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每一寸青绿!青岛市城阳区书写新时代生态治理“民生答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7:16 1

摘要:截至8月,青岛市城阳区2025年PM2.5浓度均值23μg/m³,同比改善8%;PM10浓度均值49μg/m3,同比改善5.8%,空气质量优良率83%,重污染天数0天;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今年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于琦 路坤超

截至8月,青岛市城阳区2025年PM2.5浓度均值23μg/m³,同比改善8%;PM10浓度均值49μg/m3,同比改善5.8%,空气质量优良率83%,重污染天数0天;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今年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重污染天数0天

“气质”优良率83%

日前,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执法人员来到辖区某监测点位,不一会儿,一架无人机在执法人员旁边起飞升空,开始对点位周边巡检。

“我们利用无人机对辖区内的工业园区、建筑工地、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扫描’。一旦发现大面积裸土、扬尘等情况,立即精准定位污染源,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城阳分局执法人员称,无人机巡查技术实现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高效衔接,极大缩短了污染排查和处理的时间,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这次巡查我们发现的问题中,无人机排查的占到60%以上,这些问题当天就整改完毕,切实消除了隐患。”

据介绍,目前,城阳区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中已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管控体系。除了无人机不定期巡查这一“空中力量”,城阳分局还充分运用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管、废气自动在线监测等“地面监控”手段。

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管系统可实时掌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废气自动在线监测则对重点企业的废气排放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发现排放异常情况。这些技术手段相互配合、协同发力,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的更精确、更全面监管。

除了不断进步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城阳区在制度层面也作出了努力,高标准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年初,城阳区制定印发《城阳区2025年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以降低PM2.5浓度、PM10浓度为主线,扎实推进裸露土地、建设工地、道路保洁等领域扬尘问题整治,推动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城阳区共组织开展各类巡查300余次,专题会议和现场督导17次,推动整治扬尘突出问题530余个;组织完成13家涉VOCs重点企业的“一企一策”编制,挖掘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160余个。

不间断的努力换来了可喜的答卷。截至8月底,城阳区PM2.5浓度均值23μg/m³,同比改善8%;PM10浓度均值49μg/m³,同比改善5.8%,空气质量优良率83%,重污染天数0天。

水清岸绿

绘就生态民生“幸福卷”

水清岸绿的河道、澄澈洁净的海湾,是城市生态福祉的生动注脚。2025年上半年,城阳区聚焦河流断面水质达标、近岸海域污染防控等关键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打出“监测-排查-整改-防控”组合拳,用实际行动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发源于崂山巨峰北麓的白沙河,自崂山九水景区蜿蜒而下,流经城阳夏庄、流亭等区域,径流32公里注入胶州湾。这条城阳区的“母亲河”近年来两岸青绿,物畅水清,背后离不开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等多部门的努力。

7月21日,城阳分局的两名工作人员来到白沙河中上游河段,开始徒步巡河。城阳分局工作人员对河段主要断面及两岸雨水涵洞、排口等全部做了检查,同时定好点位,查清来源。此次巡查,城阳分局工作人员徒步近5公里,同步采集水样10余个。

“我们创新采用了‘加密人工监测+徒步巡河+无人机巡航’的模式,对白沙河、曹村河、祥茂河等重点河流进行立体排查。确保每个监测点都检查到位,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城阳分局工作人员指着巡河记录台账介绍。

据了解,城阳区不断完善流域水质预警监测常态化机制,对白沙河、墨水河等国控、市控考核断面进行加密监测。截至9月,开展祥茂河11个点位周加密检测18次,获得有效监测数据790余个;开展“千吨万人”以下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25家(次);对辖区书院水库出口等3个水站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3次……数据超标及时预警,辖区水环境安全及国控断面水质达标得到有效保障。

“湾长制不是‘挂名制’,而是责任状。每次巡湾都要检查水质、岸线、排污口情况,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报处置。”城阳分局工作人员称,今年以来,城阳区以湾长制为抓手,全力做好胶州湾巡湾、海水超标点位预警、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工作,共巡湾93次,巡湾总时长14小时,巡湾总里程105公里。

入海排污口“底数清”,才能实现“精准治”。今年以来,城阳区完成入海排污口的现场踏勘与分类判定,499个入海排污口全部完成备案登记。每个排污口都标注了位置、类型等信息,相当于给海湾装上了‘电子身份证’,后续可通过在线监测、定期核查等方式,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为下一步开展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进海湾生态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撑。

创新亮点频出

执法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我们改进了生产工艺,能耗大幅降低,节能减排实现了新突破!”“我们对个别环保政策还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分局能派专业人员到我们公司实地指导。”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企业家圆桌座谈会在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召开。企业代表们结合自身经营管理实际进行交流发言,分享了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也提出了在资金投入、政策解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诉求。针对企业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现场工作人员逐一进行了回应,并围绕解决方案展开深度交流。

今年以来,城阳分局创新推出“圆桌式”座谈帮扶,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企业提出问题,监管部门建立“收集—交办—反馈”全流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组织辖区30家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召开座谈会3次,答复、落实企业家代表提出的建议40余条。

座谈交流“面对面”,执法帮扶更须“点对点”。近年来,青岛市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系统中增设“点单”服务功能,企业可通过线上提交、电话预约、现场申请等方式提出需求,生态环境部门按照“点单受理、工作对接、方案制定、现场帮扶、问题反馈、整改提升”的“六步法”闭环流程,在线答复企业提问,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城阳分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起由11名业务骨干组成的点单式帮扶行动团队,根据企业诉求,对43个企业诉求“点对点”预约执法帮扶。同时,强化科技支撑,利用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等非现场手段开展预检,减少入企频次,实现“无感式执法”;围绕重点行业、领域,编制形成2个亟需帮扶典型行业合规指引,实现行业内同类型企业环境问题隐患早排查、早预防;实施执法正面清单,对530余家正面清单内企业全面开展“自巡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打扰。

近年来,辖区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同时,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的工作也亮点频出。

今年4月,由城阳分局组织推荐的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园区,成功获评生态环境部首批“国家级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从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成为“无废城市”建设的典型示范样本;创新启动小微企业危废统一管理试点,小微企业(年产危废10吨以下)危废全流程标准化管控,解决企业危废管理不规范,分类混乱、囤积、处置成本高等问题,近20家企业从中受益;3月,城阳分局监控中心实验室作为《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立法调研示范点,迎接了生态环境部监测司、司法部相关司局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的现场调研,获得充分肯定。

未来,城阳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努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城阳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建设美丽青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生态环境保护的崭新篇章。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