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到100岁,92岁曾担任亚运会火炬手,94岁出行习惯骑自行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05:00 1

摘要:他的人生横跨了一个世纪,从1918年到2018年,整整100年,他活到了100岁。

一家饭馆,所有的服务员居然都比桌椅还要矮,上菜比登天还难。

每个人都要把托盘高高举过头顶,才能不至打翻。

你若要问饭馆的老板是不是蠢,不是的,他只是比较有自己的原则。

服务员不能比他高,比他高的都不招。

以上的内容,均出自于一幅漫画《武大郎开店》,作者叫方成。

他的人生横跨了一个世纪,从1918年到2018年,整整100年,他活到了100岁。

《武大郎开店》是方成60岁的作品,这幅画1980年在《人民日报》举办的由众多读者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中获奖,是当年美术作品仅有的两件获奖作品之一。

这幅画的亮点在于,把场景置于前面,让人心照不宣就懂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就这点能耐,只敢暗示不敢明说。

不不不!

请你把目光往后移,看到门上的对联了吗?“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虽不大唯我独尊”,横批,“王伦遗风”。

太绝了,用刘禹锡人人传诵的高洁之作《陋室铭》去反讽“有点鸡毛就想当令箭”。

什么叫骂人不带一个脏字!

其实,这幅画方成前前后后画了三次,本来对联上他写的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华君武看到了,说太一般了,本来应该是点睛之笔,现在反倒给好好的画添乱了。

方成想了想,最终把《陋室铭》提上来了。

后来,这幅画一度成为《人民日报》极具影响力的漫画作品。

这大概也是方成与相声大师侯宝林交流出来的“心得”,一个漫画家、一个相声大师,两人曾就“什么是幽默”进行激烈的讨论,没讨论出个所以然,还把另一位漫画大家李滨声拉来了,三个诸葛亮也没说出个结果。

(方成、侯宝林)

但从这以后,方成一直潜心研究“幽默”,他看林语堂、鲁迅、郁达夫等搞文学的人,对幽默这个课题都有涉及,但始终没有人触及幽默的根本:何为幽默。

方成翻《辞海》,上面说“幽默是一种修辞方法”,他觉得不对:“我画的漫画挺幽默的,可是一个字没有,这哪叫修辞啊?”

也许从这时候开始,方成有意识让自己的作品“图文并茂”。

虽然说作品的幽默,方成开悟“晚”,但他本人活脱脱的幽默人,而且经常幽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李硕儒曾与方成住过一段时间,两人还合编过幻灯剧,李硕儒负责脚本,方成画幻灯片。

李硕儒脚本完成了,就睡大觉去了,方成一画就没完没了,经常画到凌晨。

有一次,李硕儒尿急起夜,方成也紧随其后,两人在屋墙后边放水,方成冷不丁来一句“我们真是老头放鹰”,听得李硕儒一愣一愣的。

什么意思?

方成说,“出门就撒呀!”很好,把李硕儒的笑意全笑没了。

幻灯剧播出的那天,下了点雪,方成回去的路上一个不小心,半条腿被雪吃了,李硕儒急忙去扶他,他却笑着说,“坏了,枕头湿了”。

没跟他住在一起,这话八成听不懂,因为当时他们为了带少点行李,每天晚上都把棉裤卷起来充当枕头。

不过那晚,方成枕着他的“湿枕头”,睡得挺好……

表弟欧苗生曾分享两人在广州坐轮渡的经历:

“那天晚上我因为太累睡着了,忽觉身上发痒。他带着小手电筒,朝我腿上一照说,哎呀,好多‘小坦克’啊!他所说的‘小坦克’其实是臭虫。他还打趣我:起码一个兵团围住了你的大腿。”

看过好多幽默大师的人生经历会纳闷,难道苦难是培育幽默最佳的土壤吗?

好比方成,他本名叫孙顺潮,但这个名字就像老天给他开的一个玩笑,他这一生非常坎坷。

他画的第一幅画得到的报酬,在他背上,跟了他一辈子。

1931年,他考入北京三中,跟老舍是校友,后来北京爆发学生运动,方成有感而发,画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漫画《中国人的刀,哪国人的血?》。

画完没多久,他去游行,混乱之中他后背就挨了保安队一刀,差点伤及骨头,以至于他背上一直留有一个刀疤。

方成最开始并不是个专职画家,画画纯属个人爱好,他是存了心要当医,结果被英语这个拦路虎拦住了,没考上燕京大学医学系。

想着化学跟医学多多少少有点关系,方成便转而去报考武汉大学化学系。

当时战争爆发,许多高校南迁,武大就迁到了四川乐山,物质匮乏、生活条件不太好。

每天吃食堂的饭菜,相当于开奖,这天开的是沙子、稗子,明天开的是老鼠屎,每次听到方成说,“今天又是‘八宝饭’哦”,同学就想死。

毕业后,方成进入四川一家化学研究社工作,而此时的上海,漫画迎来大爆发,丁聪、米谷等漫画家风云际会,看得方成心痒痒。

抗战刚胜利,方成便辞掉四川的工作,只身前往上海。

但刚迎来大胜利,上海不仅工作难找,房价也飙升,方成没钱租房,只能去求助一个同学,他家在上海开公司。

方成那段时间就住在他家公司的仓库,仓库冷得要命,没有火也不能点,全靠在美国打工的同学寄回来的大衣捱过去。

到上海5个多月后,方成才收到《观察》杂志社的邀请信。

但没干多久,他一次回广东探亲,又一封信打破了他已有的平静,信里让他躲好,无论如何别回上海。

方成侥幸躲过了,却被后来的一场更大的雨淋了个正着。

他当时在《人民日报》供稿,在《北京日报》的妻子也吃了苦头,两人都被关了。

五七干校期间,方成(右二)与同事在一起

他回忆:“第一次放出来的时候,看见孩子满脸都是泥,跑过来一看,呦,跟泥孩似的,不会洗脸,什么都不会,直掉眼泪。

那时候饿死病死的都没有人管的,她担心揪心极了,她最疼这几个孩子,老三她最疼,那时候刚四岁,四岁多一点,他哪会啊!

