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剧《生万物》大结局,发现一家人突然不亲了的残酷真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07:27 1

摘要:杨占禹在《时光录》中写道:“亲情,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感情了。”

你好呀,我是亦乔,7万+粉丝的读书博主~

杨占禹在《时光录》中写道:“亲情,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感情了。”

的确,血浓于水,亲人之间的爱与付出,往往是最无私、最美好的。

但有少数人却拿亲情当工具,为了一己私利,没底线占亲人便宜,甚至伤害亲人。

在他们身上,丝毫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全是赤裸裸的利益与算计,央视热播剧《生万物》中,就有这样的亲人。

看完这部剧才明白:如果一家人变得突然不亲了,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一直受委屈的一方彻底心寒了。

01 唯利是图,自私冷血

据传盗墓贼有个规矩:墓地打通后,父亲在上面拉绳子,儿子下到里面取宝物。

原因是,如果儿子在上面,有可能为了独吞宝物,害死父亲,而父亲基本上不会为了财宝害自己的儿子。

但凡事总有例外,比如电视剧《生万物》中双牛庙村最大的地主宁学祥。

他的大女儿绣绣在新婚当天,被马子绑票。

按马子的规矩,如果当天半夜前拿不到赎金,他们就会玷污新娘子的清白。

但宁学祥就是不肯卖地救女儿。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为了费家五十亩地的聘礼,竟然要小女儿苏苏顶替姐姐出嫁。

他的这种做法,一下子害了两个女儿。

在他眼里,女儿的名声,幸福,甚至生命,都没有他的财产重要。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后背发凉。

人性,有时候竟然能丑陋到如此地步。

但不能否认,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父母。

在平常日子里,他们和蔼可亲,还可能对子女非常好,也愿意为子女付出。

但实际上,他们对子女的付出和爱,都是有条件,并且要求高额回报的。

说得扎心点,在他们眼里,子女就像是一个物品,一个筹码。

一旦他们认为价钱合适,子女们就会被“交换”,被“卖掉”,以换取最大收益。

但如果子女导致他们的利益、名声受损,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子女。

小说《百年孤独》中的费尔南达,不惜花重金送女儿去外地求学,期望女儿将来嫁个好夫婿。

但当她发现女儿爱上一个普通工人后,不仅强行将两人分开,还将怀孕的女儿送到远离家乡的一个修道院,终生不再相见,以避免自己名声受损。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人毒不堪亲”。

对这种唯利是图、自私冷血的父母,要在关键时刻勇于反抗。

哪怕因此断绝关系,也要保护好自己,争取自己的权益。

02 品质败坏,没有底线

《三联生活周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33岁,我带着父母一起断亲》。

作者的父母在城里工作,亲戚的孩子到城里读书时,吃住在他们家。

虽然他们也不富裕,但从没问亲戚要过钱,亲戚也当作没事一样,从不提起。

后来亲戚发达了,反而看不起作者父母。

而作者的父母做了领导后,亲戚又来巴结,各种占便宜。

至此,作者和父母终于看清了这个亲戚的嘴脸,不再往来。

看过一句扎心的话:“我处处谨慎、忍让,努力维系亲戚关系,无非留恋些情感温暖。但付出这么多年后才终于发现,利益比血缘更重要。”

喜欢占便宜、为人势利的亲戚,其实是人品有问题。

在他们眼里,利益永远大于亲情。

《生万物》中,封四好吃懒做,一家人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时不时地去哥哥封二家里要吃的。

封二自己的日子过得也很紧巴,但念在兄弟情分上,还是能帮一把是一把。

他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弟弟改掉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把日子过好,但烂泥终归是扶不上墙。

当封四偶然遇到马子后,竟然主动做马子的内应,想把马子引进村里。

这样,封四不仅能分得打家劫舍后的钱财,还能报复设计买走他家地的宁学祥。

结果,村子差点儿被马子屠戮,死了不少村民。

封四因此搭上了性命,封二一家人也受到牵连,不受村民们待见。

对道德品质败坏,做事没有底线的亲人,不要抱有任何期待。

他们会像黑洞一样,一点点吸走你的能量。

更会为了自身利益,不停地算计你,伤害你,或者因为自身的恶行,牵连到你。

只有断掉和他们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03 自以为是,极度偏执

尼采说:“一个人给自己上的枷锁,就是内心无法摆脱的执念。”

执念越深,自己给自己套的枷锁就越沉重,越牢固。

最终不但害了自己,有时也会殃及他人。

剧中的费左氏,嫁到费家不长时间就死了丈夫,年纪轻轻便掌管费家。

她的信念是,一定要守好费家,同时,要让费家有后人,开枝散叶。

于是,她把希望寄托在了小叔子费文典和妻子苏苏身上。

然而天不遂人愿,直到费文典去世,也没能留下一男半女。

费左氏表面上放下了这件事,但内心耿耿于怀。

当苏苏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郭龟腰有了孩子后,费左氏得知后,内心极度失衡,竟然在饭菜中下了毒药。

不仅毒死了郭龟腰和苏苏以及尚未出生的孩子,也毒死了自己。

一个执念,四条人命。

而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直到死,费左氏都认为自己没有做错。

看过一句话:“内心偏执,酿成了命运的悲剧。”

这种偏执的人,往往自以为是,一条路走到黑。

一旦事与愿违,他们就无法接受,甚至失去理智,做出疯狂的行为。

而这种人,平时不易被人识破。

比如费左氏,对租她家地的佃户,总是很厚道。

春种时,如果没钱买种子工具,她会主动帮忙;年前有欠钱还不上的,她也不去逼债;为了救绣绣,她主动出钱;对苏苏,她也是真心好。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却因为执念,最终做出了令人发指的恶行。

所以,如果亲人中有这样极度偏执的人,哪怕他有再多的优点,也要离得越远越好。

写在最后

学者孙运璇说:“亲人是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因为下辈子,无论我们念与不念,都不会再相见。”

亲情,是最本源,也是最宝贵的感情。

珍惜和亲人的缘分,和亲人处好关系,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强大的力量。

但对于那些“有毒”的亲人,不要心存幻想,更不要有任何期待,能断则断。

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自己,把精力用在值得的人和事上,让生活越来越好。

来源:可乐可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