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下午,2025年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总决赛暨《十万个为什么·贵州》新书发布会活动在贵州广播电视台1 号演播大厅举行。此次活动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作为贵州省首个全国科普月
9月25日下午,2025年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总决赛暨《十万个为什么·贵州》新书发布会活动在贵州广播电视台1 号演播大厅举行。此次活动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作为贵州省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现场不仅有来自全省的“科普达人”同台竞技,更迎来了一套承载着贵州山水与科技密码的重磅图书首发,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本土温度的科普盛宴拉开帷幕。
本次全民科学素质大赛总决赛以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省基础” 为主题,集结了全省 12 支精英队伍,其中包括9 个市(州)代表队及自然资源、交通、卫健 3 个行业代表队,36 位 “科普达人”将围绕地质地理、科技发展、民生健康等领域展开智力角逐。比赛共设置视频题、贵州特色题、多选抢答题、风险题四个环节。其中,视频题环节采用的是贵州省第三届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的内容出题,而贵州特色题环节则是依据《十万个为什么·贵州》这套书的内容进行出题。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一级调研员黄穗:我们今天的活动是一个“三喜临门”的事。一是全民科学素质大赛火热比拼,二是《十万个为什么・贵州》新书发布,三是为优秀科普短视频获奖者颁奖。我希望在贵州让科学流动起来、提升大家的科学素质,最终实现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了解,《十万个为什么·贵州》这套丛书由“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担任总主编,朱敏院士等8位不同领域权威专家担任各分册主编,从《何以贵州》《灵动贵州》《多彩贵州》《云上贵州》四个方面,展现贵州独特的山水、生态、文化和科技之魅。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一级调研员黄穗:大家都知道《十万个为什么》,它是影响全国几代人的优秀科普读物。我们首次联系少年儿童出版社,编撰了《十万个为什么》贵州版,这也是它首个地方版。我们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本书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把贵州的特色资源呈现出来。
从“中国天眼”的天空探测到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贵州正以科技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而科普工作,正是为这份答卷培育土壤的基础性工程。本次活动将本土科技名片与科普实践紧密结合,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代表队队员刘练:大赛题目包罗万象,这让我们清楚意识到,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早已不是独立学科,而是与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等科普知识紧密融合。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会整合这些科学科普知识,为大众带来更多科普内容。
黔西南州科学技术协会代表队队员李敏:这次比赛让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在思考如何让 AI 与科普工作更好结合方面得到了很多启发。其实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比如饭后剩菜是冷放还是热放进冰箱,热放进去更有利于防止微生物滋生,这些生活中的小常识都蕴含着科学道理。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代表队队员张庆华:省自然资源厅一直注重矿产资源相关知识的普及,现在结合省里“富矿精开”的政策方针,我们在大力推进矿产勘察和开发工作的同时,也会做好科普工作。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里就囊括了我省及省外的各种矿物矿产和地质灾害知识。
近年来,贵州坚持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创新性谋划工作举措和务实性系列活动,全省科普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7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建成23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189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一级调研员黄穗:未来,我们将集聚全社会各方力量,包括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尤其是科技组织,共同整合资源,以科普工作为支撑,推动贵州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助力实现贵州的新跨越。
通讯员:刘清乐、邓昕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