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22年,由国共合作创办,首任校长为于右任。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22年,由国共合作创办,首任校长为于右任。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上海大学。学校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校训,秉承“求实创新”的校风,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上海大学现有宝山、延长、嘉定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30个学院和1个学部(体育学部),开设91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截至2025年,学校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1.5万余人,留学生20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00余人,副高级职称11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
在学科建设方面,上海大学拥有多个优势学科。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社会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表现突出。其中,社会学和美术学获评A-等级。学校现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农业科学和社会科学总论。学校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
人才培养是上海大学的核心使命。学校实施“大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三学期制”,即秋季学期、冬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其中冬季学期主要安排实践教学和创新活动。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了“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根据《上海大学2019本科生学生手册》,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可以跨专业选课,实现个性化发展。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
科研创新是上海大学的重要特色。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学校在新型显示技术、特种钢铁材料、智能装备制造、城市社会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宝武集团、上海电气、华为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一所扎根上海的高校,上海大学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参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同时,学校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为上海城市治理、文化建设等提供智力支持。学校还通过继续教育学院、上海经济管理中心等机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服务。
面向未来,上海大学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为国家和上海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来源: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