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项目发起时对山区女孩升学困境的深切关注,到敲锣打鼓为女孩们送上奖学金时的满满仪式感,再到深耕公益多年的亲身经历与动人故事。
2025 年人人公益节之际
@微公益 特别打造「寻声・回响」主题篇章
我们不想让公益故事只停留在文字里
而是以创新播客、实地探访等多元形式
在喧嚣中捕捉最真实的公益心声
于行动里看见每一份善意的落地回响
【益谈究竟】人人公益节特别版“寻声”篇章
作为核心板块,此次迎来了强强联动
@微公益 @微博音频
携手@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
特邀三位深耕公益领域的嘉宾
共同走进 “山凤凰女生助学计划”
和你一起,听见她们的故事
寻声|守护“山凤凰”振翅向苍穹
在这场关于山区女孩们的深度对谈中,三位嘉宾虽带着不同的身份标签,却怀揣着同样滚烫的公益热忱。
从项目发起时对山区女孩升学困境的深切关注,到敲锣打鼓为女孩们送上奖学金时的满满仪式感,再到深耕公益多年的亲身经历与动人故事。
我们期待透过这些真实的故事与落地实践,拆解 “公益传播 + 精准帮扶” 的合力密码,为大山里的女孩们插上翱翔的翅膀,让每一份微小的善意汇聚成托举她们飞向苍穹的磅礴力量。
本期节目嘉宾阵容
江盼盼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副秘书长
深耕女生关怀领域8年
@花叔
微博资深汽车博主、跨域博主
坚守14年的女生助学守护者
李峥嵘
微博政务公益运营总经理
微公益:传播链接善意
益谈究竟
一、藏在山间的渴望:那些被牺牲的选择权
连绵群山的褶皱里,藏着一群女孩滚烫的向往。层峦叠嶂挡住了她们向外奔跑的脚步,却挡不住那双望向山外的眼睛。 她们紧紧攥着课本,把 “用知识撕开命运” 的期待,揉进每一个埋头苦读的清晨与黄昏。可现实的风浪总来得猝不及防,家境的窘迫、传统观念的束缚,一次次将她们的梦想按下暂停键,困住了想要起飞的翅膀。
时间拨回到2019 年,云南元阳的一条山间小路上,两个年纪相仿的女孩擦肩而过,成了彼此生命里沉默的注脚。即将在资助下走出大山的普双双,眼神亮得像山涧跳跃的溪流,盛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而另一个女孩的前路,是背上行囊奔赴陌生的城市务工。
这是一场沉默的相遇,也是一次沉默的告别。两条年轻的生命轨迹,在此刻骤然分岔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一次偶然的交会,藏着多少山区女孩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无奈,在命运的分岔口,很多时候,她们甚至没有说出 “想继续读书” 的机会。
“在偏远山区,不少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被迫走上打工、务农,甚至早早嫁人的路。” 这是基金会跑过多个村寨后见证的真实故事。江盼盼记得很清楚,贵州有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小学时男女比例还均衡,到了高中,这一数字陡降到了13:1。全村上千人,高中教室里却只有一个女生,而当年考上大学的男生有9个。
益谈究竟
二、告诉女孩们:你值得被看见
在传统观念与经济压力的双重裹挟下,女孩们的教育常常成了最先被放弃的选择。但就算这样,她们的渴望也没被熄灭。
考上北京大学的云南女孩张镜,在7岁前以为家附近的大朝山就是全世界,第一次进市区看到拔地而起的高楼时,她默默感叹 “原来这就是外面的世界”。那句话里,藏着所有山区女孩对远方的向往。普双双的妈妈当年对着镜头说 “只有女儿走出大山,才能改变命运” 时,眼神里的坚定,是无数山区家庭对孩子们能冲出大山的期待。
“在很多关键时刻,只要有人愿意伸出手,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女孩的命运。” 李峥嵘说,这也是 “山凤凰女生助学计划” 出发的初心。
