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人工智能时代到来,阿里云AI凭什么成企业优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20:15 1

摘要:“未来,自然语言就是AI时代的源代码,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就能创造自己的Agent(智能体)。”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的这一判断,揭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性变革,编程将不再仅是专业工程师的专利,而成为每个人用母语即可实现的创造行为。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舒志娟/文 编辑 | 高素英

“未来,自然语言就是AI时代的源代码,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就能创造自己的Agent(智能体)。”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的这一判断,揭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性变革,编程将不再仅是专业工程师的专利,而成为每个人用母语即可实现的创造行为。

9月24日-26日,在2025云栖大会上,AI Agent已然成为全场主角,各行各业基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的Agent应用正从概念验证步入规模化实用阶段。从本届云栖大会各个展馆展示来看,各类Agent(智能体)应用已广泛覆盖工业、汽车、金融、养殖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

一系列应用能够规模化落地,离不开阿里云从底层算力到开发平台的全栈自研能力作为支撑。目前通义大模型实现了“7连发”,在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和编码能力、深度推理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同时,无影AgentBay迎来重大升级,企业开发者仅需通过简单的API调用,即为自己的AI Agent配备一个功能完备、性能强大的“云上超级计算机”,大大降低了复杂Agent的开发门槛。基于这些技术突破,阿里云正式升级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在业内看来,面对超级智能时代的浪潮,阿里云凭借其全栈自研的坚实底座与“云智一体”的生态战略,不仅为企业输送了处于行业前沿的技术工具,更通过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和繁荣的生态体系,为企业铺就了一条清晰、可靠的智能化转型路径。这既是企业赢得未来竞争的重要依托,也标志着阿里云站上了全新的发展起点。

AI智能体深度融入千行百业

吴泳铭表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并非是实现具备人类通用认知能力的AGI(通用人工智能),而是迈向能够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ASI(超级人工智能)。他将通往ASI的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强调当前我们正处在以“辅助人”为特征的“自主行动”阶段,其核心在于大模型获得了工具使用和编程两大关键能力。

具体来看,智能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千行百业,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新生产力引擎。在铁骑力士的展示区,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通过百炼平台对养殖现场视频流进行精准分析。该系统能识别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判断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是否达标等,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同时,对于猪(鸡)只的行为异常进行精准监测。

AI Agent技术引入传统养殖领域,源于行业存在的痛点。据铁骑力士首席信息官熊峰介绍,过去,养殖场靠8000多个摄像头加上人工监控,但人工监控存在明显弊端,人会疲劳,容易漏掉风险,这让团队深刻意识到生物资产防控的重要性。对此,铁骑力士联合阿里云打造的ICAS智能监控系统应运而生,成为养殖场的“智慧大脑”,不仅能全时域、全区域感知监控画面,还能有效提升风险识别率。熊峰表示,团队计划进一步升级系统,通过阿里云更强大的视觉模型,拓展识别场景,用科学知识提高养殖效率。

工业领域智能体应用同样引人注目。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不只是一个“超级助理”,更是一个能运筹帷幄的“工业现场指挥家”。这一系统基于通义千问和阿里云算力,由多个AI agent组成,在接到语音指令后,它能自主调度生产线资源,完成从订单输入到物流调度的全流程。

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从机械工具到“超级智能体”的转变。宝马、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利用阿里AI打造智能座舱。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从机械工具到“超级智能体”的转变。宝马、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利用阿里AI打造智能座舱。车主只需说一句“点一杯星巴克”,车机屏幕里的智能体如同一位训练有素的服务员,开始调用星巴克小程序,选择门店,确认口味,最后通过刷脸支付,轻松完成订单。

然而,光有AI Agent还不够。吴泳铭提到,目前Agent还比较早期,解决的主要是标准化和短周期的任务。要想让Agent能解决更复杂、更长周期任务,最关键的是大模型的Coding能力。发展大模型Coding能力是通往AGI的必经之路。

为此,阿里云持续迭代升级通义灵码,帮助金融、汽车等领域的企业提速。目前,通义灵码插件下载量已超2200万,累计为开发者生成超60亿行代码。其中,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集团等金融企业均在使用通义灵码的功能。

吴泳铭指出,随着技术的飞速演进,未来世界将出现数量超过全球人口的智能体和机器人,这些AI实体将与人类共同工作,深度融入社会生产与生活,对真实世界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在他看来,随着硬件成本下降和算法突破,AI智能体将从辅助角色逐渐演变为工作场景中的主要参与者,形成人类与AI共存的新型社会结构。

全栈AI体系构建新生态

这一系列AI Agent应用的规模化落地的背后,是阿里云全栈AI自研技术体系作为有力的支撑。

作为全球少数在大模型与云计算领域实现全栈自研的公司,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用”七连发”模型发布展现了其战略纵深。这一系列发布涵盖了从万亿参数旗舰语言模型到视觉、编程、安全等各维度的专业模型,构建了一个由众多“专才”模型协同工作的生态系统。

