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来了!妈妈背婴儿学校站岗40分钟,聊天记录曝光,教育局回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6 16:02 1

摘要:明明是让孩子去上学,自己还要做校门口的轮值保安去疏散交通,很多家长根本没时间!

天下家长苦“护学岗”久矣!

明明是让孩子去上学,自己还要做校门口的轮值保安去疏散交通,很多家长根本没时间!

很多学校都说是自愿的,但是谁都明白这“自愿”两个字得加引号,已经慢慢默认成强制了!

5月13日,广西百色的天气格外闷热,室外温度直逼35度。

就在这样的天气里,右江区实验小学门口,一位宝妈抱着仅2个月大的婴儿,在“护学岗”上站了整整40分钟。

她穿着反光背心,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指挥交通的牌子,脸上满是疲惫。

为什么让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妈妈遭这份罪?

原来,这所学校的“护学岗”是由家委负责排班,让家长轮流值守。

而宝妈刘女士是前一天晚上才接到临时通知。

她当时就懵了,赶紧在群里回复,说自己家里有个才2个月大的宝宝要照顾,实在抽不开身。

可家委却表示,名单已经排好,她要是不去,就得自己找家人顶替,或者和其他家长协调换班。

不仅如此,家委还对刘女士无法到岗的情况表示不满,言语中透露出指责,认为这么点时间都不愿意奉献出来。

面对家委会的强硬态度,刘女士委屈不已,但为了不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处境,她最终还是只能妥协。

事后,刘女士表示:“这护学岗本就是自愿的,况且我也没有指挥交通的经验,心里真的很反感。”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在网络上飞速传播开来。

大家纷纷指责学校和家委的安排不合理,认为这是对家长权益的忽视,更是对母婴健康的不负责。

还有网友吐槽,护学岗本应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岗位,怎么能让一位需要照顾婴儿的母亲来承担呢?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5月15日,百色市右江区教育局迅速做出回应,发布了情况通报。

通报称,右江区实验小学一直遵循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开展“护学岗”值守工作。

但经过调查核实,该校某班级在执行过程中,采用了简单的轮值模式,没有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人员协调补位工作,这才导致了家长带孩子共同值守的情况发生。

教育局已经责成学校进行整改,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出现。

但当大家把目光从这起宝妈抱娃站护学岗的事件抽离,会发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门口,护学岗早已不是新鲜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护学岗悄悄变成了 “家长岗”。

原本是为了保障学生安全、疏导交通的好事,却演变成了家长们避之不及的任务。​​

其实,这并非个例。

在河南郑州,也有家长吐槽,自己接到学校通知参加护学岗,本以为是偶尔为之,结果变成了隔三岔五的 “固定任务”。

作为上班族,每次为了请假参加护学岗,都得和领导磨破嘴皮,工作上也难免受到影响。

而全职妈妈们同样不轻松,除了日常带娃的琐碎事务,还得时刻惦记着站岗时间,忙得焦头烂额。​

更离谱的是,有些地方的护学岗形式主义严重。

在四川乐山,有家长反映,家委要求必须拍照留痕,签到、合影一个不少。

家长们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到岗,却只是为了完成这些形式上的任务,对实际的交通疏导效果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还有些学校,甚至把老人拉来代岗。

在一些学校门口,能看到爷爷奶奶们腿脚不便,颤颤巍巍地站在车水马龙的校门口,他们不仅帮不上忙,自身的安全都成问题。

护学岗的初衷是保障安全,如今却因为不合理的安排,反而带来新的隐患。​

当家长收到家委通知时,那句轻飘飘的 “自愿”,背后藏着无数的潜台词。

有家长直言:“家委说自愿,可又说不参加会影响孩子在班级的表现,谁敢不参加?”

这种隐性胁迫,让 “自愿” 成了幌子。

家长们心里都有本账,孩子在学校读书,哪个家长不想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就算工作再忙、家里事情再多,只要和孩子挂钩,咬着牙也得顶上。

这种心理被利用,让护学岗成了家长们的 “必选项”。

更过分的是,有些学校把护学岗和评优评先挂钩,家长不参加,孩子连竞选班干部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胁迫式的 “自愿”,不仅给家长带来沉重负担,也破坏了家校之间本该有的信任。

家长们有苦难言,只能默默承受,时间久了,对学校的不满越积越多。

教育本该是充满温度的事业,如今却因为这些不合理的安排,让家长和学校之间生出了隔阂。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家委会以及教育部门多方反思,真正从家长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护学岗,让其回归保障学生安全的初衷,而非成为家长们的负担。​

学校有自己的考量,觉得家长参与能增进家校互动,还能节省人力成本。

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家长不是专业安保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面对突发状况根本没有应急能力。

万一出了事,责任该由谁来承担?是学校,是家委,还是家长?这种模糊的责任边界,让护学岗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参考来源:

来源:苍笙客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