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栏语:匠心为炬,点亮职业荣光。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无数岗位上的劳动者以技艺为笔、汗水为墨,书写着不平凡的时代答卷。即日起,本报与雅安市总工会联合推出“360 行匠心制造”专栏,全面展示我市劳模工匠在专业领域精耕细作、追求卓越的奋斗故事,激发广大职工建功
江成鹏给学生讲课
江成鹏为病人诊治
□ 转载至《雅安日报》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王宇欣
开栏语:匠心为炬,点亮职业荣光。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无数岗位上的劳动者以技艺为笔、汗水为墨,书写着不平凡的时代答卷。即日起,本报与雅安市总工会联合推出“360 行匠心制造”专栏,全面展示我市劳模工匠在专业领域精耕细作、追求卓越的奋斗故事,激发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担当。
“胸闷的情况还有吗?”“近段时间熬夜了吗?”9月20日,记者来到易品康中西医结合诊所,江成鹏正在耐心询问病人情况,仔细把脉问诊。把病人看完,已经快下午1点了。
“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江成鹏常挂在嘴边的话。
这位深耕中医药行业近二十载的“80后”,用工匠精神守护中医药瑰宝,用实干诠释着“匠心守护生命”的誓言。作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党委书记,他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壁垒、研发优质药物、力推中医药出海,为万千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德技双修
扎根临床科研一线育人才
江成鹏2006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作为高层次人才投身雅安,进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他长期坚持开展临床服务,秉承中医传承培养理念的同时重视医德医风教育,曾获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岐黄菁英、四川省德技双馨之星、雅安工匠等。
2020年,江成鹏牵头组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江成鹏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吸引了14名硕博人才参与,重点研究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药产品开发、针灸推拿的海外推广等。
近三年,在江成鹏的带领下,工作室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在各类胃炎治疗药物研究、抗新冠病毒药物研究等方面均取得突破;创新成果转化2项,其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建中散临床运用广泛,正在开发成品药物向柬埔寨、泰国推广中医适宜技术5项。
江成鹏和工作室成员还以特殊群体免挂号费和免费复诊等方式,向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年均门诊量2000人次以上。
推动出海
输出中医药“雅安经验”
为推动中医药出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23年,江成鹏推动在柬埔寨挂牌成立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暹粒省公立医院中医科,同时挂牌成立“四川-柬埔寨中医技能教育培训基地”,发挥在柬埔寨全国培训中医技能的作用。“我当时是学校第一批过去的中医,在当地义诊了15天,见证了当地人对中医从不了解、不认同到信赖的过程。”江成鹏说。
挂牌成立后,中医科在柬持续开展义诊,服务柬埔寨患者2200余人,还在义诊现场带教柬埔寨医生12人。项目不仅得到了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暹粒省领事办公室及暹粒省卫生厅的表扬,更探索了中医药海外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路径,形成雅安经验,有效推动中医药事业在柬埔寨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工作室又与泰国兰帕潘尼皇家大学达成共建针灸推拿专业和产教融合基地的合作共识,推动泰国尖竹汶府高校和医院共同挂牌成立“岐黄学院”,持续向泰国输出中医药技术,服务当地医疗事业。“我们与白俄罗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合作方案已谈好,10月我们将去白俄罗斯考察。”江成鹏说。
面对未来,江成鹏正谋划更大的布局,“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建立‘岐黄学院’,把中医药文化推向全世界,让中医技术造福全人类。”
尽管现在工作很忙,江成鹏每晚回家都会花一个小时回复病人、学生的消息,为他们排忧解难。“作为医学人,‘德’‘技’并修,具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技,让‘德’和‘技’影响一代代学生,让工匠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服务好更多的群众。”江成鹏说。
从雅安到暹粒,江成鹏的脚步跨越山海,将中医的种子撒播在“一带一路”的沃土上。他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以创新精神激活传统,更以教育者的远见培育未来。如今,在中医药振兴的浪潮中,江成鹏的脚步依然坚定。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一曲新时代劳动者砥砺前行的赞歌。
来源:生态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