其中,万亿参数的旗舰模型Qwen3-Max如同智能军团的"总司令",其推理增强版在顶级数学竞赛中斩获满分,展现出高水平推理能力;视觉语言模型Qwen3-VL则像"火眼金睛",不仅能看懂图片,更能将视觉理解与代码生成深度融合,输入App设计图即可自动生成代码;而全模态模型Qwen3-Omni堪称"全能感知者",在同一个模型内部无缝统一听说写能力,以211毫秒的音频对话延迟实现类人交互。这些模型与“金牌程序员”Qwen3-Coder、“安全卫士”Qwen3Guard、“超级画师”通义万相、“金牌嗓音”通义百聆等专业模型,共同构成覆盖编程、安全、内容生成等领域的"专才军团",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AI操作系统,改变了传统多模态开发需要从零构建的困境。

市场表现印证了技术实力。据国际权威机构Omdia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居市场份额位居榜首,并超过2到4名份额总和。

目前,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金公司等头部金融机构纷纷接入阿里云AI。据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金海旻介绍,工商银行已将阿里Qwen模型应用于部分业务领域。目前,工商银行已打造了“工银智涌”大模型技术体系,并利用大模型在20多个业务领域、400多个场景实现端到端赋能,打造了上千个专业领域的智能体,累计调用量达15亿次,日均消耗80亿token。

在激烈的智能汽车产业竞争中,AI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厂商构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中国一汽、比亚迪、吉利、蔚来、小鹏、理想、零跑、长城等头部中国车企都已使用阿里云全栈AI,加快智能化突破。通过阿里云灵骏智算,小鹏汽车建成万卡规模AI算力集群,给“AI汽车”配备全新的大脑;比亚迪腾势借助通义万相上线“AI壁纸”功能,打造个性化车载体验,并基于通义星尘,上线“心理伴聊”等场景。零跑汽车、蔚来等车企也用阿里AI打造了新一代智能座舱。

尽管AI Agent前景广阔,增长迅速,但不可忽视的是,用户在使用中仍面临瓶颈:普通本地设备难以承受高算力任务,尤其是需要大量GPU运算的工作容易“吃力”,而且智能体在本地运行时还会占用资源和操作权限,影响使用体验。在AI Agent落地的竞争中,如何突破本地算力和环境的限制,成为业内亟需解决的难题。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云Agent基础设施的关键组件——无影AgentBay进行全面升级。它为Agent提供云端“超级大脑”,可动态调用云上算力、存储及工具链资源,让Agent不再受限于本地设备算力。

分析人士指出,阿里云作为全球少数实现全栈自研的AI云厂商,其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生态与基础设施的深度整合。在技术上,通义千问大模型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强,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经验,可为企业提供稳定高效AI服务;生态上,通过开源策略,其完整的云产品矩阵能快速对接企业现有系统,降低应用门槛;基础设施上,其全球布局使企业可轻松跨区域、多场景部署,保障复杂环境下业务稳定运行。这种从芯片、模型到平台、生态的垂直整合能力,构成了阿里云服务中国百万级开发者和企业的坚实底气。

加大AI基建投入押注下一个十年

尽管AI应用场景持续涌现,但在吴泳铭看来,当前AI的进化仍未达到“完全体”状态,AGI(通用人工智能)并非AI发展的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真正的终极形态将是ASI(超级人工智能)作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系统,创造出“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推动科技实现飞跃式发展,引领人类进入前所未有的智能时代。

对于通往ASI的道路,将经历三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是“智能涌现”,即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第二阶段是“自主行动”,此时AI将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从而“辅助人”,这也是目前行业所处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自我迭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超越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阿里云构建起双轮驱动战略体系,在技术生态层面,通义千问坚持开源开放路线,打造“AI时代的安卓”;在基础设施层面,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战略落地需要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阿里云宣布,除了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外,还将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此外,根据远期规划,为了迎接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Gen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阿里云的AI战略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出海已成为核心战略。在本届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启动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扩建计划,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并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

当前,中企出海成为大趋势,阿里云全栈AI正支撑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厂商的全球化布局。继在国内深度合作之后,理想汽车与阿里云在海外也展开紧密合作,理想汽车的海外车联网业务正陆续全部跑在阿里云上;依靠阿里云的AI支持,广汽集团的产品已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在马来西亚、泰国、尼日利亚建设了制造基地。

在业内看来,这种立体化布局不仅是对当地云计算和AI服务需求增长的直接回应,更是在全球AI竞争格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落子,更为未来ASI时代的全球协作研发奠定基础。

来源:《财经》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