员。
2六年没拍新作品,她退圈了?
事实上,除了与JK·罗琳的分歧之外,艾玛·沃特森近几年还在演艺事业和个人生活之间做出了重大选择——她选择暂别银幕,把重心转向学术和个人成长。多家媒体报道称,她已经退出演艺圈,原因是发现电影宣传过程“令人心力交瘁”,但她依然怀念创作本身的乐趣。
最近,艾玛在接受节目采访时,首次公开谈到自己暂停演艺生涯、投身学术的原因。她坦言,这段空窗期反而是自己“最快乐、最健康的时期”。
艾玛表示,她热爱表演本身,但对于推广、宣传这些“附带任务”,她并不擅长也不感兴趣。她说:“比起实际创作,电影宣传和营销占据了太多精力,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我不怀念卖东西的日子,确实挺折磨人的。但我很怀念发挥技能和艺术的过程,只是我发现真正喜欢的事情其实不多。”
回顾她的演艺生涯,自2000年首次出演《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起,艾玛一直备受关注。除了赫敏,她还出演过《芭蕾舞鞋》(2007)、《我与梦露的一周》(2011)、《壁花少年》(2012)、索菲亚·科波拉执导的《珠光宝气》(2013)等作品。
随后,她在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诺亚方舟》(2014)中饰演罗素·克劳的女儿,2017年在真人版《美女与野兽》中饰演贝儿,并在《小妇人》中饰演梅格·马奇。
除了表演,艾玛还有一个标签就是“学霸”。她2014年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学位,目前在牛津大学攻读创意写作硕士。
沃森在2017年首届MTV电影电视大奖上获得最高奖项,该奖项不分性别。她在获奖感言中说道:“这个奖项反映了我们如何看待人类的经历。”除此之外,她和兄弟亚历克斯还共同经营着可持续杜松子酒品牌Renais。
在采访中,沃森强调了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最重要的东西,是家人、朋友和自己的生活基础。我过去工作太辛苦,以至于生活几乎跌到谷底。我需要去做一些建设性的事情,为一切成长打下基础。如果没有这些,你会感到焦虑和恐慌,从一个项目跳到另一个项目,生活节奏完全失衡。”
2023年,沃森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也坦言,她对演艺事业“不太满意”,“感觉有点受束缚”。她显然更享受学习、创作和公益活动带来的自由感,而不是无休止的宣传与曝光。
对她来说,这不仅是职业选择,也是生活态度的调整——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正让自己快乐和成长的事情上。
显而易见,如今的艾玛已经35岁了,她不再是那个只属于银幕的“童年女神”,而是更多地回归自我、回归现实中的自由与平衡。
3充满争议的荧幕女神
谈到艾玛·沃特森,这个名字总是和童年、聪明、女神挂钩,但她的公众形象并非一直光鲜亮丽。近年来,围绕她的争议也不少。
首先,关于粉丝互动。她自己曾公开表示,不喜欢在街上被认出来,当听到有人叫她名字时,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无视。很多人表示理解:明星也需要私人空间,想把生活和事业分开无可厚非。但也有人认为,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就意味着必须为公众曝光付出代价——出演知名电影女主角,几乎不可能逃避被认出的命运。
除了日常生活的“高冷”,沃森在工作场合也曾被认为难以接近。她在红毯和记者采访环节经常表现得非常克制甚至拒绝发言,尽管宣传电影是她工作的一部分,但她拒绝回答记者问题的次数频繁,让一些人觉得她不够职业。
关于“耍大牌”,坊间流传的故事也不少。2017年的《爱乐之城》成为全球现象级作品,而有趣的是,最初片方曾考虑让艾玛·沃特森出演女主角。然而,由于档期与《美女与野兽》冲突,她多次推脱,并提出了几乎无法满足的条件,比如希望大部分场景能在伦敦拍摄。即便制片方努力协调,她最终还是拒绝了这部电影。《爱乐之城》最终由艾玛·斯通出演,横扫各大影后奖项。
此外,沃森多年来积极以女权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她为女权议题发声,关注女性权益,然而批评声音也不少。有人质疑她只是“嘴上说说”,而实际行动有限。例如,她曾在2014年批评碧昂斯专辑封面过于迎合男性视角,但三年后,她自己也为杂志拍摄了半裸写真,这让部分人质疑她言行是否一致。
再说她的学霸与社交形象。艾玛身上长期贴有“高学历”“学霸”标签,但有人质疑她的聪明更多是通过言辞显摆而非实际能力。
要说到最近,她还被英国交警吊销驾照六个月。事情的起因是她在限速路段超速行驶8英里(约13公里/小时),而此前她的驾照上已经有9分扣分记录,此外还被处以约1400美元的罚款。
她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接到了无数电话,BBC、国际新闻,全都找上门。当时我心想,‘真丢脸,到处都是报道。’”
写在最后
很难相信,当年的小赫敏如今已经35岁了。曾经那个聪明、机灵、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巫,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立体而独立的成年人。随着她和其他主演们的长大,还有一些演员的离世,我们作为观众也在悄然长大,似乎离魔法世界越来越远。
也许真正的魔法,并非消失,而是学会在现实中仍旧能感受到奇迹,在平凡中守住梦想,在生活的喧嚣中保留那份纯粹的信念。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