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风吹麦浪遍地黄,又到一年丰收忙。伴随着收割机的阵阵轰鸣,哈岘乡荞麦收割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全乡4600余亩荞麦已陆续进入收割期,各村紧抓晴好天气,全力以赴投入抢收工作,一幅“人勤秋收、颗粒归仓”的丰收画卷正在哈岘大地生动铺展。
风吹麦浪遍地黄,又到一年丰收忙。伴随着收割机的阵阵轰鸣,哈岘乡荞麦收割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全乡4600余亩荞麦已陆续进入收割期,各村紧抓晴好天气,全力以赴投入抢收工作,一幅“人勤秋收、颗粒归仓”的丰收画卷正在哈岘大地生动铺展。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仁和村党支部书记张振富介绍:“今年我村种植荞麦400多亩,为确保及时收割、不误农时,县农机服务站提前派技术人员检修农机、指导抢收。在政府推动的单产提升、化肥增效等项目支持下,今年亩产预计可达150公斤左右。收完后我们将立即开展松土整地,为明年生产打好基础,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
望着满载荞麦的农用车从田间驶过,村民关玉明喜悦地说道:“我家荞麦长势好、颗粒饱,亩产预计能到200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农户晾晒场地不足的难题,哈岘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积极组织机关干部腾让院内空间供农户晾晒荞麦。乡政府大院一时间“变身”为临时晒场,干部们不仅主动挪车腾地,更积极帮助农户搬运、摊晒、翻动麦粒,用实际行动支持农民抢收抢晒,确保粮食及时归仓。这一暖心举措,不仅缓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更彰显了干群同心、共促丰收的深厚情谊。
下一步,哈岘乡将继续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推动农业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一方面大力开展电商直播培训,培育一批懂直播、会带货的农民达人,推动北山农特产品走向更大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板凳会”“田间恳谈”等形式,广泛听取民意,推动荞麦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榆中融媒记者 刘彦令 通讯员 许富国
来源:榆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