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11年开始,十年间,李先生累计献血8次,每一次都带着满满的希望和热忱,希望能够帮助到别人。
文|老鸽OLD
编辑|老鸽OLDGE
河北廊坊,一个关于奉献与回报的故事,悄然上演。
当善举变成无奈,当信任遭遇裂痕,我们是选择修补,还是选择忽视?
在河北廊坊市的一角,李先生过着平凡而充实的生活。
作为一名普通的市民,他甘于奉献,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献血,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对社会的感恩和回馈。
从11年开始,十年间,李先生累计献血8次,每一次都带着满满的希望和热忱,希望能够帮助到别人。
然而,生活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8月15日,李先生因突发疾病,险些休克,紧急送往霸州市第二医院。
在生命的危急关头,他没想到,自己曾经的善举,竟然在关键时刻遭遇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医院的白色墙壁和冰冷的医疗器械中,李先生躺在病床上,等待着至关重要的血液。
但医生的一句话,却让他和家人感到不可思议:
“由于您近期没有献血记录,您的献血证已过期作废,我们无法为您调血。”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李先生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困惑。
李先生的献血证,记录着他多年来的无私奉献,如今却成了一张无法兑现的废纸。
他不明白,为什么曾经的善行,在最需要的时候,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这不单单是对他个人的打击,更是对所有有着相同信念的好心人的挑战。
然而接下来的情况更是让他理解不了。
02
8月20日,当读特新闻的记者深入霸州市第二医院,探寻李先生用血难题的背后真相时,医院工作人员的回应却让人意外。
他们表示,是廊坊市中心血站的指示导致了这一局面:“血库不给我们调血,我们也没有办法。”
这似乎将责任推给了血站,医院似乎成了无奈的一方。
然而,当记者转向廊坊市中心血站求证时,得到的却是另一番说辞。
血站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血站并无规定只有近期献血记录的人才可以用血或者优先用血。”他们进一步解释,只要医院提出需求,血站便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血液调配。
血站的这一说法与医院的陈述互相矛盾。
在这场说词不一的迷雾中,记者试图联系廊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希望能够得到官方的澄清。但电话那头,却让记者联系其宣传科。
然而宣传科的电话始终是无人接听的沉默。
血站、医院再加上当事人,三方各执一词,让真相的追寻变得更加艰难。
直到到8月21日晚间,李先生向读特新闻记者透露,报道发出后,他接到了廊坊市中心血站和霸州市第二医院的联系。
廊坊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向李先生承诺:“血站始终支持那些曾经献血的个人,在他们需要用血时提供帮助。”
他们还强调,医院并未向血站提交过任何调配申请,且血站的血液储备充足。
霸州市第二医院的工作人员也主动联系了李先生,询问他是否仍需接受输血治疗,并表示愿意为他安排输血。
李先生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先在家休息,待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手术。
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为他提供输血服务,态度的转变让人不禁思考,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变化?
记者深入挖掘,发现在2018年2月,廊坊市中心血站曾发布《关于加强无偿献血者优先用血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
“在保障急救用血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用血,合理用血。”
并建立了优先用血分级保障机制,献血者本人在临床用血时,可优先使用其3倍献血量的血液或血小板。
这一政策的出台,本意是为了鼓励无偿献血,保障献血者的权益。
进一步追溯,河北省血液中心的《河北省献血条例》也在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第五章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在保证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用血的前提下,献血的公民本人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享有优先用血权利。”
这无疑为献血者及其家庭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
然而,当这些政策与现实相遇,是否存在落差?近期廊坊市是否存在“缺血”情况?
通过廊坊市中心血站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到,血站每周都会更新血站动态,包括献血采集人数、总血量、制备血液的单位数以及放行合格血液的单位数。
截至8月16日的数据显示,廊坊市中心血站的总血量为130500毫升,这一数字并未显示出血站存在缺血的迹象。
在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现实情况却似乎并不完全与之相符。
这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是信息的不对称,还是执行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
03
随着李先生的遭遇被媒体曝光,这起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众多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和感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反响。
一些网友对李先生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支持。
“李先生多年来无偿献血,现在却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规定而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这太让人心寒了。”
同时,也有网友对医院和血站之间的沟通问题表示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会?
医院和血站之间的协调机制是不是出了问题?”
此外,一些网友则更是言语激动,甚至要抵制献血。
信任一旦破碎,是难以挽回的。这一事件的曝光使得人们对于献血更加抵制,如果官方不能调查出令人信服的结果,其影响必然时巨大的。
或许正是社会舆论的放大,才使得这些相关方对李先生的态度有了一个大转弯。
这让我们不禁想要思考,要是这件事没有被媒体曝光,没有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李先生是不是依然需要慢慢的排队等候。
一个李先生解决了,还有多少个”李先生“没能解决。
我们希望这次可以真正的从源头上改变我们这一执行制度的弊端,让广大献爱心的人可以放心。
随着河北廊坊市卫健委宣传科工作人员的介入调查,我们对这起事件的真相充满了期待。
在这个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公众的关切和疑问需要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回应。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不仅仅是为李先生的遭遇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更是为所有关注此事的人们带来一个信服的结果。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以公正、公开的态度,深入挖掘事件的每一个细节,还原事实的真相。
我们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李先生个人遭遇的回应,更是对整个医疗用血体系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改进。
在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坚定地追求公平与正义。
让我们以李先生的故事为起点,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医疗环境。
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我们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体系,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信任和安全感。
极目新闻:河北廊坊一男子献血8次住院却不能优先用血?当事人最新回应
大风新闻:男子称献血8次被告知不能优先用血,河北廊坊市卫健委回应:正在调查
金羊网:男子称献血8次被告知不能优先用血?河北廊坊市卫健委回应
来源:大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