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丨从化好“丰”景,藏在这些镜头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18:48 1

摘要:穗北田园,湾区绿谷;荔映流溪,美摄从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文化赋能“三农”发展,通过实施“媒体+”行动,借助影像的力量展现从化乡村振兴新气象,助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近日,由中国摄影报社、广州市

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暨广州从化全国摄影作品展

的第三期摄影作品大赏来啦!

广州从化全国摄影作品展

穗北田园,湾区绿谷;荔映流溪,美摄从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文化赋能“三农”发展,通过实施“媒体+”行动,借助影像的力量展现从化乡村振兴新气象,助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近日,由中国摄影报社、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广州市摄影家协会、广州市从化区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以“行摄流溪·荔约从化”为主题的广州从化全国摄影作品展征集活动圆满收官。

本次活动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大力支持,得到广大摄影专业人士、爱好者的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共收集来自全国相关主题照片超2200幅,经过初选、二轮评选、综选、公示等环节,共评选出优秀作品60幅

据悉,入选的优秀作品涵盖了近年来从化“三农”事业发展新进展、新成效、新面貌,在相机镜头拍摄下见物、见人、见事、见场景,透过照片讲述农业生产、科技发展、城乡建设、创业奋斗、生活民俗等主题的从化发展背后故事。

今天我们就从城乡建设发展

和乡风文明入手,

继续来欣赏镜头里的从化“丰”景,

领略那些从化农业故事!

生态本底

呈现城乡建设发展“新面貌”

从化近年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特别是乡村建设方面亮点纷呈,以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契机,推进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等国家级试点建设项目;90条行政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创建名单;太平镇以及城郊街西和村等1镇6村入选2024年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名单。

摄影师的优秀作品

既展现了从化城乡建设发展新貌,

也展示了从化农村经济充满了新活力。

赶紧来欣赏~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是摄影师最感兴趣取材之一。

吴彬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以仰拍视角让高23米的塔身直指苍穹,见证着科技与农业的奇妙融合。他表示,位于从化太平镇的这座塔不仅是黄金北纬23°26′的地理坐标,更是农民运用“北回归线”IP发展生态农业的创新象征。

《北回归线标志塔》吴彬/摄

同样是用照片定格一座塔,唐卫东的《从城旭日》则以精准长焦将从化城区的文峰塔与朝阳巧妙同框,暖金色阳光洒向大地,飞机喷气式尾迹在天空写下诗行,作品不仅展现从化的生态之美,更寓意着从化未来发展充满朝气。

《从城旭日》唐卫东/摄

鲤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具有丰富象征意义,

这次征集活动也有相关入选作品。

张碧云的《钓鲤荷花》捕捉到从化江埔街钓鲤村夏日时节在独特摄影视觉下的农田,农田恰似一条灵动的“绿鲤鱼”,展现生态之美和美好寓意,带旺当地乡村游。

《钓锂荷花》张碧云/摄

而杨锦东的《鲤跃龙门》将金黄稻田化为腾跃的“黄金锦鲤”,用光影线条勾勒出丰收的动感曲线,演绎着“鱼跃龙门”的乡村振兴梦想。从化乡村让生态“颜值”持续转化为产业“产值”,像鲤鱼般游出一条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全区农村经济近年持续发展,已成立152个强村公司,通过推进实施市域结对互促纵向帮扶、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百企兴百村”行动等相关工作,持续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2024年农民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

《鲤跃龙门》杨锦东/摄

在广州母亲河—流溪河上,

三幅摄影作品以不同时空维度

展现从化乡村振兴之美。

温金溪的《河岛田园》在早晨以航拍视角展开一幅生态画卷,流溪河如碧带环抱河岛,霜冻时节产生的雾气为稻田披上薄纱,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静静矗立,见证着文化与自然的诗意融合。

