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非遗新生代! 95后小伙让千年漆艺“潮”起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7:09 1

摘要:当古老的漆艺遇上年轻的灵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9月18日,高明区人大代表一行考察区内非遗工作室时,邂逅了一位特殊的年轻人——95后漆器传承人吴嘉豪。作为高明最年轻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位更合龙珠村小伙正用青春的笔墨,为千年漆艺续写新篇。

当古老的漆艺遇上年轻的灵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9月18日,高明区人大代表一行考察区内非遗工作室时,邂逅了一位特殊的年轻人——95后漆器传承人吴嘉豪。作为高明最年轻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位更合龙珠村小伙正用青春的笔墨,为千年漆艺续写新篇。

在工作室内,吴嘉豪正专注地手持画笔,在光滑的漆面上勾勒精美纹样。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娴熟与沉稳。“这双手既能玩转短视频直播,也能传承百年技艺。”这位年轻的传承人笑着说。

出身漆艺世家的吴嘉豪,家族拥有漆器髹饰、龙珠绒花制作和龙珠鱼灯制作三项非遗技艺,其中漆器髹饰制作技艺已在家族中传承近百年。“从小在漆器作坊长大,看着祖父和父亲一遍遍打磨漆器,那些曾经被视为寻常的日常,如今看来皆是珍贵的文化密码。”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回归传统,全心投入漆器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高明漆器髹饰技艺制作过程主要包括选取材料、固胎、打磨修补、调制锖漆、下涂、推光等10个步骤。经过历代发展,现已增添戗金技法和金缮修复技法,髹涂技艺也从最初的擦漆和素髹,发展到斑漆、犀皮、飘漆、赤宝砂等十多种技法,大大提升了漆器的艺术价值。

“我们要让非遗,'活'在当下。”吴嘉豪向代表们展示了他的创新理念。他表示会尝试将漆器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创产品,让漆器从展示柜走进日常生活。同时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式,展示制作过程,讲述背后故事,打破大众对非遗'陈旧过时'的刻板印象,吸引众多年轻人亲身感受漆艺魅力。

“吴嘉豪这样的年轻传承人出现,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区人大代表陈达成表示,年轻一代带着新的视角和创意回归传统,实现了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政府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促进社会资源与非遗项目深度融合,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教育”、“非遗+文创”等多元发展路径。此外,他建议通过设立非遗传承创新基金、搭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对接平台等措施,支持更多年轻传承人。

近年来,高明区创新性提出“非遗文化集群”建设计划,与文创企业达成战略联动,陆续引入岗山窑、石湾陶瓷艺术、高明鱼灯等非遗项目资源,打造一站式展示、体验空间。

2025年,高明区非遗保护工作实现显著突破。龙珠鱼灯制作技艺、元宵节(塘肚岑圣大王信俗)、高明唐代龙窑烧制技艺等11个涵盖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的项目,被正式列入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新增6名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首次出现的95后年轻传承人,与资深传承人共同构成老中青三代梯队。

目前,高明区共拥有非遗项目41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8项、区级32项,代表性传承人26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非遗保护体系和传承人梯队。

文图/视频 高明融媒记者 劳振朝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