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中国这四十年改革开放,很多人觉得像玩游戏开了外挂,一关接一关,直接跳过去,别人还卡在那儿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定下调头方向,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这事儿本身就够大胆了。
说起中国这四十年改革开放,很多人觉得像玩游戏开了外挂,一关接一关,直接跳过去,别人还卡在那儿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定下调头方向,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这事儿本身就够大胆了。
先说1977年恢复高考。这事儿得从头说起,之前十年高考中断,教育系统乱套了。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职务,他分管科技教育。8月4日到8日,北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30多位科学家教育家参加,讨论教育现状。会上有人提恢复高考,强调自愿报名、公开考试、择优录取。邓小平当场拍板,指示教育部调整招生办法,取消领导审批。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考。12月10日至12日,570万考生参加考试,录取27万多人。这一步直接拉动全国重视知识,大学新生涌入校园,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恢复高考后,选拔出大批人才,后来很多干部经济工作者都是那批人。教育基础稳了,后面经济改革才有后劲。
紧接着1978年到1979年,知青返城潮来了。上山下乡运动结束,1700多万知青要回城,就业压力山大。1978年10月16日至23日,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会,决定停止上山下乡,安排返城。国务院文件下发,地方开始执行。1979年初,知青陆续返回,火车站机场挤满人。上海知青从新疆农场回来,先是顶替父母工作,档案盖章后正式返城。
云南知青1978年12月罢工请愿,五万多人组队北上,沿滇缅公路行军,阻拦火车。昆明街头游行,标语拉开,最终州委调解。北京请愿团递交报告,中央协调解决。新疆上海知青风波从1979年初到1980年底,多次请愿抗议,涉及近10万知青。中央最终同意分批返城,安排就业或上大学。返城后,城市就业岗位不够,国有企业开始允许家属办三产,运输队小煤矿冒出来,缓解部分压力。这波返城虽乱,但把劳动力回流城市,注入活力,为工业化添砖加瓦。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诞生。深圳从渔村起步,面积327.5平方公里,边界围栏一拉,关税保护一设,企业蜂拥而入。特区内特殊政策,鼓励外资,引进家电生产线。
几年内,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组装厂林立,工人上手快,成本低,先占国内市场,再出口欧美。深圳GDP从1980年的2.7亿蹿到1990年的171亿,增长60多倍。特区像个窗口,学来技术,练出经验,没让全国国企全倒闭。外贸顺差拉大,外汇储备从1980年的27亿美金,到1990年超1000亿。这步棋下得妙,打开对外大门,没冒险全盘开放。
价格改革是另一大关。80年代初,双轨制价格体系成型。计划内商品国家固定价,计划外按市场浮动。1980年农副产品价格调整,粮棉油菜放开部分,农民收入涨。1985年生产资料价格双轨,钢材煤炭水泥一边计划价,一边市场价。双轨制虽有漏洞,官员利用权力倒卖,但也刺激生产。计划内货不够,市场价拉高,企业多产多卖。
1988年6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价格工资改革方案,想一步到位放开价格。7月消息漏风,抢购潮起,商店肥皂卫生纸烟酒洗衣机抢光,超市队伍排街尾。零售物价指数那年涨18.5%,最高月超30%。政府8月紧急刹车,文件叫停,恢复供应。双轨制继续跑,到1993年逐步并轨。这次闯关虽短命,但教训深,避开苏联式休克疗法,没让经济崩盘。价格机制活了,资源配置效率上台阶。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统一银行间外汇市场。之前双轨,官方汇率5.8,调剂市场8.7左右。并轨后调到8.7,外汇券取消。企业进口结算顺畅,贸易逆差转顺差。1994年外汇储备从220亿美金,到年底540亿。
汇率稳定,吸引外资,1994年实际使用外资337亿美金,比上年增30%。这步并轨扭转人民币贬值趋势,从弱转强,为加入WTO铺路。2001年入世后,出口爆棚,2003年贸易顺差250亿,2010年超1800亿。汇率关过了,国际贸易大门大开。
国企改革是硬骨头。1995年10月,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战略改组,抓大放小。1997年7月,朱镕基到辽宁考察,鞍钢厂区机器闲置,他提出三年脱困计划。1998年起执行,小型国企买断工龄,东北等地下岗职工超2000万。补偿金发下,工厂关停,街头失业增多。