《河岛田园》温金溪/摄

张永林的《米埗村夜色》暮色渐染下捕捉到从化乡村美丽夜景,流溪河边稻田与灯火相拥,田园变景区、农房变客房。

《米埗村夜色》张永林/摄

《夜幕下的流溪河畔》则通过长曝光展现华灯初上时分的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新貌,这里有从都国际庄园、流溪河湿地公园、荔枝球广场,既是从都国际论坛的举办地,是直播助农的新战场,也是绿水青山的生态典范。“从白昼到深夜,从田园到都市,从生态保护到经济发展,流溪河正见证从化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张永林回忆起拍摄时的触动。

《夜幕下的流溪河畔》张永林/摄

花开让人心旷神怡,

从化如诗如画的花景象

也成为摄影师的最爱。

巢金红的《荷塘月色》摄于从化吕田镇草埔村,记录了夜幕降临月光下的荷塘美如画,池塘传来阵阵荷花香,勾勒出乡村生态与人文交融的宁静之美。

《荷塘月色》巢金红/摄

在梅花香飘季,余锐谋作品《红岭梅韵》通过俯拍构图,将从化流溪河林场红岭村“盘龙古道”的蜿蜒曲线与漫山梅林的葱郁景致巧妙融合,山道如灵动音符,梅林似清新旋律,共同谱就生态五线谱,生动诠释“路通旅游旺,梅香绿意终从深山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发展图景。

《红岭梅韵》余锐谋/摄

黄炳锟的《花海长廊》运用引导线构图,展现“人物—花海—桥梁—城市”的递进融合,花卉既美化人居环境,又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农民增收。

《花海长廊》黄炳锟/摄

在胡可明的《童真时光》画面中,孩子们明亮的黄衣与粉紫花朵、葱绿背景形成活泼撞色,优美的公共空间不仅提升生活品质,更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幸福。

《童真时光》胡可明/摄

在从化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上空,

两部无人机以不同视角

记录生态振兴新景象。

陈斌的《碧绿生辉》巧妙运用黄昏暖光,让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河水如碧带轻舞,远山层叠勾勒出生态绿芯的深邃,透过照片感受原生态之美。

《碧绿生辉》陈斌/摄

而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黎锐明作品《天池水岸》则以广角镜头收纳公园的壮阔全景,平静湖面倒映葱郁青山,斑斓岸景宛如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天生丽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山玩水、消费留宿,带动周边村民端稳“生态饭碗”。

《天池水岸》黎锐明/摄

农业公园和休闲场景打造

也是从化乡村建设一大特色。

邝健华作品《金色艾米人气旺》展示的是街口街艾米稻香农业园在晚霞映照下的美景,山、河、田等元素构成一幅生态画,该公园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打卡,目前成为从化城区标志性公园之一。

《金色艾米人气旺》邝健华/摄

黄北辉拍摄的《稻田小火车》展现了良口镇米埗村稻田生态之美与市民游客休闲活动的和谐交融,坐上小火车除了感受当地自然风光,更象征着奔向未来美好前程。

《稻田小火车》黄北辉/摄

《美丽乡村 吕田桂峰》捕捉穿透云层的光束如舞台追光洒向村庄,这里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场景的深度融合,作者张碧云回忆道:“在吕田镇桂峰村这里,深刻感受到田野每一株稻穗都摇曳着美好生活的希望!”

《美丽乡村 吕田桂峰》张碧云/摄

农文融合

体现乡风文明培育“新气象”

从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乡村文化底蕴深厚,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全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31个,168处文物保护单位。春节“掷彩门”、舞“猫头狮”以及水族舞等非遗习俗颇具特色,红色文化、考古文化、水源文化、马术文化、村史文化、饮食文化等在从化境内交相辉映,文化氛围浓郁。

从化乡村民俗一直颇有底蕴和特色。

陈伟坚《扔彩门》作品摄于从化江埔街江埔村,记录了当地新春佳节“掷彩门”民俗盛况。他表示:“当时场景运用长曝光定格彩门绽放瞬间,借光影、倒影与建筑烘托夜景氛围”,照片中人们以掷彩门祈愿吉祥,场面热烈温馨,展现传统文化活力和对人民的凝聚力,传递了民俗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扔彩门》陈伟坚/摄

