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新骗局”:虚假的私域直播带货,已有很多老人被骗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08:55 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商家推广产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这种消费方式看似方便快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商家推广产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这种消费方式看似方便快捷。

然而,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平台,设计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陷阱。

这些骗局不仅隐蔽,而且有着精密的运作流程——从筛选目标、设下认知陷阱,到资金流动和证据销毁,骗子几乎完全避开了监管,导致受害者即使意识到被骗,也无法维权。

全是假的!央视曝光“新骗局”,已有很多老人上当,建议转给爸妈!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老年人群体逐渐成为互联网市场中的重要一环。

骗子们很清楚这一点,特别是在近年来“直播带货”的流行下,他们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针对中老年人的诈骗活动越来越多,很多不法分子开始专门为他们设计消费陷阱。

与年轻人不同,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相对单纯,购买力和对健康的关注度更高,这无疑为骗子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免费送鸡蛋”和“抢红包”是商家经常用来吸引老年人注意的营销手段。

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单调、信息来源有限的老年人,这些看似无害的小福利非常具有诱惑力。

而这些福利往往只是一种“引流”手段,目的是让老年人加入一个封闭的微信群或微信群聊中,从而进入骗子们精心设计的消费圈。

骗子们知道,老年人对于价格敏感且不善辨别真假,一旦进入这个“微信群”,他们就开始放置各种广告和虚假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仅是关于产品的介绍,更多的是关于健康、幸福和家庭的情感引导。

宣传某种保健品可以治愈各种病症,或者某个“专家”推荐的产品具有神奇的效果,这些诱人的宣传无疑打动了许多心怀“健康焦虑”的老年人。

为了进一步确保骗局能够顺利实施,骗子们设立了一些“门槛”。

加入微信群不仅仅需要年龄达到55岁以上,部分群体还要求实名认证,甚至需要答题考核。

这种层层筛选的做法,帮助骗子们避免了警觉性较强的年轻人,从而确保了受害者大多是判断力较弱的中老年人。

更让人惊讶的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精心伪装,利用看似权威的身份背景和专家证书,为产品背书。

老年人在听到这些“专家”的话语时,往往会深信不疑,觉得这是一个可靠的购买渠道。

而这一切的操作,都是为了让老年人完全失去判断力,顺利进入购买环节。

一旦老年人成功加入到微信群,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认知陷阱”的设置。

骗子们通过私密的直播间和一系列心理诱导手段,将受害者完全带入到他们的消费陷阱中。

此时,整个消费过程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推销,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心理操控”过程。

这种骗局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所谓的“私域直播间”

与常见的公开直播不同,这种直播间设置了密码,只有加入特定微信群的老年人才可以进入。

在这里,骗子们通过主播的口头宣讲,将普通的食品或保健品包装成“神奇药物”,而且常常没有任何实物展示。

某种普通的益生菌,被吹嘘为能够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甚至能治愈肠胃问题,然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奇效”根本没有任何医学依据。

为了增加说服力,直播中的“专家”往往都是通过录音或视频形式进行背书。

所谓的“中消协专家”或“名医推荐”看似很有权威性,实则背后没有任何真实的证据。

直播结束后,所有的视频内容都将消失,受害者甚至无法回溯这场骗局的全过程。

这种“阅后即焚”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销毁了可能存在的证据,让骗子在完成操控后能够迅速“消失”,无迹可寻。

骗子们不仅仅是利用虚假信息和无凭的证据推销产品,他们还通过对老年人的情感操控,深深打动他们的内心。

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照顾家人的健康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当他们年纪渐长,健康问题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话题。

在直播过程中,骗子们常常将产品的购买与“爱与责任”紧密相连,强调如果不购买这些所谓的“健康产品”,就无法保证家人的健康。

通过这种情感绑架,老年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做出购买决定。

紧接着,骗子们又通过“限时抢购”和“独家优惠”加大了购买的紧迫感,让受害者没有时间深思熟虑,最终做出冲动消费的决定。

精密的资金流动

这个骗局的最高明之处在于,骗子们设计了一套完美的“逃避机制”,使得整个交易环节几乎无法追溯,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往往陷入维权无门的困境。

骗子们并不直接在直播中进行产品销售,而是通过微信群发布购买链接,顾客通过支付第三方平台进行购买。

骗子们并没有直接提供交易凭证,所有支付环节都绕开了正规的电商平台。

线下门店看似是提货点,但实际上这些门店并不真正运营产品。

门店里空空如也,只有工作人员负责推送购买链接和核销提货码。

整个交易链条被切割成多个环节,让监管人员无法找到任何虚假宣传或非法交易的证据。

骗子们通常会引导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银行转账,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通过正规电商平台进行交易,防止资金流向被追踪。

一旦消费者发现被骗,他们几乎不可能找到有用的交易凭证,维权的路途也因此变得极为艰难。

甚至有些消费者在尝试维权时,发现自己已经被骗子拉黑,或者发现售后服务根本不存在。

这种通过“金蝉脱壳”般的手段让消费者陷入了无法追溯、无处维权的困境。而骗子们,也因此得以轻松逃脱法律责任。

结语

这个骗局的曝光不仅仅是对不法分子的警告,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呼吁。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父母和长辈的网络生活,尤其是在他们开始接触互联网购物和直播带货时,及时提醒他们谨慎,帮助他们辨别虚假信息。

社区和社会组织也应当加强,对老年人群体的防诈骗教育,普及防骗知识,提高老年人的警觉性。

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也应该承担起责任,完善自身的监管机制,打击通过虚假宣传和诈骗行为进行牟利的商家。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我们的父母和长辈远离骗局,享受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

信息源:

《全民反诈 | 直播间购物陷阱频出,新骗局已连袭多人!》云南省富民县人民检察院2025-09-23

《直播间购物陷阱频出,新骗局已连袭多人!》澎湃新闻2025-09-22

《曝光了,全是假的!很多老人被骗》光明网2025-09-22

《起底专坑老年人的私域直播间:听课免费领鸡蛋 55岁以上才能进群》红星新闻2025-09-21

《老年人注意!“私域直播间”三大骗术曝光》光明网2025-07-16

来源:历侠听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