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呢,没过十天,4月17日,就有四个法国议员组团去了台湾,公开谈什么深化贸易、聊明年选举。这前后脚的功夫,法国这态度转得跟风向标似的,让人不由得想,这国际关系里头,到底谁是真心谁是算计。
2023年4月5日到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刚从北京飞回来,手里揣着空客那笔大单子,价值差不多1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一千多亿,这笔钱够买多少东西啊。
结果呢,没过十天,4月17日,就有四个法国议员组团去了台湾,公开谈什么深化贸易、聊明年选举。这前后脚的功夫,法国这态度转得跟风向标似的,让人不由得想,这国际关系里头,到底谁是真心谁是算计。
先说说马克龙那趟中国行吧。那是2023年4月5日,他带着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一大帮法国企业家落地北京。行程就三天,但成果还真不小。
重点是跟空客相关的合作,他们签了协议,中国航空公司确认采购150架A320neo系列飞机,这单子早在2022年7月就记在账上了,但马克龙访华时正式推进。
空客这下子在中国市场稳了,份额直接拉开波音一大截。另外,还有直升机订单,空客直升机公司跟上海的GDAT签了50架H160的合同,价值几亿美元。
马克龙还推动天然气贸易用人民币结算,这在当时是新鲜事儿,法国那边想多卖点能源给中国,避开美元波动。
除了这些硬邦邦的生意,马克龙还签了好几份合作备忘录,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谈了下一阶段伙伴关系,包括技术交流和供应链优化。
天津的A320总装线也提上日程,这是第二条线,法国投资建厂,预计能多产几百架飞机。整个访问下来,法国媒体吹得天花乱坠,说这是中法关系新篇章,马克龙本人也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平衡了欧洲利益。
访华结束那天,4月7日,他上飞机回巴黎,在记者面前放话,说欧洲得少依赖美国,得独立自主,尤其台湾问题,那是中国的内政,外人别瞎掺和。这话一出,国内国外炸锅,美国那边觉得他胳膊肘往外拐,欧洲盟友也嘀咕,说这不是给中国递梯子吗。
马克龙这言论不是随口说说,他是想推欧洲战略自主。法国作为欧盟老大,总觉得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不爽,尤其在贸易上,中国市场对他们太重要了。
空客这笔订单就是例子,2023年全球航空业复苏,中国航班量猛增,空客抓住了机会。要知道,波音那边正闹737 MAX事故,口碑掉底,中国航空公司自然偏向可靠的欧洲货。
法国人算盘打得精,马克龙访华前就放风,说要谈大单,结果真拿到了。天然气协议也帮法国能源公司松口气,当时欧洲正为乌克兰问题能源短缺发愁,中国买单正好对路。
可好景不长,马克龙飞机还没落地巴黎,法国议会那边就动起来了。4月10日,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公开说,法国议员要来访。
果然,4月17日,四位国民议会成员飞到台北,领头的有埃里克·博多雷尔,他是议会友台小组主席,还有康斯坦斯·乐格里普他们几个。
访问持续四天,他们见了台湾官员,聊经济合作,重点是半导体产业和贸易往来。博多雷尔公开表态,说这是展示法台友谊,想了解台湾经济发展和2024年选举情况。
法国外交部赶紧撇清,说这是议会个人行为,不代表政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时机太巧了,正好回应马克龙的台湾言论,稳住美国和欧洲盟友那边的情绪。
为什么法国这么玩?说白了,还是利益在作祟。马克龙访华拿了大单,空客股价蹭蹭上涨,但这也惹恼了美国。波音是美国支柱产业,法国抢单子,美国自然不乐意。
加上欧盟内部,德国意大利他们也眼红,说法国太独。马克龙推战略自主,本意是让欧洲多和中国做生意,少看美国脸色。可现实是,法国离不开北约和美欧联盟,台湾问题上,美国拉着欧洲下水,法国就得表态。
派议员去台湾,就是个小动作,表面上深化贸易,骨子里是给华盛顿递橄榄枝。法国人精着呢,一边从中国捞钱,一边不彻底得罪美国,骑墙派作风暴露无遗。
这事儿对中国来说,敲响了警钟。国际关系从来不是儿戏,法国这种前后不一的操作,让人看清了西方国家的真面目。
他们嘴上说尊重内政,手里订单没少拿,可一有风吹草动,就变卦。中国这些年经济腾飞,影响力大增,法国自然想分杯羹。但原则问题上,中国从来不让步。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4月18日记者会上直言,台湾是中国内政,外部势力别插手。这话硬气,也让法国那边尴尬。结果呢,法国政府低调处理,马克龙后来补话,说法国支持台湾现状,但没实质承诺。
往前看,这事件没让中法关系崩盘,反而成了常态。2023年下半年,空客订单开始交付,第一批A320neo飞机年底运到中国,天津总装线也动工,法国工程师过来指导。
天然气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的协议执行顺利,法国液化气船队忙活起来。2024年,中法贸易额继续涨,法国对华出口多了葡萄酒、奢侈品和机械设备。
中国也从法国进口更多高端装备。马克龙第二任期里,还推动气候合作,中法在巴黎协议框架下续签条款。
说到底,法国这操作反映了西方整体心态。中国崛起太快,他们既想赚钱,又怕丢盟友地位。马克龙访华时风光无限,拿了订单还放豪言,结果议会一补位,就露馅了。
这不光是法国的事儿,美国日本他们也爱玩这套,一边卖军火一边谈合作。中国得警惕,但也得务实。订单是实打实的,合作不能因为一两次变卦就停。外交就是这样,利益纠缠,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再深挖点,法国这种双面人作风,还牵扯到欧盟大局。欧盟想和中国脱钩?嘴上说说罢了,实际贸易额年年破纪录。
2023年欧盟对华出口超2000亿欧元,法国占大头。空客订单就是杠杆,中国一买,欧洲航空业就活络。台湾问题上,欧盟跟着美国喊,但真到动手,没几个敢上。
马克龙的战略自主,其实是法国在欧盟里的小算盘,想当老大,拉德国他们一起分蛋糕。可德国人精明,宁愿跟美国抱团,也不愿彻底和中国绑死。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警钟更响。像航空公司采购飞机,得算长远账。空客质量好,但政治风险得防。2024年,中国商飞C919开始批量交付,国产化率高,减少了对欧美的依赖。
法国那边也慌,空客CEO多次访华,推销宽体机A350,想补单子。结果2025年,中国航空需求爆棚,空客波音都抢着供货,但中国标准严,环保和安全条款一堆。
从全球看,这事儿暴露了美欧的分歧。美国想围堵中国,欧洲想做生意。马克龙访华后,美国国务院批他“天真”,欧洲议会也吵翻天。法国议会访台,就是安抚盟友,顺便探台湾市场。
台湾半导体对法国芯片业有吸引力,他们想分羹。但中国大陆市场更大,法国企业舍不得。结果呢,访台后没见大项目落地,倒是中法投资论坛办了好几场。
总的来说,法国前脚后脚的把戏,给中国上了一课。国际舞台上,朋友没有永久的,只有利益永恒。中国这些年学聪明了,合作大门开着,但底线不动摇。
马克龙2025年任期末,还得访亚太,估计又得平衡。可中国不急,经济稳,外交稳,慢慢来。法国想玩双标,随他们,但中国订单不是白给的,得对等。
法国拿了钱还去台湾转悠,典型墙头草。中国崛起,西方慌了,但慌归慌,生意还得做。未来中法关系,估计还这样,起起伏伏,但大方向稳。希望法国多点诚意,少点小动作,大家都好过。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