2019 年,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发起山凤凰女生助学计划 。从 “她奖学”“她梦想” 的分层支持,到跨越千里送达的成长关爱包,项目以全方位守护,向女孩们传递着一份坚定的信念:你值得被看见。最动人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 “仪式感”,送奖学金时队伍敲锣打鼓穿过村寨,村民们纷纷出门围观,鲜艳的 “奖励” 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不是为了热闹,而是要让全村人都知道:“女孩通过读书追求梦想,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在项目的捐赠人中,花叔是特别的一位。他不仅是微博的跨域博主,更是深耕在女生助学领域14 年的公益人。2010 年玉树地震后,他就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学校,为孩子们送去衣物、书籍与体育用品;逐户走进受助家庭,确保每一件物资都精准递到孩子手中,还一对一资助多个孩子完成学业。
“偏远地区的多子女家庭中,女生常常先被牺牲、错失继续学业的机会,我不愿看到这样的遗憾。” 2022年9月,当他发现微博公益赞赏可以直接支持 “山凤凰女生助学计划” 、为大山女孩提供帮助时,便第一时间开通了这个功能,至今全部收益都捐入这个助学项目。他的行动也带动了很多爱心粉丝的参与,有人坚持每个月捐200元,有人不间断捐10块、20块。他感动于这份热情,还主动承诺 “网友捐多少,年底我会 1:1 配捐”。
多年来,花叔在微博上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默默托举起无数 “山凤凰” 的飞出大山的羽翼。那些曾因家境窘迫濒临辍学的女孩,有的考上当地重点高中,有的工作后接力帮弟弟妹妹完成学业,有的朝着理想职业稳步奋进。每当说起这些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花叔的眼里总满是骄傲。
花叔在玉树还专门设立了 “黑颈鹤奖学金”,每次颁奖,牧区的家长都会穿上最隆重的民族盛装,胸前的银饰随着脚步叮当作响,接过奖状时的笑容格外灿烂。“我想这样的父母大概率是不会想让孩子辍学的。”他的话语中,满是欣慰。
益谈究竟
三、公益不止捐赠:平台连接让善意形成合力
公益的第一步,永远是 “被看见”,女生助学不像自然灾害那样触目惊心,它藏在群山深处,藏在女孩们 “想读书却不敢说” 的沉默中,重重大山之后,藏着太多未被听见的期待。而微公益平台要做的,是通过 “连接” 打破这种沉默。在公益实践中,微博不只是 “传播 + 募捐” 的平台,更像一条纽带,把分散的善意、资源与需求,慢慢拧成一股能托举希望的力量。
“公益不止于捐赠,微博上有丰富的资源,山凤凰女孩的故事每一次转发、每一个点赞,都是善意的传递;大V远程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是专业的支撑;有人关注到她们的精神需求,是对成长的用心。” “请乡村孩子看哪吒” 公益观影行动最初只是一位大 V 在微博发起的简单倡议,微公益捕捉到了这个信息,迅速联合扬帆计划响应,最终募集 20 余万元捐款,举办 20 多场专属放映,让 5000 多个乡村孩子第一次走进了影院。“公益的杠杆不在金钱,而在连接。” 李峥嵘说,“我们链接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资源、大 V 的影响力,还有普通人的心意,让每一次转发、每一笔打赏,都能成为改变的可能。”
为了让更多人 “看见” 山区女孩的真实处境与渴望,平台也在默默发力。在内容层面着力挖掘那些藏着韧性的真实故事:张镜背着牛草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扁担女孩” 刘燕婉拒巨额签约费靠自己攒学费,这些 “大山里的倔强”,一次次戳中无数网友的心;同时联动 @花叔 这样的大 V,通过 “实地探访视频”“女孩日常分享”,让 “山凤凰计划” 不再是遥远的公益项目,而是能看见、能感知的具体存在。
在产品设计上,平台还做了很多 “减法”,只为降低普通人参与公益的门槛:公益赞赏、月捐功能,让大家 “刷着微博就能随手献份力”;捐赠证书、项目公示,让每一笔善意都清晰可追溯,让大家看到 “钱花到哪了”。
把少数人坚持的一件事,变成更多人能轻松参与的全民公益,这是微博的使命。花叔在微博的公益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不仅通过自己的守护帮助到了山区女孩,更带动粉丝群体形成了 善意不断传递扩散氛围。“微博把全国各地网友的心意聚沙成塔,这股力量真的不容小觑。” 这正是平台连接个体与公益的独特价值。
益谈究竟
四、看得见的守护:让公益的温度可感可及
“公益最核心的就是信任。” 李峥嵘说,“它不是一天建立的,却可能因为一次质疑而崩塌。”为了打破信息壁垒,微公益发起了 # 线下探访,邀请花叔这样的博主走进大山,亲手把助学金交到女孩手中,也让捐赠人“眼见为实”。
