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想起来还后背发凉,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喝下去那么多带白酒的奶啊。”在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发布的视频里,孩子妈妈卢女士说起八个月前的意外,声音还带着后怕。
还记得一个月大被喂120ml白酒奶粉的婴儿吗?如今9个月大现状引热议,这些细节真的值得每个家长警惕。
“现在想起来还后背发凉,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喝下去那么多带白酒的奶啊。”在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发布的视频里,孩子妈妈卢女士说起八个月前的意外,声音还带着后怕。
这段发布于9月26号的视频,很快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关注,只因事件本身实在让人揪心——一个刚满1个月24天的婴儿,被奶奶误喂了用白酒冲调的奶粉,连酒带奶足足喝了120毫升,换算下来相当于2.4两白酒。
卢女士在视频里解释,家里平时给孩子冲奶粉都用纯净水,主要是图方便,现在的奶粉速溶性好,用纯净水直接冲不用等热水晾凉,省了不少事。
纯净水这东西大家也知道,就是经过过滤蒸馏的,里面几乎没什么矿物质,说白了就是单纯的水,只能起到补水的作用,所以家里人也习惯了直接用凉水冲奶。
出事那天上午12点左右,奶奶像往常一样给孩子冲奶粉,可谁也没想到,她随手拿起的“纯净水桶”里装的根本不是水,而是白酒。
原来卢女士家平时喝纯净水多,攒下了不少空的纯净水桶,家里人想喝酒的时候,就用这些空桶去打散装白酒,一桶能装5到10斤,放在角落里看着和装水的桶没什么两样。就是这个疏忽,让悲剧差点发生。
冲好奶粉后,孩子喝下了整整120毫升。奶奶当时并没发现异常,直到下午4点,她看着孩子睡得特别沉,怎么叫都没太大反应,而且浑身发红,这才慌了神,赶紧给卢女士打了电话。
“我赶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昏昏噩噩的,小脸和身上红得吓人,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卢女士说自己当时手脚都软了,抱起孩子就往医院冲。
到了医院后,医生立刻对孩子进行了紧急救治。
幸运的是,经过治疗孩子很快就恢复了过来,从表面上看没留下什么明显的创伤。
如今孩子已经9个月大了,卢女士在视频里说,从外观和日常反应来看,孩子和其他同龄宝宝没什么不一样,眼神很灵动,逗他的时候也会笑,反应看起来挺良好的。
不过她也坦言,视频里没提孩子会不会说话,自己心里还是没底,打算之后带孩子做个全面的大检查,就怕那次意外留下看不见的隐患。
这段视频一出来,评论区立刻炸开了锅,很多网友第一反应都是“不敢信”。
有网友说:“白酒那股味多冲啊,奶奶冲奶的时候就没闻到吗?除非是有鼻炎闻不见味。”
还有人质疑:“1个月大的孩子味觉那么敏感,酒精那么辣,他怎么会喝下去?换做是我家孩子,一口就吐出来了。”
更有人算了笔账:“120毫升带白酒的奶,就算白酒浓度不高,对新生儿来说也相当于‘毒药’了,能没事真是奇迹。”
其实网友的疑惑也不是没道理,毕竟白酒的气味确实明显,而且婴儿对刺激性味道通常很排斥。
结合大家的猜测和卢女士透露的情况,这件事能发生大概得满足两个特殊条件:
一是奶奶可能真的闻不到酒味,比如有鼻炎之类的问题;
二是当时孩子可能饿坏了,被喂奶时也就没那么抗拒,甚至可能是被强行喂了一些。
有网友还补充说,或许是桶装白酒放久了,气味没那么浓烈,加上奶奶冲奶时比较匆忙,才没察觉出异样。
不过更让大家关心的是,那次误饮到底会不会对孩子造成长远伤害。儿科医生早就明确说过,儿童的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只有成人的1/3,新生儿的肝脏发育更不完全,酒精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致命毒药”。酒精会直接穿透血脑屏障,攻击还在发育的脑细胞,严重的会导致反应迟钝、智力发育受阻,甚至留下永久性的神经损伤。除了大脑,酒精还会刺激稚嫩的肠胃,加重肾脏和肝脏的负担,可能导致急性胃出血、肝功能受损等问题,长远来看还可能影响免疫力和生殖系统发育。
之前就有过类似的案例,广州一名出生仅7天的女婴,被护工误把50度的白酒当水冲奶粉,喝了之后立刻全身通红、呕吐,直接被送进ICU洗胃抢救。
虽然最后也出院了,但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呛奶、呼吸加重,一直担心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还有浙江台州一个18个月大的幼儿,被顾客灌了50毫升啤酒就酒精中毒,出现面部浮肿、皮疹的症状,紧急送医才没酿成大祸。
对比来看,卢女士的孩子能恢复到现在这样,确实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有网友分析,这孩子能顺利挺过来,可能和奶粉本身有点关系。
浓牛奶里含有高蛋白,这些物质容易分解,或许在胃里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减少了酒精的吸收,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但这只是猜测,具体原因还得靠专业检查来判断。还有人开玩笑说“这孩子肝功能随家里人”,因为家里人能用纯净水桶装白酒喝,可能平时就有饮酒习惯,孩子或许遗传了较强的酒精代谢能力。不过这种说法没什么科学依据,更不能成为给孩子接触酒精的借口。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万一真遇到孩子误饮酒精的情况,家长千万别慌着催吐。
因为新生儿的胃黏膜特别薄,催吐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带孩子去医院,详细告诉医生孩子喝了多少、喝的是什么酒,方便医生对症治疗。
如果情况紧急,还可以先给孩子喂点纯牛奶或鸡蛋清,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同时让孩子多喝温水稀释酒精,促进排泄,但这些都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救治。
现在距离那次意外已经过去8个月了,9个月大的孩子看起来状态不错,但卢女士的担忧并没有消失,这种心情当过妈妈的人都能理解。
因为酒精对婴幼儿的伤害可能有滞后性,有些发育问题可能要等孩子再大一点才会显现,比如运动协调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也是她坚持要带孩子做全面检查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千万不要把不同的液体装在同一个类型的瓶子里,比如用饮料瓶、纯净水桶装酒、农药或者清洁剂,这种做法在家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里超级危险。
老人可能眼神不好或者嗅觉不灵敏,孩子又对危险没有认知,很容易误拿误喝。
还有带娃过程中的“时间差”也很致命。奶奶从上午12点孩子喝下带酒的奶粉,到下午4点才打电话求助,中间足足耽误了4个小时。
对于酒精中毒的新生儿来说,每一分钟都很关键,越早治疗对身体的伤害越小。如果奶奶能早点发现孩子嗜睡、发红的异常,或许就能避免更多风险。
说到最后,带娃从来不是件轻松的事,哪怕是冲奶粉这样的小事,也藏着无数需要注意的细节。
家里有小孩子的,最好是把危险品单独存放在一个地方,并且做好标记,详细的给家里老人讲清楚各种物品的用途,发现孩子有任何异常及时沟通就医,这些看似琐碎的提醒,可能正是避免意外的关键。
网友讨论的一个月大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喝下这么多带白酒的奶,事情的细节是否完全属实,到现在或许也不是很重要了。无论不管争议如何,这件事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讨论。
注: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立删。
来源:顾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