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纪元】破损心脏屡屡罢工 除颤器植入重获“心”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09:21 1

摘要:8月31日,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市二院)首例心脏再同步除颤器( C R T-D)植入手术患者康复出院。这项高难度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团队在复杂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开拓了新领域,让重度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绝望之时重获“心”生。

8月31日,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市二院)首例心脏再同步除颤器( C R T-D)植入手术患者康复出院。这项高难度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团队在复杂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开拓了新领域,让重度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绝望之时重获“心”生。

8月7日晚21时46分,59岁的刘先生因突发意识丧失由原阳县人民医院紧急转入市二院。患者在转院前已经历多次除颤和心肺复苏,病情极其危重,随时有猝死风险。患者有多年冠心病史,2016年曾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接受过支架植入术,造影显示心脏主要血管存在三支病变。

面对如此危重的患者,市二院心内科二病区团队高度重视。苏伟民主任、胡英允主任、畅君毅主任等多位专家多次研讨病情,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CRT-D植入术。这是一种高难度手术,要求术者同时具备精湛的心脏电生理技术和介入操作能力,对团队协作水平也有着极高要求。

在充分告知患者家属手术必要性与风险并取得同意后,由畅君毅主任、张志国副主任等组成的手术团队紧密配合,凭借丰富经验和娴熟技术,将三根纤细的电极导线精准植入患者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特定位置。术中测试显示电极参数理想,心室同步化效果显著,除颤功能测试有效,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在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恢复良好。此前困扰他多年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和恶心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体能迅速恢复,整体状态显著改善。在短短几天内,患者实现了从卧床不起到下床活动,从奄奄一息到生机勃勃的惊人转变。

此次CRT-D植入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挽救了一位危重患者的生命,也展示了市二院心血管内科在复杂心脏病救治方面的技术水平与团队协作能力,为类似危重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小贴士

什么是心脏再同步除颤器?

“心脏再同步除颤器”通常指的是 CRT-D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Defibrillator)。

它是两种先进心脏治疗设备的组合:

1. 心脏再同步治疗 (CRT):

• 目标: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特别是对于那些心脏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失同步)的患者。

• 原理:通过植入心脏特定位置的导线(通常是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冠状静脉),发放微小的电脉冲,协调左石心室的收缩,使它们更同步地泵血。

• 效果:改善心功能(提高射血数)、减轻心衰症状(如气短、乏力、水肿)、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衰恶化的住院次数。

2.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目标:预防和治疗可能致命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室颤)

和快速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原理:持续监测心跳。当检测到危及生命的快速心律失常时,设备会自动根据情况:

①抗心动过速起搏 (ATP):发放快速、序列化的起搏脉冲,尝试终止室速。

②电击(除颤):如果ATP无效或直接检测到室颤,会释放一个高能量的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 效果:显著降低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风险。

哪些人需要CRT-D呢?

①心功能II-IV级:简单说,就是你稍微动一动就喘不上气,甚至躺着都觉得难受。

②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35%:这个指标越低,说明心脏泵血能力越差CRT-D就是为这些“弱心脏”准备的。

③QRS波时限>130ms:心电图上QRS波延长,意味著心脏收缩不协调,CRT-D能帮你“调音”。

④药物治疗无效:如果你已经吃了3个月的药,症状还是没好转,CRT-D可能就是你的下一个选择。

专家提醒,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乏力和水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部分心衰患者的健康状況,降低死亡率,除颤器可以预防心脏性猝死。

来源:健康咨询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