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 融媒督办|“硬件+软件”双提升 织密院前急救安全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5:56 1

摘要:人大代表建议是民意“直通车”,更是发展“金钥匙”。今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与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融媒问政栏目再度联动,推出“代表建议·融媒督办”系列报道,紧盯高质量提出的建议的高质量办理,回应民意期待。此次“融媒督办”,创新整合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同类代表建议进

【编者按】人大代表建议是民意“直通车”,更是发展“金钥匙”。今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与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融媒问政栏目再度联动,推出“代表建议·融媒督办”系列报道,紧盯高质量提出的建议的高质量办理,回应民意期待。此次“融媒督办”,创新整合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同类代表建议进行打包督办,通过办好一项代表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全力推动贵阳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心脏骤停发生,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内能否用上AED?遇到气道梗阻,普通人能否及时出手?今年的贵阳市两会期间,贵阳市人大代表赵立新提出了“关于普及急救科普知识提升全民急救技能的建议”。同时,也有一些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在人群密集场所建设智慧卫生急救站,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设备的建议。融媒问政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贵阳贵安已将建设智慧卫生急救站(AED)的投放工作纳入贵阳贵安“民生实事”项目,逐年增加AED设备,强化急救培训。

贵阳市人大代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党委书记赵立新告诉融媒问政记者,目前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还比较高,每年高达54.4万例。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经统计,心源性猝死发生地,80%都是在公共场所和家中。心脏一旦骤停,如果4分钟以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那么存活率能达到50%以上。

贵阳市人大代表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党委书记 赵立新:我认为,开展公众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普及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知识,增强民众心脏急救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突发事件,事故灾害,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对人民群众带来的伤害,因此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我提出了关于普及急救科普知识,提升全民急救技能的建议。

急救知识非常专业,如何将这种专业知识在群众中间普及呢?融媒问政记者在一家大型商场内参加了一场急救演练活动。

一个工作日的下午两点半,贵阳花果园购物中心3楼中庭突发“紧急情况”,一名顾客突然倒地、失去意识。商场员工发现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情况。

30秒内,商场急救工作人员携带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赶到现场,一边轻拍患者双肩判断意识,一边让同伴拨打120。

工作人员在试探了患者无呼吸、颈动脉无搏动后,判断需要立即启动AED,工作人员按流程撕开电极片,贴在患者右锁骨下与左乳头外侧。

贵阳市急救中心副护士长 王光丽:现在我们的工作人员,把我们的手举起来,好,请大家远离,不要碰到他,这个时候因为这个AED正在进行心电分析,如果说我们工作人员,或者是在场的围观群众,碰到这个患者的话,有可能分析出来的心率,就不是患者的心率。

设备自动分析心率后提示“建议电击”。随着“嘀”的一声放电提示,工作人员按下按钮,同步配合胸外按压。3分钟后,模拟患者恢复“呼吸”。

花果园购物中心 客服经理 陈丹:我们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接受过培训,包括我们的客服台的客服人员,包括我们的一线的安保人员。

商场负责人表示,目前商场每一层都配备有AED设备,并且都标注有醒目标识与操作指南。其实AED设备的使用场景非常多,在贵阳市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很多商家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自行配备了AED设备。

万象温泉度假酒店 经理 刘璐:开业的时候,我们就有自备的AED设备,我们都有做培训,所以我们一线的员工都是会使用的。

除了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外,贵阳市还逐步将AED覆盖至政府机构、地铁站、学校、体育场馆等人群密集区域。

在花溪区阳光街道学士社区居委会,相关人员正在对AED设备进行检查。据介绍,自从安装了AED设备后,居委会工作人员全都经过急救方面的培训,居民们也表示很放心。

居民 康女士:觉得比较安心,而且比较放心,家里如果有老人有事,我们马上就可以来到社区,就请社区帮忙。

在云岩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厅内,AED设备就与日常急救箱放在一起,方便群众在紧急情况下取用。政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每天人流量较大,配备AED后极大地提升了应急救护能力。

云岩区政务服务中心 工作人员 彭燕:心肺复苏和AED是联合一起的,这两项都会一起学习。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正在加速布局这一“救命神器”。自2023年起,贵阳贵安已将智慧卫生急救站(AED)投放工作纳入贵阳贵安“民生实事”项目,确保每年新增AED设备不少于50台。

同时,贵阳市还推动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常态化,多次组织急救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场等活动,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不仅让工作人员掌握急救技能,也让市民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

贵阳市急救中心 直属分站 站长 王晓燕:我们的心肺复苏,还有就是平时我们比较常见的溺水后的急救,海姆立克手法,这些都很重要,实际上我们就是针对不同的人群,会量身定做一个培训方案,就比如说像8月份、9月份,游泳的小孩特别多,我们就会做一些溺水的急救培训,或者是呼吸、窒息的这方面的培训方案。

在“贵阳120”小程序上,除了能够精准定位AED设备的位置和伤者所在位置附近的急救站点,方便市民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获取帮助以外,小程序上有很多急救知识。而这些急救知识,都会通过各类宣传平台进行传播。

贵阳市卫生健康局 卫生应急处 副处长 罗天阳:我们也是做了很多的推广工作,比如制作一些动画视频,医院做一些真人的演练,通过我们各大社交平台,以及医院网站上,做一些宣传,让大家能够更多的知道急救知识。

融媒问政记者了解到,从2023年将投放智慧卫生急救站(AED)纳入贵阳贵安民生实事项目后,截至2025年8月,贵阳市统计在册的AED设备共计333台,并且按照每个安装点位,配备两名相关人员,组织专业培训并发证上岗。

除此以外,贵阳贵安还将在今年内继续扩大院前急救点位的铺设,进一步扩大急救网络覆盖范围,更高效、更快速地响应每一个急救需求。

贵阳市卫生健康局 卫生应急处 副处长 罗天阳:目前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总共有74个院前医疗急救点,覆盖了市、县、乡各个区域,我们也在不断地努力,让这个体系更加健全,今年我们市政府还将纳入“十件实事”,让36个乡镇卫生院,纳入到我们的院前急救体系中来,这样的政策措施让整个体系更加健全,让我们的120急救电话“生命通道”更加畅通。

从商场里的实操演练,到街头巷尾的AED布局,贵阳正以“硬件+软件”双提升,织密院前急救安全网。

贵阳市人大代表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党委书记 赵立新:我觉得对我们政府来说,还是比较重视的,对于这个建议的落实,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未来,随着AED设备普及与技能培训的深入,更多普通人将成为“生命守护者”,让院前“黄金时间”真正发挥救命作用。

记者/ 徐佳洁 熊心

编辑/ 徐佳洁 胡娟

来源:贵阳执行力栏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