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响应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用三年时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的决策部署,9月25日下午,在秋意盎然、硕果累累的时节,一场以弘扬古都文化、激发民族文化自信为宗旨的文化盛宴——“跟着电影去旅行·阿嚏带你游中国——长安月·永兴坊千人唐诗会”,在西
为响应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用三年时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的决策部署,9月25日下午,在秋意盎然、硕果累累的时节,一场以弘扬古都文化、激发民族文化自信为宗旨的文化盛宴——“跟着电影去旅行·阿嚏带你游中国——长安月·永兴坊千人唐诗会”,在西安著名文化地标永兴坊盛大启幕。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新城区文学艺术联合会、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陕西省慈善协会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西安城投康养产业有限公司主办,西安永兴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西安城投康馨园非遗传承馆、陕西省人居环境科学学会青少年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影视专委会、西安誉龙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安慈善“一带一路留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西安慈善国学艺术团志愿者服务队、西安慈善“与幸福同行”志愿者服务队承办,由任鹏涛、罗霞担任活动主持。
出席活动的嘉宾有:西安市新城区文联主席李昕 ,陕西黄研会会长雷璟思,陕西黄研会常务副会长李沪东 、副秘书长崔文荣 ,陕西慈善协会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张爱芳以及她的志愿者团队成员们,西安城投集团康养产业有限公司董事牛毅, 陕西黄研会影视专委会顾问、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原书记孙清潮,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张阿利, 陕西省绿色低碳学会理事长王军科, 西安市文联一级调研员王晓琳。
陕西黄研会影视专委会主任祁磊、副主任杨亮、 秘书长任鹏涛, 陕西省民俗协会会长杨钊,西安永兴坊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赵一悌, 西安永兴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耿威,陕西省非物质文化产业联盟秘书长王雅萍 ,陕西省书协原副主席卫双良,西安誉龙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楚博, 西安慈善“一带一路留学生”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杨锐以及她的志愿者团队成员们,《中国教师报》陕西推广中心任金强,“一带一路”银发经济产业园陕西银龄大学校长王兰凤。
陕西省企业秦腔文化促进会会长袁博, 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慧欣专项基金副会长雨心,新城区慈善会常务副会长沈瑞瑾, 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会长陈宝风, 陕西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部长苗欣,中国陕菜网专家旅游主编、陕西省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强, 陕西广播电视台大剧院传媒公司总经理 张峰,陕西广播电视台移动频道文化中心主任杨洋, 西安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李涧溪, 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慈善国学艺术团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罗霞,拥军爱警陕西联络处负责人康峻格, 中亚国际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雷振强、办公室主任周民利、宣传部部长周峰川,中亚国家商品馆主任刘攀,西安采薇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品牌设计师史雅丽, 西安回坊传统手工糕点锦祥斋传承人金石斯,非遗秦砖汉瓦传承人许海峰。
爱心企业家:石泉县华云养殖家庭农场总经理周才东,安康果蜜红茶西安运营中心总经理辛亚西,阿苏农园 (陕西) 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王建兵,广西源之宝饮用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晓世,陕西盘古炊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王东生。
活动启幕仪式上,各方代表先后致辞,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美好期许与对西安打造“唐诗之都”的坚定支持。陕西黄研会会长雷璟思率先致辞,他代表黄研会对“跟着电影去旅行·阿嚏陪你游中国”之“长安月”千人唐诗会的启幕表示热烈祝贺。雷会长提到,年初推出的《阿嚏历险记》及相关活动,以电影为线索串联起山河文脉,这场光影之旅与西安打造“唐诗之都”的理念高度契合,是“文旅融合、诗以载道”的生动实践。西安作为唐诗之都,孕育了众多伟大诗人,千人同诵《春江花月夜》更是对长安诗魂的深情回响。他表示,“跟着电影去旅行”活动将助力西安打造“唐诗之都”,传承与创新文化。未来,黄研会将深化“电影 + 文旅”模式,为这一目标继续努力。
陕西省绿色低碳学会理事长王军科讲话表示,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我们相聚永兴坊举办庆双节系列活动,这是贯彻文化强省部署的实际行动。活动以“长安月”为媒、唐诗为韵,融合多种理念。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环保责任重大。活动将展示儿童动画电影《阿嚏历险记》,它是“影视教育+环保+文旅”的创新实践。期望活动吟出诗意,各界加强合作,为美丽陕西建设贡献力量,也祝愿黄研会影视专委会委在祁磊主任的领导下创造更多辉煌。
新城区文联主席李昕在致辞中表示,在诗意弥漫的9月,大家相聚永兴坊开启这场文化盛事意义非凡。西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行动方案》,永兴坊作为重点项目开展了系列唐诗主题活动,此次还伴随着优秀动画电影发布。他强调,大家要做唐诗文化的守护者和创新开拓者,以李白的豪情、杜甫的执着、王维的智慧,共同打造“唐诗之都”。他期待在这座千年诗城续写华章,让“唐诗之都”的招牌更加闪亮,让永兴坊闪耀星河。
永兴坊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赵一悌在祝词中欢迎各方嘉宾的到来,并祝贺电影主创团队。他介绍,影片将传统皮影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破圈”传播的有益实践。永兴坊一直深耕非遗传承转化工作,打造十二时辰景区,成为影视IP与文旅项目结合的示范。电影《阿嚏历险记》,将传统与科技结合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典范。本次活动响应了西安打造“唐诗之都”的战略,将唐诗、非遗、电影完美结合。
