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京东2024-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基地(广州黄埔)项目顺利通过主体结构验收。塔吊林立之间,一座总建筑面积达21.53万平方米的智能供应链产业基地正在广州黄埔区拔地而起,加速建设,全力推进主体结构施工,不断刷新着建设的“进度条” 。
京东广州黄埔智能供应链基地加速建设,湾区产业升级再添动力
9月9日,京东2024-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基地(广州黄埔)项目顺利通过主体结构验收。塔吊林立之间,一座总建筑面积达21.53万平方米的智能供应链产业基地正在广州黄埔区拔地而起,加速建设,全力推进主体结构施工,不断刷新着建设的“进度条” 。
这一项目于2024年8月正式开工,短短数月已实现首开区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 。作为京东在华南地区布局的关键一环,该基地将致力于构建完整、高效的智能供应链生态系统 。
项目规划与建设进展
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基地(广州黄埔)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总建筑面积约21.53万平方米,整体规模宏大 。根据规划,基地建设内容包含4座5层坡道用房、2座辅助用房、1座设备房、3座成品门卫岗,以及高架汽车坡道和平台等配套设施 。
2024年10月6日,中建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易文权曾带队前往项目现场开展安全生产带班检查,详细了解工程进度、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情况,对下阶段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
截至2025年5月,项目首开区已顺利完成封顶,正全力推进主体结构施工 。建设团队通过科学协调作业时间、合理安排值班计划,确保节日期间进度“不掉线”,努力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履约 。
战略地位与区域协同
广州黄埔智能供应链产业基地是京东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京东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的首个旗舰标杆产业园已落地广州花都 。
2024年12月,京东智能产业园·广州花都项目已正式交付。该项目占地75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聚焦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声光电、健康器械等产业,致力于打造集智能制造、研发办公、科技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新高地 。
京东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的首个旗舰标杆产业园落地广州花都。图/京东产发
京东物流在华南地区的基础设施网络也已初具规模。2022年底,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广州花都智能产业园全面启用,成为京东物流在华南地区最大的发运枢纽中心 。这一设施与之前已投用的广州九龙亚一和东莞亚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构建起覆盖大湾区、辐射全国的一体化物流仓配网络 。
政企合作的新模式
2025年6月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京东集团正式加入广州 “城市合伙人”计划,成为该计划的首批“战略合作伙伴” 。
这一合作模式标志着双方关系从“战略握手”升级为“合伙关系”,从“资源互补”向“价值共生”跨越 。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产业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共同推动京东创新供应链运营基地在广州的规划建设 。
京东集团将助力广州工业企业实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推广智能采购解决方案,并与广州市在数据产业领域加强合作,共建“实数融合”创新示范平台 。
作为“城市合伙人”,京东还将参与广州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多个领域,包括共建应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动数字健康、智慧医疗、全民运动健康等事业发展 。
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基地的建设对广州乃至大湾区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段淳林认为,京东作为世界500强和数字经济代表性企业,其物流、供应链和智慧城市等方面的优势,能对广州产业发展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
在物流效率方面,京东物流已将其供应链仓配产品升级,将原有服务升级为“211仓配”、特快仓配、特快仓配三大产品。产品升级后,211时效覆盖城市数量增加60%,次日达时效覆盖城市数量增加35%,211时效+次日达时效订单覆盖率可达90%以上 。
对于广州本地企业而言,京东花都产业园已开始发挥实质性的带动作用。园区内的专精特新企业已在京东工业平台上线,拓展了销售新渠道;花都区内老字号食品企业、知名纸巾品牌企业也成功上线京东自营平台,使传统行业在电商平台上焕发新活力。
随着广佛产业园今年3月引入京东物流服务,构建“1小时大湾区供应链生态圈”,园区企业的物流时效将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5% 。这种效率提升正在整个大湾区复制。
京东与广州的“合伙”关系展示了政企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从智能供应链基地的加速建设,到“城市合伙人”计划的深度推进,广州正在与京东这样的数字经济企业共同绘制一幅智能供应链网络的蓝图,未来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点。
来源:湾区高楼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