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期间,大同市夯实稳粮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特优产业发展,“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三农”坚实支撑。2024年,全市一产增加值119.9亿元,一产固定资产投资81.63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王铧翊)9月24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大同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十四五”期间,大同市夯实稳粮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特优产业发展,“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三农”坚实支撑。2024年,全市一产增加值119.9亿元,一产固定资产投资81.63亿元。
“十四五”期间大同市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增长,从2020年的417.65万亩增加到2024年的423.67万亩,净增6.02万亩,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多措并举提产能,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大力推广有机旱作膜下滴灌技术,从“十三五”末期的5万亩增长至2024年81.5万亩,2025年更是达到100万亩。同时,大面积开展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粮食产量从2020年的24.74亿斤提升到2024年的26.16亿斤,增长1.42亿斤。兑现政策惠民生,累计下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超14亿元。2021年至2024年,四年间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8亿元,补贴机具1.6万台,11752户农户受益。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截至目前,全市动态监测1.28万户2.75万人,落实帮扶措施4.9万个,户均达3.85个。安置点有劳动力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就业率达100%。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9万人以上。强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十四五”前4年,累计资助学生56.65万人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无一人失学辍学;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人口)基本医保实现参保全覆盖;新增危房实现动态清零;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6480元;全市完成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建设受益人口63.49万人,饮水安全四项指标全部达标。
实施“特”“优”战略,产业振兴上档升级。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做品牌、拓市场、建基地、促发展,逐步形成了黄花、黄芪、畜牧、杂粮以及设施蔬菜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黄花产业持续做优。全力打造黄花特色产业,大同市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佳、产品最优的黄花产区,开发出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化妆品、文创产品六大系列13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0亿元。全市黄芪基地面积达37万亩,相关企业及合作社共333家,产品近70种,目前年产值可达8.5亿元,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省第一。全市共完成356个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粪污资源化率达到83%;畜禽强制免疫病种应免密度达到100%。2024年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到63.6万吨,比2020年增加20.1万吨,增幅46%。“阳高红西红柿”“天镇辣椒”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天镇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为全省唯一。截至2024年底,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3.6万亩,产量75.4万吨,分别比2020年增长94.8%和97.9%。截至2024年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25家,培育了云冈区口泉乡乳业,阳高县王官屯镇肉羊,新荣区破鲁堡乡马铃薯,云州区周士庄镇黄花4个产业强镇,打造了山西谷子、雁门肉羊、晋北冷凉蔬菜、浑源黄芪4个产业集群。
现代种业加速振兴。种质资源普查圆满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入库315份,畜禽资源有6个畜种25个品种。建成7个省级以上畜禽资源保种场(区),占全省的41%。建成左云县马铃薯、云冈区黍子和天镇县蔬菜3个省级作物良种繁育基地,肉羊、肉牛省级核心育种场各1个,生猪、奶牛、肉牛、羊8个省级畜禽良种扩繁推广基地。
加强农技推广服务。“十四五”前4年,大同市发布农业生产主推技术159项,建设科技示范展示基地92个,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80个、科技示范主体6572个,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154人,选聘特聘农技员153人。通过“技物结合”“田间课堂”“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服务。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以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为基础,累计签订承包合同1492份。农民合作社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市培育农民合作社6146个,其中,国家级52个、省级139个。
“十四五”期间,大同市出台《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村字号”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来源: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