文艺演出环节精彩纷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华阴老腔》用皮影戏演绎唐诗,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西安誉龙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楚博朗诵的《春江花月夜》,让千年绝唱在永兴坊回荡,带领大家穿越回盛唐,感受唐诗的独特魅力。
“一带一路”银发经济产业园陕西银龄大学王兰凤带来的团队演出《大唐诗歌》,以“古装情景 + 唐诗串读”的形式,展现了大唐时代诗酒年华的动人模样;古风表演《盛唐乐舞》则让观众感受到了盛唐的繁华与文化自信。
西安城投集团康馨园“西安慈善与幸福同行”的志愿者们带来的唐诗串读,千人共吟,声动长安,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唐诗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罗霞演唱的《桃园借水》用陕西非遗碗碗腔唱响唐诗,赋予了传统唐诗新的艺术生命力;著名秦腔票友李英杰用秦腔演唱《人面桃花》,更是精彩绝伦。
演出结束后,在永兴坊文化中心的会议室举行了一个以“非遗焕新·文明对话”的文化沙龙,会议聚焦三大议题:非遗美食通过陕菜、回坊糕点、长安酥饼等传统技艺,展现舌尖上的文明交融;长安工艺品以泥塑、汝窑、秦砖汉瓦为媒,对话千年匠心的当代传承;电影与非遗、环保则通过光影叙事,探索《阿嚏历险记》等作品如何以皮影艺术与生态理念激活非遗生命力。活动汇聚学者、传承人与行业先锋,共绘非遗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
“长安月下,诗映五洲”。9月25日晚19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安永兴坊内灯笼如昼,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伴随着悠扬的古筝曲《长安月》缓缓响起,永兴坊宛如被月光浸透的千年街巷,灯笼红艳似火,月影流金溢彩,每一块青砖仿佛都在低声诉说着盛唐的故事。这场从下午便已盛大启幕的“跟着电影去旅行——长安月·永兴坊千人唐诗会”,在夜晚人潮涌动的诗意氛围中,迎来了新的高潮,活动由金楚博、王娜主持。
千年前,诗仙李白站在长安的月色下,挥笔写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生动描绘出盛唐时期烟火与诗意交织的日常画面;千年后的今晚,人们齐聚永兴坊,举行“千人唐诗会”,在皎洁的月光下传承长安的诗魂,续写着跨越时空的诗约。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而不朽,正是因为它是跨越时代的回响,是古今人心的共鸣。活动伊始,李慧敏饱含深情地诵读《卖炭翁》,带领现场观众触摸中唐时期的民生脉搏,真切聆听那“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千古叹息,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个动荡而又充满人间疾苦的时代。
如果说白居易的诗是人间烟火的写照,那么李白的诗便是盛唐的狂歌。临潼区全民悦读朗诵协会李志强主席激情朗诵《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气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景象,都蕴含在每一个字里行间,让人们感受到了李白诗歌中那磅礴的气势和豁达的胸怀。
临潼区全民阅读朗诵协会副主席房璐女士朗诵的《霸上闲居》,则展现了王昌龄别样的闲情逸致。有空林,有庭院,有鹤鸣,有细雨落花,这种超然的洒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心境,使现场观众沉浸在宁静悠远的诗意之中。
西安牡丹之歌文化艺术团团长李群团长现场朗诵的《春江花月夜》更是令人如痴如醉,伴随诗歌的美妙意境引来一阵阵掌声。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方才大家品读了诗中的“月”,它可以是李白的乡愁,是杜甫的思念,更可以是今夜所有人共同的意象。在这个环节,活动将这轮长安月化作诗意的“箭矢”,开启了一场属于所有人的“飞花令擂台”。
无论您是“长安少年游侠客”,还是“西出阳关无故人”;无论老幼,无论国籍,只要敢登台者,皆是今夜的“诗星”。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参与者们纷纷踊跃登台,以诗会友,展现出了极高的诗词素养和对唐诗的热爱,将活动现场的氛围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刻,活动现场的诗意穿越山海,连接着世界的目光。大屏幕上播放了纽约摩天楼前、巴黎塞纳河畔、东京樱花树下等海外友人用汉语诵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视频。那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诗句,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唐诗的魅力和影响力,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些海外友人的参与,不仅体现了唐诗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五万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了1400多次。“诗道终南,心意长安”,这是历史对这座城市的馈赠。领诵者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引得现场观众齐声跟诵。白日的诗情尚未停歇,夜晚的华章正悄然开启。永兴坊飞檐上那一盏盏唐灯,宛如杜甫笔下“星临万户动”的璀璨星辰。在轻柔的金风中,人们继续着这场诗与乐的美好相逢。
盛唐的诗,从来不只是纸上的墨痕。它随着琵琶声落进酒杯,伴着羌笛响遍边关,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活态传承。长安乐团的精彩表演,带人们梦回曲江池畔。他们用悠扬的旋律演绎了《渭城曲》《凉州词》等十首经典唐诗,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盛唐的繁华景象之中,感受到了诗与乐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轮照过李白的明月,此刻正映照着现场观众的笑脸;这缕穿越千年的诗魂,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最后,全场人员手挽手,以最赤诚的心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因为长安的诗意,是家国的诗意;盛唐的气象,正是今日中国的缩影。这首激昂的歌曲,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今夜的月光会渐渐褪去,但诗心的火种永不熄灭。“跟着电影去旅行——长安月·永兴坊千人唐诗会”在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对唐诗的无限眷恋中圆满落下帷幕。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唐诗的魅力将继续感染着更多的人,诗心的火种将在华夏大地上代代相传。
编辑:周峰川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