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轮胎75强榜单出炉!中国2企业杀入前十,赛轮增速21%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07:47 1

摘要:TyreBusiness刚公布了第40届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这份榜单能看出不少门道,全球轮胎企业的座次又有了新变化,尤其是中国企业这次表现挺亮眼,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最近全球轮胎行业有个大消息,TyreBusiness刚公布了第40届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这份榜单能看出不少门道,全球轮胎企业的座次又有了新变化,尤其是中国企业这次表现挺亮眼,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全球轮胎前十强座次排定,欧美巨头领跑但中国企业追得紧

说起全球轮胎圈的“第一梯队”,目前还是欧美巨头站在最前面。

排第一的是法国米其林,销售额达到256.47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1828亿元,这个体量确实够大。

不过有点可惜,它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95%,看来“老大哥”也有压力。

紧随其后的是日本普利司通和美国固特异,这两家年销售额也都超过百亿美元,能一直稳住位置,靠的就是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还有在全球各地的工厂和销售网络,家底确实厚。

再往下看,第四名到第八名算是“中坚力量”,有欧洲的也有亚洲的。

德国大陆集团排第四,业务范围广,不光做轮胎,其他相关领域也有布局。

第五名是意大利倍耐力,这家可是高端市场的“宠儿”,专门给法拉利、兰博基尼这些超豪华跑车配套,想想那些酷炫的豪车,用的轮胎很多都来自倍耐力,高端形象算是立住了。

第六名是日本住友橡胶,第七名是韩国韩泰轮胎,韩泰这几年增长主要靠给汽车厂商做原配胎,跟现代这些车企合作得特别紧密。

第八名是日本优科豪马,也是老牌企业了。

不过今年榜单上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得是中国企业。

中策橡胶排第九,销售额约52.04亿美元,同比增长9.05%,这个增速在前十里算不错的。

更厉害的是它的销售网点,超过3.8万个,产品卖到了一百多个国家,线下渠道铺得真够广。

赛轮轮胎排第十,别看名次刚进前十,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1.06%,是前十强里增速最快的,简直是“黑马”!赛轮在青岛、越南等地都有生产基地,看来海外布局帮了不少忙。

二、中国轮胎企业为啥能快速增长,国际巨头又为啥有点“吃力”

这几年中国轮胎企业的发展势头确实猛,不少人好奇,到底是咋做到的?其实离不开几个关键点:成本有优势,产能在扩张,还积极走出去搞全球化。

就拿赛轮来说,它在越南、柬埔寨都建了生产基地,这样就能避开一些国家的贸易壁垒,产品出口更方便。

中策橡胶呢,靠的是那张庞大的线下销售网,3.8万个网点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想买它的轮胎都挺方便,市场渗透率自然就上去了。

反观那些国际巨头,日子就没那么轻松了。

米其林、固特异这些“老牌子”,最近业绩有点波动。

米其林销售额同比下滑5.95%,就是个明显的信号。

为啥会这样?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涨得厉害,橡胶、钢材这些成本上去了,利润空间就被压缩了;另一方面,亚洲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还有日韩企业的持续发力,让欧美巨头的传统优势受到了挑战,想维持以前的增长速度,确实有点“吃力”。

三、全球轮胎产业的“重心”在转移,亚洲成了新主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全球轮胎的生产中心,慢慢从欧美往亚洲挪了。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背后有实实在在的原因。

首先是成本,亚洲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一些,而且东亚、东南亚的工人素质还挺高,干活又认真,性价比不错。

其次是供应链,中国、越南这些地方制造业体系成熟,从橡胶加工到零部件生产,再到最后的组装,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都有,配套特别方便。

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买车的人多,对轮胎的需求自然就大,本土市场就能消化不少产能。

所以现在亚洲成了轮胎生产的“主阵地”。

中国企业像赛轮、中策,纷纷在东南亚建工厂;韩国韩泰、日本优科豪马这些日韩企业,也靠着本土汽车品牌的支持,比如韩泰给现代汽车做原配胎,优科豪马配套丰田,生意做得挺稳。

亚洲轮胎产业的“朋友圈”是越来越热闹了。

四、未来轮胎行业拼什么,技术和品牌是绕不开的“硬通货”

不管哪个行业,想长期发展,技术和品牌都是关键,轮胎行业也一样。

国际巨头能在头部位置待那么久,技术研发功不可没。

米其林、普利司通这些企业,每年把销售额的5%-7%投到研发上,砸钱搞创新。

比如米其林研发的低滚阻轮胎,能让汽车油耗降低20%,这对现在注重省油的车主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倍耐力更不用说,在高端市场份额超过30%,给超豪华品牌配套,靠的就是过硬的技术,单条轮胎均价比中国品牌高50%以上,品牌溢价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积累起来的。

中国企业也在努力转型,不再只盯着“量”,开始往“质”上走。

赛轮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专用胎,滚动阻力降低15%,专门适配现在流行的电动车。

中策橡胶跑去墨西哥建厂,目标是北美替换胎市场,想在海外高端市场分一杯羹。

玲珑轮胎更厉害,直接进入了大众、通用这些国际车企的原配胎供应链,打破了国际巨头对原配胎市场的垄断,这可是技术实力的体现。

除了技术和品牌,绿色化和智能化也是大趋势。

现在都讲究碳中和,轮胎行业也得跟上。

米其林推出“绿色X”技术轮胎,滚动阻力降低20%,更环保;大陆集团研发带传感器的“智能轮胎”,能实时监测胎压、磨损状态,开车更安全。

中国企业也没落下,赛轮在研究废旧轮胎再生利用技术,中策研发低噪音新能源轮胎,都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

搜狐:轮胎厂商全球排名出炉:倍耐力第5,韩泰第7,中国2家企业进前十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来源:财经快车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