骆克儒的《非遗水族舞》摄于从化温泉镇草塘社百年祠堂前,以夕阳为幕,记录了现场举办省级非遗水族舞活动的动人场景,作者表示“当时采用广角镜头全景拍摄,借自然光线与色彩,捕捉民俗活动热闹场景 ”,作品通过暖金色调与动态构图,展现古老仪式在当代的生机,传递岭南文化。

《非遗水族舞》骆克儒/摄

邓健灿作品《张灯结彩》摄于从化良口镇溪头村谷田围,捕捉一家三口整理灯笼的温馨瞬间,节日喜庆洋溢巷间,作品以框架式构图聚焦张灯结彩的传统门庭,画面保留地标细节,光影静谧,生动传递出古村落深厚的人文气息与质朴的节庆温情。

《张灯结彩》邓健灿/摄

农文融合

成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趋势。

农事节庆也是农业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骆克儒入选的作品《欢腾鱼歌交响曲》,拍摄于城郊街麻一村,记录了从化区首届“干塘打鱼”节开塘活动仪式热闹场景,作品运用三分构图、引导线,借自然光与多彩对比,抓拍市民游客踏进水塘、欢快追逐游鱼热闹瞬间,生动捕捉人水相亲、丰收同庆的生动画面。

《欢腾鱼歌交响曲》骆克儒/摄

蒋春桥的《小镇有喜》拍摄于从化鳌头镇龙潭村,当地借助建设国家级越秀风行田园综合体的东风,打造了结婚主题小镇,照片记录了2024年“520”期间在小镇举办的集体婚礼,作品运用俯拍视角,多对新人在崭新的街道上手牵手漫步,笑容洋溢着对婚姻与家庭的美好憧憬。

《小镇有喜》蒋春桥/摄

姚泽林作品《莲麻酒香不怕巷子深》,将镜头对准吕田镇莲麻村的乡村酒窖,反映当地浓郁香醇的酒文化。

《莲麻酒香不怕巷子深》姚泽林/摄

从化江埔街罗洞工匠小镇以独特的工匠文化主题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张碧云的《罗洞乐龄舞》通过照片记录了一群婀娜多姿的“银发一族”身穿旗袍在小镇稻田上走秀,展现了她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罗洞乐龄舞》张碧云/摄

从化是有名的“珠三角天然运动场”,

农体融合有良好基础条件。

邝健华的《热闹荔BA篮球赛》拍摄于从化城区滨江球场,篮球健儿在球场上奋力挥汗、争取佳绩,吸引广大市民观看,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热闹荔BA篮球赛》邝健华/摄

孔凡佐的《流溪盛事》航拍于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从化分会场的现场,作者用镜头全景记录下龙舟竞赛盛况,多艘龙舟在流溪河上竞发争先,全力向终点冲刺,传统龙舟“划”出文旅体经济新航道。

《流溪盛事》孔凡佐/摄

孟涵的《驴行桂峰山》作品摄于从化吕田镇桂峰村,生动捕捉驴友行走于青山绿野间的场景,作品以S型村道串联起蓝天、碧峰与民宿,呈现出桂峰村三产融合与乡村旅游的蓬勃活力,该照片从外来游客的视角,展现出从化乡村振兴中的生态之美与产业新貌。

《驴行桂峰山》孟涵/摄

从化加强国内首个获国际认可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管理,输入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均符合相关卫生要求,确保了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正常运作,连续15年维持无疫状态,罗素文的《马场晨韵》拍摄于从化良口镇的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早上晨光泼洒跃金鞍,展现了马场设施的精致与晨光的交融,也展现了晨光中马场蓬勃生机,作者表示:“该作品通过无人机航拍,用侧光拍摄手法,突出了光影的强弱、色调、色温,是一张不可多得的大片。”

《马场晨韵》罗素文/摄

来源:广州从化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