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四局津潍高铁项目:“六大矩阵”绘就“产改”新图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21:21 1

摘要: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力军,是企业发展的“顶梁柱”,中铁十四局津潍高铁项目依托中铁十四局《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贯彻实施意见》《“党员进班组”工作实施办法》和隧道公司《“红色引擎·匠心强基”党建融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精准聚焦产业工人需求与项目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力军,是企业发展的“顶梁柱”,中铁十四局津潍高铁项目依托中铁十四局《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贯彻实施意见》《“党员进班组”工作实施办法》和隧道公司《“红色引擎·匠心强基”党建融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精准聚焦产业工人需求与项目建设实际,打造“凝心铸魂引擎、聚力攻坚引擎、先模赋能平台、创新赋能平台、成长保障平台、生活保障平台”等六大矩阵,打通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引领赋能班组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独特“红色动能”。

凝心铸魂引擎,筑牢思想根基

津潍高铁项目通过“升级班前会”“工余微党课”“文化进班组”等创新形式,将理论学习、问题解决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建+生产”双轮驱动的立体化模式。这一举措让党建工作“活起来”,更成为推动项目提质的“硬核引擎”。

“各位工友,开班前会前,先唠唠最新出台的那些好政策!”在施工现场,进驻党员李成威拿着政策手册,用地道的“菏泽方言”向工友们解读新政策。例如公办幼儿园大班免保教费怎么享受、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怎么执行,桩桩件件都是工友们心头惦记的实惠事。政策条文变成了“家长里短”,理论术语化作了“乡音俚语”。

项目党支部推出“工余微党课”模式,精准捕捉班前班后等碎片化时间,以“短平快”的特色课堂打通产业工人思想教育“最后一公里”。“以前觉得理论高深莫测,现在一看案例,全都明白了!”

聚力攻坚引擎,凝聚党群合力

包保责任筑根基,“1+3N”深穿透。在施工现场,派驻党员曹新华的工作纪实成为样板。从班前讲话到跟班作业,从隐患排查到应急演练,均对应“穿透式管理”的要求。包保责任网格横向到边、“1+3N”工作机制纵向到底,项目负责人刘志坚对此深有感触:“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让每个党员都能成为聚力的‘火种’。”

党群中心搭窗口,诉求直通解难题。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产业工人窗口”格外醒目。“联络员”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201宿舍空调不制冷,急需维修待处理”字幕。从“待处理”到“已解决”,每一次的动态变化,都凝聚着党群服务中心对工友需求的重视与回应。

“两听一发现”恳谈,架桥连心暖民心。“以前啊,反映问题,得亲自到党群服务中心或者扫码。现在可不一样,党员直接蹲在我们工棚里,拿着本子记,可省事了!”在盾构隧道内,一位工人满脸笑意,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指着“党员联系牌”。

联系牌背后,是项目部推行的“党员恳谈会”制度。每周三晚7点,派驻党员邱新智总会准时带着笔记本,走进工人宿舍区,与工友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从施工现场的琐碎小事,到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邱新智始终耐心倾听:“这种‘即时响应’的模式,让工人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也打破了层级壁垒。”

先模赋能平台,激发内生动力

津潍高铁以“五位一体”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核心,搭起产业工人成长“黄金阶梯”,集“培优、表彰、管理、服务、作用发挥”五大功能于一体,让先进典型的“微光”聚成引领发展的“火炬”!

培优阵地传精神,匠心种子遍地播。工作室化身“思想加油站”,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邀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走进班组,开讲“隧道匠心・榜样的力量”分享会,用真人真事讲奋斗、用亲身经历谈成长。

表彰平台树标杆,工匠价值闪闪亮。“明星班组长”“红旗班组”评比火热开展!项目制定科学量化标准,从施工效率到团队管理,全方位考核选树标杆,不仅给优胜者披红挂彩,更提炼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这份荣誉让工友们干劲满满:“咱也能当‘工匠明星’!”

管理单元定方向,培育队伍有章法。针对产业工人队伍现状科学研判,量身定制培养计划,统筹资源分配,跟踪班组成长每一步。从技能提升到职业规划,全程“保驾护航”,为项目发展攒足“人才底气”。

服务枢纽解难题,成长路上无阻碍。联动党群服务中心,“硬件+资金+政策”三重保障送到家!工作室有专业场地供研修,有专项经费支持培训,还帮工友对接考证事宜,从“学技术”到“拿证书”,一站式服务贴心又省心。“以前想学技术没门路,现在工作室啥都帮咱想到了!”

作用舞台释潜能,创新成果变效益。工作室更是“创新策源地”!把技术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效益。遇到企业转型的关键技术难题?工作室带头攻坚,让“纸上方案”变成“施工实效”,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成果转化站”!

