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6 款领克 08 EM-P 已正式亮相,计划于 9 月 24 日上市。作为年度改款车型,它在辅助驾驶配置、座舱体验和驾驶质感上进行了调整,试图在新能源中型 SUV 市场中突出差异化。对比比亚迪唐 DM-i、理想 L6 等同级热门车型,其在硬件配置、空间利
2026 款领克 08 EM-P 已正式亮相,计划于 9 月 24 日上市。作为年度改款车型,它在辅助驾驶配置、座舱体验和驾驶质感上进行了调整,试图在新能源中型 SUV 市场中突出差异化。对比比亚迪唐 DM-i、理想 L6 等同级热门车型,其在硬件配置、空间利用和功能设计上有不同侧重,或许能给关注科技感与家庭实用性的消费者提供一个新选项。
从公开信息来看,2026 款领克 08 EM-P 在辅助驾驶硬件上投入较多,这也是其宣传中的主要特点之一。
感知硬件配置:全系搭载激光雷达,官方数据显示探测距离可达 200 米,宣称在暴雨、大雾等低能见度环境下能保持厘米级识别精度,可识别行人、非机动车、护栏等障碍物。同时搭配 11 颗高清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共 27 个感知部件,构成多维度环境感知系统。
算力与功能支持:高配车型搭载英伟达 Thor-U 芯片,官方表示可支持 “千里浩瀚 H7” 辅助驾驶方案,涵盖高速和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其中无图城市 NOA 功能目标是实现 100% 城市覆盖,全场景泊车辅助功能则针对复杂停车环境设计。不过实际使用中的响应速度、识别准确率,还需结合不同路况实测验证。
恶劣天气通勤:在南方梅雨季或北方暴雨天,上下班经过积水路段时,激光雷达若能精准识别被水淹没的井盖、路缘石,可降低车轮卡陷风险;大雾天能见度不足 50 米时,辅助驾驶系统能否稳定跟车,不出现误判或突然退出,对通勤安全有实际影响。
新手泊车场景:对于刚拿驾照的用户,在老小区 “侧方停车(车位仅比车身宽 50cm)” 或 “垂直倒车(前后仅留 1 米距离)” 时,全场景泊车辅助若能自动规划路径,可减少刮蹭相邻车辆的可能,比单纯标注 “有配置” 更有实际意义。
座舱是这款车另一个重点优化方向,从参数和功能设计来看,偏向满足家庭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空间表现:车身尺寸为 4825/1915/1660mm,轴距 2848mm,相比比亚迪唐 DM-i(轴距 2820mm)略长,理论上能为前后排乘客提供更充裕的腿部空间,具体乘坐体验需结合座椅厚度、地台高度等实际感受。
舒适与科技配置:前后排座椅均配备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后排座椅靠背支持 118°~129° 无极调节,这些配置对缓解长途乘坐疲劳有一定帮助。车机系统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与 LYNK Flyme Auto 2.0 系统,官方称操作流畅度和响应速度有所提升,同时支持全品牌手机互联,配备 SR 感知现实界面(3D 渲染路况)、95 英寸 AR-HUD、哈曼卡顿 23 扬声器音响及 7L 双开门冷暖温控冰箱。此外,新增的多场景拓展小桌板和后排娱乐功能,更直接针对家庭出行中的儿童需求设计。
家庭长途出行:后排老人可调节座椅至 129° 半躺姿势,配合座椅按摩缓解腰部酸痛;孩子用后排小桌板放平板看动画,家长通过车机语音控制空调温度(避免回头操作分心),7L 冰箱里的热牛奶可随时给孩子饮用,减少中途停车次数。
日常带娃场景:接送孩子放学时,后排小桌板可临时放置孩子的书包和课外书,不用堆在座椅上;夏天用车前,可通过手机 APP 提前开启座椅通风,避免孩子坐进暴晒后的座椅产生不适。
空间细节:后备箱实用性:目前官方未公布具体容积,参考老款车型,常规状态下或能放下 2 个 28 寸行李箱 + 1 个 20 寸登机箱,放倒后排座椅后可容纳婴儿车 + 露营帐篷,但需注意 “放倒后是否纯平”,避免放置大件物品时出现倾斜。车内储物:前排大概率配备双无线充电板(功率或为 15W,支持快充),可同时给两部手机充电;中央扶手箱深度或能放下 10.9 英寸平板 + 折叠雨伞,但具体容积需以实车为准;后排预计有 2 个 USB-C 接口(支持 20W 快充),满足孩子平板充电需求。
车机与交互:语音控制识别能力:比如同时说 “打开主驾座椅通风 + 关闭后排娱乐屏”,能否一次识别并分别执行,还是需要分两次指令;在播放音乐时,说 “下一首” 是否会误触发其他功能(如调节空调)。AR-HUD 实用性:在强光正午或夜间行车时,HUD 显示是否清晰(避免反光或过暗),导航箭头能否精准对应车道,不会出现 “箭头在两个车道中间” 的模糊情况。