洗脸都不会,我们回去的时候都快哭出来了,吃饭他哪会做,他哥哥也不行。”

她,正是方成的妻子陈今言,他一生都不太敢轻易提、一提就容易哽咽的人。

陈今言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漫画家,除了画画,她还很爱唱戏。

但下雨的十年,她戏不唱了,话也不怎么说了,劳动完回家,还是接着干活,要么就一个劲雕东西。

唐山地震时,家家户户都要搭防震棚,不少家里只有老头老太太的,都跑来求陈今言帮忙搭,她拿着斧子就去了。

1977年,陈今言最后一天上班胃疼,骑车出去没一会又回来了,方成连忙带她去医院。

大面积心肌梗死,必须及时抢救。

这时候,负责这方面的医生赶过来需要时间,医生刚来,陈今言刚走……

那段时间,方成整宿整宿睡不着,天天借酒消愁。

只有醉了才能睡着,只有睡着了才能在梦里见到她,但越往后,方成越不敢睡了。

每次在梦里见到她,她永远都是那个样子,而方成日渐衰老,“她认不出我了吧”。

(年轻时的方成、陈今言)

(罗雪村画的“最后的方成”)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你走时我还年轻,我们未来再相见,你还能认出已衰老的我吗?

晚年的方成,年纪越大精力反而越旺盛。

他骑车骑了70多年,差不多每天骑自行车出去取信、寄信、洗照片、办事,连外出的机票也是他自己骑车去买的。

二十多公里之外的海淀中关村,他都要自己骑过去,一个多小时。

张高峰的儿子曾说,有一次他准备和哥哥姐姐去看望方老,提前打电话知会他一声。

结果没看望成,反“被看望”,方成说,“你们不要跑,我骑车过去。”

那天,84岁的老人从金台路骑自行车到北二环安德路,去“看望”三个四十几的晚辈。

直到88岁,家人软磨硬泡,他不情不愿才放弃了骑车(其实还有偷偷在骑)。

(94岁的方成)

骑车不成,他转头爱上了游泳,同住在南区宿舍大院的李辉,经常在游泳池见到80多岁的方成。

他回忆说:“当时他年逾古稀,可是他几乎每天都要游上七八百米,有时甚至上千米。

我每次总是急匆匆地游几百米就走人,顶多不过半个多小时,而他则不同。

他不是按照泳道方向来回游,而是围着泳池顺边转,不管周围年轻人游得多快,他总是慢悠悠地划动手臂。一圈又一圈,大概总得游一个多小时,方才算罢。”

有记者去采访他时,震惊于他这么大岁数没什么白头发,方成回答说:“白发都掉光了。”

记者愣了一会,看着他前额也不多的黑发,才反应过来。

还有个记者更好笑,好不容易搞到方成的电话,想先打电话过去问能否接受采访。

但听接电话的人声音很年轻,猜想对方应该是方成的儿子,于是问:“请问你爸爸在吗?”

对方说:“死了,我爸爸早死了,你找他呀?”

谁死了?这不兴找吧?把记者吓得够呛。

其实接电话的人正是方成自己,从他的角度来说,他的回答似乎也没啥毛病……

方成有时候出远门,难免需要坐到大巴,大巴不像飞机,人能上就行,位置先到先得。

很多时候他只能站着,有一次他站在一个50多岁的乘客旁边,那人闲来无事搭话,问他几岁,要不要给他坐会。

方成神色自若回答,“我还不到90呢,站着没问题”。

请计算一下那位50多岁乘客的心理阴影面积(想告诉那个乘客,他92岁还担任了广州亚运会火炬手)。

此时,让我不禁想起漫画三大巨匠之一的丁聪,他也是长寿的小老头,常为自己的年纪自豪,说自己坐公交车都没有人给他让座,说明他看起来足够年轻。

直到有一天,他坐公交车,破天荒第一次有人给他让了座,他回家难过了好几天。

(1979年文代会上,华君武与方成掰手腕)

中国三大漫画之王,丁聪2009年走的,93岁,华君武2010年走的,95岁,方成不愧是常青树,2018年走的,整整100岁。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方成常常在瓷盘上画画,去世一年前,他画了个憨态可掬的布袋和尚,题词非常耐人寻味:“放下便是,百岁方成。”

放下不等于放弃,放弃是这个东西、这件事我要丢掉,执着是我要紧握着它,不让它溜走。

它们都需要力气,都不容易。

但放下,是我就放着,我没有掉,也没有握,它就在你的掌心,你不管它的去向,一切随缘。

真正放下的人,是勇于承担,接受现实,什么事情来,我接受它,我面对它,我处理它。

我在接受,面对,处理的当下,我就懂得放下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生。

参考资料:

1、天天副刊|漫画家老九忆方成:“怀念那个漫画有讽刺光芒的时代”

2、文艺报1949|追忆方成:以善为怀 以真为宗 以美为求

3、北京晚报|李滨声:追忆方成,百岁荣归

4、李辉|先生们之方成:这位漫画家,今天百岁了

5、六根|追忆百岁方成回家

6、侯军|追忆与方成老的一次“幽默对话”

7、侯军|追忆与漫画大师方成的“忘年交”

8、韩羽|活在我们心中

9、金汕说|回忆37年前采访漫画泰斗方成

下面是方成作品欣赏:

来源:朱小畅说商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