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蟹起阳澄 味誉全球”2025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推介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举行。上午10点,通过直播镜头,在万众瞩目下,今年第一篓阳澄湖大闸蟹出水了,只见蟹农把蟹笼扬起,一只只肥美鲜活的大闸蟹争抢爬行,丰收喜悦感染全场。
9月26日,“蟹起阳澄 味誉全球”2025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推介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举行。上午10点,通过直播镜头,在万众瞩目下,今年第一篓阳澄湖大闸蟹出水了,只见蟹农把蟹笼扬起,一只只肥美鲜活的大闸蟹争抢爬行,丰收喜悦感染全场。
伴随一场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舞蹈点亮舞台,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现场气氛热烈,多项行业重要发布环节依次精彩呈现:全新阳澄湖大闸蟹专用包装与专卖店统一店招亮相,《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质量等级》标准推出,《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品质特征蓝皮书》进行发布,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建设步入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活动现场,2025年新版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标识(蟹扣、防伪标贴)成为关注焦点。新一代防伪标识在延续“一蟹一扣”的机制上,今年还增加了“一箱一贴”的双重防伪。湖区围网养殖为“蟹壳红”,高标准养殖为“蟹壳青”,标签正面为镭射材料,反面二维码根据逻辑变色显示。打开微信扫描防伪标识二维码可查看防伪信息,系统自动核验标识一致性后进入防伪溯源详情信息页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防伪蟹扣和防伪标贴由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统一发放和管理。这意味着,每一只正宗阳澄湖大闸蟹都将拥有统一制作的唯一“数字身份证”,实现从养殖水域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此外,今年协会还首次引入“熔断机制”,联合执法部门与电商平台对网络销售实行三方数据共享、联动监管,依据每家商户实际养殖水面核定销量,每亩不超过600只,售完即下架,销售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
“来苏州,过好吃的秋天”已成为众多食客心心念念的美好向往。据现场文旅推荐官介绍,苏州巧妙串联大闸蟹美食与江南文化旅游体验,推出多条精品品蟹旅游线路。园区阳澄湖旅游公司发布的“交个螃友”秋日焕新季系列主题活动,以及升级版“大闸蟹养殖服务一件事”服务平台,将蟹农、蟹市、蟹节与旅游服务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沉浸式品蟹之旅,进一步激活区域文旅消费新动能。
上午10点,开捕启动仪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无人机编队将首批大闸蟹精准空运至主舞台,展现“低空经济+传统蟹业”的创新融合。现场还通过直播镜头,全景展示专卖店标准化作业流程——从捆扎、包装到冷链运输,每一个环节都彰显出阳澄湖大闸蟹产业链的精细化与专业化,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作为阳澄湖大闸蟹的重要产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水域环境得天独厚,碧波荡漾、水草丰茂,“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壮体”的大闸蟹肉质鲜嫩、膏黄饱满,是金秋时节不可错过的美味佳肴。本次开捕推介活动作为“金秋·三湖嘉年华”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蟹季厨艺争霸赛、大闸蟹美食市集等特色活动,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赋能区域文旅消费升级。
阳澄湖大闸蟹不仅是苏州的美食名片,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根据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近日的抽测数据分析,预计全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在1.035万吨左右,其中围网养殖区面积1.57万亩,产量1550吨左右;沿湖周边高标准池塘养殖面积6.79万亩,产量8800吨左右。结合今年生产和往年销售预测,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有2000吨左右成熟供市,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有6000吨左右上市,11月下旬至12月有2000吨左右上市。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文/摄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