创新赋能平台,激活发展动能

“敢想就能创,敢干就能成!”津潍高铁创新赋能平台整合竞赛资源、创新激励与党建保障,构建“以赛提能、以创促效、以党建破难题”一体化体系,让产业工人的创新火花燃成推动项目发展的“熊熊烈火”!

竞赛比拼分层办,技能提升有干劲。“大竞赛”“小竞赛”轮番上阵,工友们过足“技能瘾”!一方面积极冲击各领域的劳动竞赛、试验竞赛,拿下“安康杯”等重量级奖项;另一方面项目内部搞“小竞赛”,开展“技能大比武”“工艺大比拼”,以赛促学的氛围浓得化不开!

全员创新齐参与,成果落地见实效。项目掀起“全员创新”热潮,鼓励工友们在生产中找灵感,搞工具改造、设备发明,开展“五小”成果评选,优秀做法整理编入《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让创新成果从“纸面”走到“地面”,实实在在提升施工效率。“原来咱一线工人也能为技术突破出大力!”钢筋工乔师傅竖起大拇指说道。

党建破解末端题,班组效能节节高。“1+3N”党建工作法来帮忙,难题再小也能解!1名党员(劳动模范或技术能手)扛旗手带头,引领派驻党员、带动工班工友,瞄准施工生产“最后一公里”问题。听诉求、找痛点,精准破解实操难题,为创新扫清障碍。

成长保障平台,锻造过硬平台

津潍高铁聚焦产业工人成长发展,从党建引领筑牢根基,到培训带教提升技能,再到技能认定畅通晋升,全方位搭起成长“支撑网”,让每位工人都能在奋斗中实现进阶!

党建引领强根基,队伍建设添活力。以施工班组为单位划分党员责任区,让项目部党组织与施工一线深度融合,为工作有序推进“打底子”。产业工人队伍中技术骨干、优秀青年工人等,可纳入党员发展计划,让红旗在产业工人队伍中“飘扬”。

培训带教全链条,技能提升加速度。项目设盾构机、拌合站、钢筋加工场“三大培训基地”,结合施工节点实时教学,边干边学记得牢。联合协会开展考证培训,聚焦电工、焊工等“小证”培训,助力工人解锁“新技能包”。推行“党员带、师徒带、现场带”三位一体带教制度!进驻党员当导师,工班老师傅传帮带,实操经验倾囊相授。

技能认定明标尺,晋升通道敞亮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实打实,结合项目实际定标准,把实操能力、创新成果、安全表现等“真功夫”都纳入评价,结果直接与薪酬挂钩,技高者多得,付出必有回报,奋斗之路越走越宽!

三年来,开挖直径13.8米的“津城一号”盾构机已完成6.08公里掘进任务,产业工人们的管片拼装、箱涵拼装和回填注浆等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炉火纯青,在项目建设中练就了一门手艺,赢得了稳定的岗位和丰厚的回报。

生活保障平台,构筑幸福港湾

津潍高铁聚焦产业工人生活所需,从权益维护到设施配套,再到人文关怀,全方位打造“安心窝”,让大家住得舒心、过得暖心,工作生活两顺心!

实名管理筑底线,安全激励添动力。权益保障不打折,智能人脸识别门禁记录进退场及考勤,劳务实名制、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严格执行,监督保障工资按时到账,辛苦钱一分不少拿。“只要安全做得好,积分超市随便拿”,既保安全又得实惠,好事!

硬件设施全配齐,物业管理超省心。产业工人社区以“幸福里、平安里、吉祥里、如意里”四栋公寓为核心,物业化管理贴心周到,“衣食住行娱”需求全满足!社区设“党员责任岗”公示栏,党员身份、负责片区亮出来,有事儿找党员,靠谱又放心!

软件服务暖人心,人文关怀润心田。该项目工会四季关怀按时发,高温季防暑物资准时发,冬季保暖用品贴心送,冷热牵挂记心间。共建单位驻地派出所在社区公示了值班电话,定期上门做反诈宣传。项目不定期开展“文艺汇演进劳务队”,集中播放影视赛事,组织文体活动,工作之余放松嗨,日子过得有滋味!“有难题了我就上服务中心,啥政策都能讲、啥困难都给帮,实在办不了项目还能帮忙问人社局,啥都行!”

中铁十四局津潍高铁项目“六大矩阵”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在项目管理人员和班组成员合力攻坚下,“津城一号”盾构机已顺利下穿海河,向着全线贯通做好“十足”准备。下一步,中铁十四局津潍高铁项目将持续深化矩阵运行,推动“红色班组”“高能班组”建设向深向实,为高铁建设提速增效筑牢根基。

编辑:俞丹 通讯员:曹睿 董煜文 李兰兰 段舒欣 校对:汤琪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