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返乡创业难题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21:20 1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返乡创业日益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近1300万人。返乡创业不仅为乡村注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理念,更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激活乡村内生发

汤勇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返乡创业日益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近1300万人。返乡创业不仅为乡村注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理念,更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推动返乡创业,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人社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打包办”“提速办”,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培育、孵化、推进等创业扶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将返乡创业纳入乡村振兴核心部署。近年来,湖南省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为抓手,吸引海内外湘商湘才回乡投资兴业,“湘籍湘情”催生了返乡创业“归巢效应”。

尽管返乡创业蓬勃发展,但仍面临一些现实堵点亟待破解。人才方面,返乡创业人员中低学历占比较高,新生代返乡创业人员学历虽有明显提升,但农业技术、数字运营、品牌管理等核心技能较为欠缺。平台方面,部分地区集中兴建了返乡创业园区,但企业间业务关联度低、产业链协同度弱,难以发展“共享用工、共享仓储”的规模经济。项目方面,返乡创业项目集中在低门槛、低附加值的农家乐、初级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应对市场波动能力较弱,难以形成“雁阵”效应。

破解返乡创业难题,需聚焦堵点、系统施策,构建“政策扶持—要素集聚—服务优化—产业升级”的全链条支撑体系。

推动政策集成落地,提升精准性、实效性。将返乡创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实现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全覆盖。建立返乡创业人才分类管理,聚焦“头雁”“鸿雁”“归雁”“雏雁”四类群体,通过精准施策激发人才活力。简化审批流程,推广“一站式”服务,探索“免申即享”等便利化措施。编制产业需求、政策、项目、资源清单和创业名录,实施差异化扶持,重点向潜力大、带动强的项目倾斜,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创业主体。

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创业资源约束。创新金融支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开发返乡创业专项信贷产品,探索设立返乡创业风险分担基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优先利用闲置校舍、厂房等存量建设用地,保障创业合理用地需求。实施返乡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创业导师团、专家技术团,聘请成功企业家、行业专家等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创业辅导,解决创业中的技术难题。建设县域返乡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提供资源对接、法律援助等专业化服务,解决留守劳动力兼顾农事与务工的需求。

完善服务网络,优化创业营商环境。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让返乡创业者能够安心创业。持续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快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信息网络覆盖。打造一体化线上服务平台,打通市场监管、税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数据接口,实现“扫码可知全部政策、一键可达全部窗口”。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对返乡创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压缩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时限。推进创业补贴和技术指导同步,定期评估创业项目进展,避免“一次性创业补助”的弊端。举办创业大赛、经验交流会,大力选树和宣传返乡创业典型,营造浓厚的返乡创业氛围。

引导产业升级,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基于本地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区域内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明确重点产业布局。对选定的重点产业建立专项扶持,避免同质化竞争。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组织模式,引导同类或互补的返乡创业人员抱团发展。引入“智慧农业”“数字商业”等,通过新兴技术赋能,拓展以销促产、按需定产,提升产品竞争力。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文旅融合等新业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韧性。

【作者系湖南城市学院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返乡精英创业赋能乡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内在机制研究”(21BGL199)阶段性成果】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