2026 款领克 08 EM-P 延续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动力与续航参数可覆盖日常通勤和长途出行的不同需求。
动力系统:搭载 1.5T 四缸电混专用发动机(热效率 47.26%),配合 P3 和 P4 电机,两驱版综合功率 280kW,四驱版综合功率 436kW、综合扭矩 905 牛・米,官方给出的四驱版零百加速时间为 4.6 秒,动力参数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突出,实际加速的平顺性、电机与发动机的切换逻辑还需试驾体验。
续航能力:提供 CLTC 纯电续航 120 公里、220 公里和 245 公里三个版本,综合续航里程可达 1400 公里以上,不同续航版本能匹配不同用户的充电习惯 —— 纯电续航 120 公里适合短途通勤,200 公里以上版本则有助于减少长途出行中的补能频率。
底盘与安全: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搭配 CCD 连续可变阻尼电控减振系统与魔毯悬架,官方强调兼顾舒适性与支撑性,转向手感注重精准度与路感保留。电池方面搭载神盾金砖电池,官方提及在安全性和充电效率上有优化,具体表现需参考第三方测试或长期使用反馈。
通勤场景:若日常通勤单程 25 公里,120 公里纯电续航版本每周只需充 1 次电(周一满电,周五下班剩余电量约 20%),基本不用启动发动机,每月电费仅需 50~60 元(按家用电价 0.56 元 / 度计算);220 公里版本则适合 “通勤 + 周末短途”,比如周三通勤 + 周末带家人去 100 公里外的景区,往返后仍有剩余电量,不用中途充电。
长途高速场景:国庆自驾从北京到济南(约 400 公里),245 公里纯电版本可先用电跑 200 公里,剩余 200 公里用亏电模式,全程不用进服务区充电;若遇到堵车,电机驱动的平顺性相比燃油车更舒适,减少频繁启停的顿挫感。
能耗与充电:亏电油耗:参考同平台 1.5T 插混车型,市区拥堵路况下亏电油耗或在 6.5~7.5L/100km,高速匀速 120km/h 时亏电油耗或在 7.5~8.5L/100km,具体数值会受驾驶习惯(如急加速频率)影响。充电效率:神盾金砖电池预计支持快充(从 30% 充至 80% 约需 30~40 分钟),同时兼容家用 220V 慢充(功率 3.5kW,充满 245 公里版本约需 7~8 小时),适合夜间在家充电。
电池与安全:质保政策:大概率延续领克插混车型的质保方案,即首任车主终身质保(需满足每年行驶不超过 3 万公里等条件),非首任车主或为 8 年 / 15 万公里质保;电池衰减至 70% 以下时,可申请免费更换。安全测试:官方可能会提及电池通过针刺、挤压、高温等测试,但建议关注第三方机构(如中汽研)的碰撞测试结果,了解电池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是否能避免起火、漏液。
驾驶质感:低速噪音:在小区内低速行驶(10~20km/h)时,电机是否有明显 “嗡嗡声”,轮胎胎噪是否会传入车内,对乘客舒适性产生影响。底盘过滤:经过减速带(高度 15cm)或坑洼路面时,魔毯悬架能否过滤掉大部分颠簸,后排乘客是否会有明显颠簸感;过弯(时速 60km/h)时,车身侧倾是否明显,给驾驶员的信心是否充足。
与同级热门插混 SUV 相比,2026 款领克 08 EM-P 的特点较为清晰,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核心需求判断是否匹配:
对比比亚迪唐 DM-i:在辅助驾驶硬件(全系激光雷达)和轴距空间上有一定特点,比亚迪唐 DM-i 则在市场保有量、品牌用户基础上更具优势,且 DM-i 系统的油耗口碑已通过长期市场验证。
对比理想 L6:两者均关注家庭舒适性,但领克 08 EM-P 更强调驾驶乐趣与运动氛围(如动力参数、底盘调校),理想 L6 则在 “冰箱彩电大沙发” 的居家场景营造、增程式动力的平顺性上更有自身特色。
共性与差异:三者均以家庭用户为核心,但领克 08 EM-P 试图在 “科技配置(辅助驾驶、车机)”“驾驶性能” 与 “家庭舒适” 之间寻找平衡,而比亚迪、理想则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混动系统、居家体验)更具专注度。
2026 款领克 08 EM-P 通过辅助驾驶、座舱、驾控三方面的升级,试图打造一款 “无明显短板” 的新能源 SUV,适合既关注科技配置、又有家庭出行需求,同时不放弃驾驶质感的消费者。
不过,参数与实际体验往往存在差异 —— 辅助驾驶的实际路况适应能力、车机系统的交互逻辑、底盘对不同路面的过滤效果、座椅舒适性的个体差异等,都需要通过亲自试驾才能准确判断。如果正在考虑 20 万级新能源 SUV,可将其纳入备选清单,结合自身常用场景(如通勤距离、乘坐人数、是否常跑高速)进行试驾对比。
来源:轻聆云雾绘清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