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开日历,才惊觉,今天已经是公历9月25日,农历八月初四了。算下来,今天是进入秋分的第三天呢。此时的天地间,尽是 “秋分时节好气候,不冷不热好丰收”,可以说是一年中最舒适惬意好时光。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连空气中都带着丰收的气息,这种不寒不燥的气候,加上丰收在望
翻开日历,才惊觉,今天已经是公历9月25日,农历八月初四了。算下来,今天是进入秋分的第三天呢。此时的天地间,尽是 “秋分时节好气候,不冷不热好丰收”,可以说是一年中最舒适惬意好时光。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连空气中都带着丰收的气息,这种不寒不燥的气候,加上丰收在望,令人身心愉悦、浑身舒坦。
秋光虽好,农时却不等人。老话说“春争日,夏争时,秋争昼夜”,到了秋分时期,正是“秋收、秋耕、秋种”的大忙时节,水稻、棉花等都迎来了收割的好时机,人们抓紧时间收割晾晒,每一分时光都容不得耽误。
同时,这边刚收割完工,下一轮农耕也再次开始。正如农谚所言“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收割完成后,需要立刻开始翻耕土地,把小麦、油菜等夏收农作物的种子播下,为来年夏收种下希望。这一收一种间,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精准把握,也是人们生存的智慧。今年的生活已经有了保障,同时也不忘来年生活,让日子在循环的耕作里稳稳延续。
正因如此,此时的气候就显得十分关键了。小时候听老人说过“不怕八月初五晴,就怕八月初五淋”,八月初五是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这天天气晴朗人们不害怕,但是一旦出现了下雨的情况,人们就担心了。明天就是八月初五了,为什么会怕下雨呢?看农谚怎么说:
八月初五雨淋淋,阴阴湿湿到秋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八月初五这天出现了下雨天气,雨淋淋,表示雨下的比较持久,不是一会儿就停了,而是整天都阴雨绵绵,那么则意味着大气环流已经发生了转变,冷空气已经提前到来,与当地暖湿气流相碰,形成了较好的降雨天气。
因此也就预示着,后续秋天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阴雨天气会比较多,经常出现降雨天气,导致空气湿度大,气温降低,整体上会偏凉会在偏冷。
要知道,农历八月初五正是刚入仲秋之时,此时的气候大多应该是“秋高气爽”的天气,阳光温和、空气干燥,这种气候正好是农作物成熟后期的所需要的条件。如果持续出现降雨天气,那些还尚未完全成熟还没有收割的农作物,会因为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粮食籽粒发生霉变、发芽等情况。而且雨水过多,也会使得土壤过分潮湿,从而影响接下来要播种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给农事安排添了不少难题。
八月旱,挑水灌;八月涝,收成少
从这句农谚可以看出,如果在农历八月份出现了持续的晴天,降雨少,形成了干旱天气,那么则需要进行人工浇灌,保障田间农作物有足够的水分。
但是如果在农历八月份出现了持续的降雨天气,晴天少,雨水过多,那么则对于农作物来说就非常不利了,无论是对即将要收割的粮食,还是对即将要播种的农作物来说,这种伤害往往更直接且难逆转,最终难免 “收成少” 的结果。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晴天少雨,还能通过人工浇水干预,努力守住一季的辛劳。但是一旦出现雨水过多,不仅当下的秋收会大幅减产,连来年夏种的基础也会受影响。正因如此,才会有了这么一句“不怕八月初五晴,就怕八月初五淋”的话了。
来源:花果山的小毛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