在云南昭通参与微公益 “益探究竟” 线下探访时,花叔一口气走访了 7 个受助女孩的家庭。“亲手把钱交到女孩们手里,那种感觉很特别。” 他笑着回忆,走访中,他常和女孩们围坐在一起聊天,听她们讲对未来的小期待,也和女孩的父母细细聊起家里的近况。
这份 “亲手传递” 的温暖,背后是项目对 “精准帮扶” 的执着坚持。正如项目相关负责人所说,“山凤凰女生助学计划” 的资助名单要经过三层严格筛选:先由当地政府摸排 “初中女生升学率低” 的村寨,再派工作组挨家挨户走访,与老师、村干部、家长深度沟通孩子的学习与家庭情况,最后经当地部门与基金会双重审核,才最终确定资助对象。每一步都为了让帮助落在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也许不能每个人都去现场,但我们可以通过微博,让更多人看见这些孩子的成长。” 花叔说。更重要的是,他们用“长期陪伴”守住承诺。花叔坚持了14年,从玉树地震后资助的女童,到看着她们从小姑娘长成能独当一面的大人,他说:“结对以后半途而废,对孩子是二次伤害。当你和一个孩子牵手承诺,一定要有陪她走到最后的决心。” 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成了信任最坚实的底色。就像花叔资助的两个玉树女孩,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又用自己的力量帮五个弟弟妹妹完成学业,善意是会传递的,这才是公益最美的样子。
在项目团队看来,比物质资助更重要的,还有帮女孩们 “打开自己”,看见更广阔的世界。面对部分家长 “女孩读书没用” 的固有想法,工作人员从不急着反驳,而是一次次上门慢慢化解观念的壁垒;为了帮女孩们走出大山见世面,项目专门开办了研学夏令营。工作人员至今记得,有个贵州女孩第一次出远门,初入营时格外怯生不敢说话,拍照时总悄悄往后躲,可六天后闭营时,她不仅主动分享感受,还拉着项目负责人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眼里满是不舍与明亮的光。
益谈究竟
五、凤凰鸣高岗:让她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一位 “山凤凰” 女孩在研学营的分享,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女性可以是母亲、妻子、女儿,但她首先是自己,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
14 年助学路上,花叔看着自己资助的女孩们慢慢蜕变:从前怯生生不敢抬头说话,如今能笃定地讲出 “我想考师范回乡当老师”“我要做律师”,他总感慨 “做这些都值,你能清楚看见她们眼里的光,从微弱一点点变亮”。一个关注、一次转发,或许就能给某个困在山里的女孩多争取一个机会,多添一份走出大山的勇气。江盼盼始终相信 “助人自助” 的意义,“我们不只是帮她们解决眼前的难处,更要让她们打心底里相信:我值得被爱,我有能力改变生活,我可以成为任何我想成为的人”。
花叔对女孩们说:“命运在你手里,道路在你脚下,等你走出大山回头看,每一步都会为自己骄傲。”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当 “听声者”、做 “同行者”,让更多 “山凤凰” 的鸣唱,越过山海,飞向更开阔的苍穹。
“永远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就像那句被反复提起的“凤凰鸣高岗,向阳展翅飞”,微公益平台做的,从不是“拯救”谁,只是在大山与星光之间,搭了一座小小的桥,让善意能过来,让女孩们能过去。而当她们真正“飞”出大山,带着自信与底气说“我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时,这场跨越山海的守望,便有了最温暖的意义。
每一次倾听、每一份转发、每一笔赞赏
都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它们是被接住的期待、被点亮的梦想
是成千上万人用真心攒起的、慢慢生长的温暖
正如花叔所说:“做公益,不要等”
也许我们无法亲自走进每一座大山
但我们可以通过关注、相信、参与
成为她们飞翔路上那一阵风
@微公益 愿做那根细细的线
连接起受助人与每一份善意
链接起故事与声音
让每一份微光都不被辜负
让每一只“山凤凰”都能振翅向苍穹
(
)
来源: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