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数字化让城市生活更便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02:36 2

摘要:近年来,青岛通过全面完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更高层次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深度赋能城市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让政务服务更高效、基层治理更稳固、市民生活更便利。

阅读提示

近年来,青岛通过全面完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更高层次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深度赋能城市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让政务服务更高效、基层治理更稳固、市民生活更便利。

独居老人在家,如果24小时内燃气用量低于0.01立方米,空巢独居老人智慧监护平台就会立即发起数据预警;低空中,通过无人机巡回检查,可以迅速“锁定”违建,半小时内工作人员便赶到现场,对违建展开处理;41项“身后事”线上联办改革后,原先线上联办事项所需的80余项材料精简至8份,实现材料提交量大幅减少90%以上……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通过全面完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更高层次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深度赋能城市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让政务服务更高效、基层治理更稳固、市民生活更便利。

每个井盖和路灯都有“身份证”

今年3月13日,青岛市市北区城市管理监督员王君宇在巡查中发现,区域一处道路垃圾箱存在脏乱差问题,于13时51分上报,经市北区城管指挥中心人工审核后完成立案,自动匹配派单给浮山新区街道办事处。街道立即安排环卫人员赶赴现场处理,完成处置后反馈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经过审核后于14时41分完成结案,从发现问题到处置完成仅用时50分钟。

类似的城市管理问题,每天都会有万余件在青岛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得到流转处置。

如此高效精准的背后,是青岛建立完整的城市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的努力:从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到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着力打破部门和行业之间的“数据孤岛”,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与协同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开放共享,让数据真正成为流动的“城市血液”。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自2008年起持续开展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工作,经过17年,完成全市建成区115类、350余万个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建档,形成动态更新的城市管理“部件一张图”,每个井盖、路灯等城市部件都拥有专属“身份证”,实现问题精准溯源、责任快速认定。

为推动城市管理领域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行业融合,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整合接入住建、园林、公安等32个部门(区、市)数据,建成涵盖供热供气、环境卫生、综合执法等26个城市管理细分领域的58个专题数据库,智能抓拍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32类城管问题,聚合建筑工地、环卫设施、供热燃气场站等物联感知数据。

为提高问题处置的效率,青岛建立了1个市中心、10个区市中心、53个市直部门和企业及612个基层作业单位的智慧化指挥调度体系,准确立案率达到99.97%,按期处置率达到98.87%。

截至2024年底,青岛已全量汇聚电子公文、标准地址、医疗、交通等数据超2240亿条,发布首批高质量数据共享开放清单454项,在工业制造、海洋、交通、服装、橡胶等领域形成高质量数据集800余个,政务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超99.7%。

“触角”延伸到小区

在青岛,2.37万名骑手“速度第一”和数以百万计小区居民“安全至上”之间的矛盾,正在通过一个小小的“骑鲁通”码得到平衡。随着手机提醒铃声响起,美团外卖骑手付健收到订单。小区门口张贴着一张“骑鲁通”入场码,付健打开小程序,扫描“骑鲁通”码,顺利将电动车骑进了小区。送餐过程中,小程序会实时监测骑行速度和路线,一旦超出15公里/小时,就会发出超速提醒。

当智慧城市的“触角”延伸到小区管理服务这一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治理效能让居民们更可感可及。

2021年冬天,景逸公馆小区更换物业公司,恰逢青岛市智慧物业平台上线,业委会就直接使用智慧物业平台举办线上业主大会,仅用一周时间就走完了程序,这让业委会委员徐志翔连称“没想到”。通过这个平台,景逸公馆小区的业主可以随时将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需求上传到平台的“码上办”,物业会第一时间接收到通知并响应,为业主处理解决问题。智慧物业平台上线运行以来,青岛已有千余个小区举办线上业主大会,表决小区公共事项,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作为居民关心的小区物业公共收益,智慧物业平台也发布了管理办法的详细内容及每一笔收支的具体情况,截至目前,已推动1344个业主委员会开立共有资金银行结算账户,公示资金规模最高达4200余万元,实现共有资金“阳光”下运行。

人工智能“解民忧”

通过大数据“察民情”、人工智能“解民忧”,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青岛正在通过智慧手段,让市民游客实现对餐饮酒店的放心选择和消费。

在市北区台东街道,不少商家门口都张贴着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不是点餐用的,而是“市场监管放心码”。消费者只需扫一扫便知商家的“底细”,一旦出现问题或纠纷还可“一码直通老板”。据统计,自去年5月青岛创新推行“放心码”以来,已对线上线下近7万家餐饮单位赋码公示信用信息,消费者累计扫码超过35万次,全市餐饮类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28.19%。

目前,“放心码”已在青岛全市1079家中小学校园食堂推广使用,并将校园食堂“明厨亮灶”视频接入。今年,“放心码”又面向全市114家农贸市场及89家大型商超推广应用,联合市文化旅游部门,对全市2062家旅行社、商演团体、星级酒店进行“放心码”赋码,在主要旅游景区推广“信用+文旅”消费新场景,将“吃得放心”向“住得放心”“玩得放心”拓展。

在医疗方面,青岛智慧医疗系统已汇聚健康医疗数据50亿条,提供覆盖全流程的智慧便民服务150项,就诊环节从8个减少为3个,平均挂号时间从15分钟缩短为1分钟,就医时间从3小时缩短为1小时。“就医付费一件事”将缴费时间由线下30分钟缩减至线上1分钟。“出生一件事”服务将新生儿证件办理申报材料由19份缩减为4份。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