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400层芯片技术领跑,中国设备被卡脖子,低温蚀刻成新战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23:37 1

摘要:2023年6月,日本东京电子宣布突破3D NAND芯片蚀刻技术。他们研发出能在零下50到60度工作的蚀刻设备,用氟气快速在材料上挖出超细孔洞。这种技术能让芯片堆叠到400层,比以前快两倍还省电,但中国企业现在用不上。

2023年6月,日本东京电子宣布突破3D NAND芯片蚀刻技术。他们研发出能在零下50到60度工作的蚀刻设备,用氟气快速在材料上挖出超细孔洞。这种技术能让芯片堆叠到400层,比以前快两倍还省电,但中国企业现在用不上。

美国从2022年开始逐步限制高科技设备出口,2024年底彻底卡死了先进蚀刻机。中国长江存储本来2022年刚做出232层芯片,但买不到日本最新设备,现在最多做到294层,良品率比别人低25%。国内工厂还在用老设备,蚀刻一个孔要60分钟,新产品量产计划推迟了半年。

2025年上半年,韩国三星、SK海力士已经用上东京电子的新机器。他们建了专门生产线,产能提升了15%。而中国供应商只能眼睁睁看着零件被拦截,有家公司去年前九个月亏了八千多万。现在国内产线一半设备依赖进口,国产替代品精度还差0.1纳米。

美国商务部规定,连维修用的低温模块都不准卖。日本企业表面上中立,但订单都转向了韩国和台湾。中国2024年反过来禁止稀土出口,导致全球电动车厂缺原料,这种互相制约让芯片价格跌不下来。

东京电子的蚀刻机支持400层以上堆叠,预计2025年出货。他们的设备还能兼容旧产线,不需要重新建工厂。这直接帮客户省了几亿改造成本。现在全球NAND市场每年七百多亿,东京电子份额能从40%冲到50%。

中国企业只能在原有设备基础上优化,比如用新疆便宜的电力降低温度,或者在海南建液氮仓库。但这些都是弯道超车,成功率没法保证。长江存储最新的294层产品主要卖东南亚,价格比国际主流低两成。

日本Rapidus公司宣布要在2027年量产下一代芯片,到时候层数可能超过500层。国内科研团队正在研究量子隧穿蚀刻法,但实验室数据还不稳定。现在能确定的是,每延迟一年追赶,技术差距就扩大一倍。

芯片行业竞争已经不是公司之间的较量,变成国家博弈。美国2025年3月把低温蚀刻模块列入管制清单后,连马来西亚组装厂都不敢帮中国制造零件。台湾半导体厂一边给美国造设备,一边依赖大陆市场,现在每天都在算风险概率。

最近韩国170家企业主动减少对华出口,他们怕违反美国规定被处罚。结果中国芯片厂只能用次品零件凑合,导致生产线故障率上升。全球供应链被切割成碎片,日本赚了更多钱,中国企业还在找突破口。

现在国内长江存储靠老设备勉强生产200多层的芯片,想赶上还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德国那边说能做替代设备,但改造费用是原价三倍,还没人敢尝试。低温蚀刻这场竞赛,表面比拼工艺,背后全是筹码交换。

来源:小農剪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