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第一批货已经在日本东京的超市铺开。刚刚,我又收到了第二张订单,预计下周二发货。”9月26日,成都市郫都区青杨韭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文虎表示。这位与韭黄打了20年交道的种植能手,今年首次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突破:出口日本。自从打开这条销路,“对方差不多隔
“今天,第一批货已经在日本东京的超市铺开。刚刚,我又收到了第二张订单,预计下周二发货。”9月26日,成都市郫都区青杨韭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文虎表示。这位与韭黄打了20年交道的种植能手,今年首次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突破:出口日本。自从打开这条销路,“对方差不多隔几天就要一批,差不多500公斤。”
马文虎透露,他的韭黄出口日本非常“偶然”。“去年我开通了抖音号,推销唐元韭黄。今年3月份的一天,突然接到一个日本座机打过来的电话,对方是一位说普通话的华人,在日本做生意。他说看到过我的视频内容,想到我的合作社考察。”马文虎说。后来深聊得知,对方在上海旅游时刷到了青杨韭黄,于是先通过电话作前期沟通。后来多次来到郫都实地考察。“他们在国内考察了很多家合作社,但唐元韭黄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终我们胜出,拿到了订单。”
为何至9月才出口第一单?马文虎透露,当时还没有拿到出口备案基地认证。“对方通过考察认可我们的产品后,才着手办理出口备案基地认证,在郫都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完善了质量溯源体系,今年7月通过认证后着手开启后续工作。这是我们合作社韭黄第一次出口,所有流程都没有走过,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总体还是很顺利的。第一批产品(9月)24日到达日本成田机场,25日顺利出关,今天铺上了货架。”马文虎说道。
此前,在青杨韭黄专业合作社内,这批韭黄经过分拣、清洗、晾晒等多道工序,最后装入真空包装袋,贴上带追溯码的标签。“我们完善了质量追溯体系,为每捆韭黄建立‘身份证’,让消费者可以查询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信息。”马文虎说,出口的韭黄除了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种植,在包装方面也与内销不同,每把约200克,长短偏差不超过1厘米。
郫都“唐元韭黄”色泽黄白如玉、肉质鲜嫩、香气浓郁,富含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具有独特的鲜、香、脆、嫩、回味甜的特点,更以“四季可收、一次播种多年收割”的特点,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无公害韭黄生产基地。2009年获批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目前,“唐元韭黄”产业已成为郫都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约1万亩,形成了以唐昌镇锦宁村、沙河村、钓鱼村、青杨村、永安村等为中心,辐射安德街道、三道堰镇等区域的种植基地。
为推动韭黄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郫都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与国际化拓展,通过政策扶持、专业技术指导以及广泛市场开拓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提升“唐元韭黄”提升国际知名度、打响国际品牌。同时支持韭黄种植经营主体进行设施设备提能升级,建成总容量超 2500m³的韭黄冻库仓储,解决韭黄冷藏保鲜压力,初步构建起“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
从唐昌的田间地头,到日本超市的货架,“唐元韭黄”漂洋过海,用品质赢得认可,用品牌打开市场。这不仅是郫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也彰显了郫都特色农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动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郫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玥林 供图 马文虎
来源:民生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