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发展,正成为各地文旅产业转型提质的重要路径。然而,实践探索中仍面临一些困境。比如,部分项目科技、文化“两张皮”,存在技术堆砌、文化空心化等问题,同时数字鸿沟也有待填平。文旅产业叠加前沿技术,如何叫好又叫座?
转自:经济日报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发展,正成为各地文旅产业转型提质的重要路径。然而,实践探索中仍面临一些困境。比如,部分项目科技、文化“两张皮”,存在技术堆砌、文化空心化等问题,同时数字鸿沟也有待填平。文旅产业叠加前沿技术,如何叫好又叫座?
文旅创新,形式为壳,内容为核,其关键是要在“融”字上做文章。比如,在浙江杭州,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活化南宋市井文化,一再刷新单日接待观众人数纪录;借助新技术焕新文化形态,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现代舞美解读传统节日,引发现象级传播。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承载着重构文旅形态的密码。这把“金钥匙”,要打开的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锁孔,更是文化价值与人类情感的共鸣箱;培育的是新业态和新消费,更是人文经济的更多可能。用好技术赋能,不妨提炼文化符号,创造沉浸式、多层次的感官体验,以数字技术唤醒文化的美妙。
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假期,是观察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待各地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打造更多有内涵、有特色、有温度的文旅产品,推动文旅产业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从传统消费驱动向价值意义驱动升级,让更多人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转载自《人民日报》(2025年09月26日5版)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