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衍生品、微短剧、内容精品化能否激活长视频行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21:09 1

摘要:9月份,多个机构陆续公布长视频行业上半年成绩单。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H1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半年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长视频整体用户规模增幅仅为0.7%。未来长视频的增长将更依赖于内容创新、技术升级和跨场景融合。

本报记者 李豪悦

9月份,多个机构陆续公布长视频行业上半年成绩单。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H1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半年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长视频整体用户规模增幅仅为0.7%。未来长视频的增长将更依赖于内容创新、技术升级和跨场景融合。

其中,爱奇艺平台于9月25日对外公布了公司在业务拓展、技术更新、合作模式等方面的新变化。面临长视频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IP衍生品、微短剧以及内容精品化正在成为平台们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

开拓线下业务

影视IP衍生品竞争提速

9月25日,爱奇艺CEO龚宇表示,线下业务未来就是爱奇艺的核心业务之一。线下业务主要包括乐园和IP衍生品两大方向。

记者了解到,爱奇艺想做的乐园,是小型化、强互动、快迭代的新型主题乐园。公司主要负责技术、内容、运营。合作伙伴则以土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双方分享门票和餐饮、衍生品等二次消费带来的收入。目前落地扬州、开封的爱奇艺乐园正在筹备中,力争今年年底和明年开业。第三家乐园也已选址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

衍生品领域,爱奇艺也加足马力。公开数据显示,爱奇艺2025年开播的影视剧《爱你》上线的同款香包,一个月销量超5万件。2024年热播的《我的阿勒泰》带动剧中的小卖部成为文旅打卡“新地标”。

“区别于目前各地多用文旅和历史故事IP进行开发,爱奇艺擅长的是影视IP衍生品的开发。除了在制作过程中考虑IP衍生商品的开发和植入,爱奇艺也尝试自己做了一些内容衍生品。比如从卡牌开始,未来可能扩展到其他的品类。但这部分主要是通过授权与合作伙伴一起。此外,我们在影视内容开发和拍摄的整个流程中,通过AI、数字扫描等技术,让道具、布景等以数字资产的形式保留下来,为以后的IP衍生品开发积累素材。”龚宇说道。

事实上,今年影视IP衍生品多次出现消费高峰。例如,万达电影方面表示,暑期档IP衍生品销售总额达1.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也对外披露《哪吒之魔童闹海》衍生品总销售额预计突破1000亿元;大麦娱乐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IP衍生业务同比增长了36%。

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影视剧行业衍生品销售收入最高的目前还是《长月烬明》,整体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尽管千万元级的销售额和电影市场的上亿元还有距离,但随着平台重视度的提升,在精细化运营和开发后也具有很高的商业潜力。平台方面除了爱奇艺,优酷借助阿里鱼,腾讯视频借助阅文集团,都已经在衍生品上相继发力。”

长剧向短趋势不可避免

合作模式引导内容精品化

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分别梳理了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以及优酷四大平台2025年前七个月的内容变化后,在报告中提到,“长剧向短”和“内容精品化”是当前不可忽视的两大发展趋势。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介绍:“目前我们微短剧的内容供给已经达到20000部。用户规模方面,8月份最后一周与今年第一周相比增长了54%。我们依然聚焦精品化创作,重点是用好IP创造好故事。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题材,都希望用优质IP创作精品微短剧。”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对外表示,腾讯视频今年也重点布局,继续推出差异化的精品微短剧战略。腾讯视频将把长剧预算中10%到20%的低效部分转移到横屏微短剧的开发中,同时积极布局竖屏微短剧,推动微短剧品类的升级,与长剧形成强有力的互补。

合作模式方面,各个平台在自制剧、定制剧、版权剧、分账剧这些传统合作基础上进行了细微改变。

爱奇艺方面在剧集合作模式上提出“分甘同味”模式。这个模式是指,爱奇艺投资,与合作伙伴一起分享后端收益。合理、真实的项目成本,由爱奇艺全部投资,希望与片方共同实现后端更大的收益,成本之外的利润五五分成,目的还是与合作伙伴携手谋取更大的未来。

腾讯视频方面也在年初对外提及平台推行了“后验激励”模式。王娟表示,随着这一模式的推广,业内认可度和采纳度也越来越高,制作方与腾讯视频签约的后验激励项目数量持续增加,项目超额利润也保持激增态势。

某平台影剧业务合作经理张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无论是“后验激励”还是“分甘同味”,都指向了平台方越来越少承担前期成本,而且风险也向外平摊。最后播出效果决定盈利,也会倒逼制作方在内容上作出新改变。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