但大型国企集中资源,注入资金重组。中国工商银行等稳住,2003年进入世界前十。抓大放小后,国企从3.6万家减到1万家,效率翻番。1998到2003年,国企利润从亏损1300亿转盈余3000亿。这改革代价大,但保住支柱产业,没像东欧全倒。
进入新世纪,技术引进加速。2004年4月,铁道部招标高铁技术,不买一家全套,而是多国分散采购。法国TGV、德国ICE、日本新干线、加拿大磁悬浮,全拆解研究。工程师整合核心部件,2005年CRH1型下线,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提速,和谐号跑京沪线,时速350公里。引进后消化吸收,2008年四方机车首列CRH380A国产化。2010年京沪高铁通车,运营里程超1万公里。到2013年,高铁网世界第一,出口印尼泰国。技术关跳得快,从跟跑到领跑。
2006年核电引进也类似。2004年9月招标第三代技术,2006年11月决定多方案并进。美国AP1000、法国EPR、俄罗斯VVER,全引进。秦山核电站建示范堆,技术员组装部件。2009年阳江核电站AP1000开工,2018年台山EPR并网。引进消化后,华龙一号国产化,2015年福清5号堆装料。到2013年,核电装机从900万千瓦到3700万,占全球15%。这步走得稳,能源安全上新台阶。
这些节点连起来,就串起四十年大变革。恢复高考补人才缺口,知青返城调劳动力,特区开门引外资,双轨价格活机制,汇率并轨稳外贸,国企抓大保骨干,高铁核电追技术。每个关都踩准点,避开坑,经济从1978年GDP3679亿,到2018年90万亿,增长244倍。人均收入从381元到6万多,贫困人口减8亿。别人看咱们像开挂,其实是步步算计,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经验。改革没停,40年经验还在用,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制造业第一。这路走得实打实,接地气。
80年代初,计划经济下价格僵化,商品短缺。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提放开部分价格,农副产品先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定调,商品价格逐步市场化。但一步到位风险大,就搞双轨。计划内低价保民生,计划外高价调资源。1985年钢材双轨,计划价每吨800元,市场1500元,企业多产冲计划外。好处是产量上,1985年钢产4500万吨,比1980年增50%。坏处是腐败滋生,倒爷钻空子。但整体推高效率,1988年工业总产值超万亿。这制持续到90年代,1992年南方谈话后加速放开,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全市场化。
1993年底,外汇体制改革方案出,次年1月1日实施。银行间市场统一,外汇券兑人民币1:1。企业以前套汇,现在直接结算。效果立竿见影,1994年出口涨32%,进口降10%,顺差210亿。外资信心足,1995年使用外资400亿。并轨后,人民币从8.7逐步升值,到2005年7月2日第二次汇改,调到7.8,浮动机制完善。2015年8月11日第三次汇改,参考一篮子货币。这三步稳扎稳打,让人民币国际化起步。
国企抓大放小的执行过程曲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国企债务高,坏账堆积。朱镕基主推,199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企剥离住房负担。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关停破产一批,转制一批。
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潮,2000年抚顺钢厂破产,职工分流。中央财政补贴1000亿,银行注资1万亿,四大资产公司化解坏账。结果,2005年国企资产总额8万亿,利润率从负转正8%。大型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海外并购,2010年营收超万亿。这改革虽让很多人失业,但换来产业升级,没拖经济后腿。
高铁引进的“三国杀”挺有意思。2004年招标,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带队去日德法考察,不选最便宜一家,而是分散风险。2005年6月签合同,西门子阿尔斯通川崎中标,总价86亿欧元。合同要求技术转让,70%国产化。2006年长春客车厂组装首列车,拆解研究一年,2008年奥运前CRH3C上线。消化后改进,CRH380B抗风沙,适应高原。2011年土耳其订单,中国标准输出。到2017年,高铁出口超20国,里程3.8万公里。这模式避开依赖一家,快速迭代。
核电引进路径相似。2006年国家核电公司成立,招标第三代堆型。2007年4月秦山二期扩建用CP1000,国产第二代改进。2008年金融危机后,AP1000合同签,阳江5号6号开工。2013年三门1号并网,首台第三代。技术消化,2015年华龙一号通过审查,巴基斯坦卡拉奇项目出口。2018年福建漳州示范堆动工。到2020年,核电发电量超4000亿千瓦时,占全国4%。引进多源头,融合创新,成本降到6000元/千瓦,世界最低。
来源:羽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