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咏仪暂停事业陪读:当妈的心,从来没有“放手”的标准答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8:04 1

摘要:袁咏仪说,她以后暂时不回国了,不是因为国外生活好,也不是因为工作没邀约,而是因为儿子刚到英国读大学。今年夏天刚高中毕业的儿子被英国大学录取,她不放心孩子一个人适应新环境,就暂停国内所有工作飞过来陪读。最近在伦敦宜家被网友偶遇,穿黑色风衣搭白卫衣,短发利落,素颜

袁咏仪说,她以后暂时不回国了,不是因为国外生活好,也不是因为工作没邀约,而是因为儿子刚到英国读大学。今年夏天刚高中毕业的儿子被英国大学录取,她不放心孩子一个人适应新环境,就暂停国内所有工作飞过来陪读。最近在伦敦宜家被网友偶遇,穿黑色风衣搭白卫衣,短发利落,素颜状态下皮肤紧致得看不出54岁,只是眼下的黑眼圈重了点,估计还在倒时差适应新作息。

老公张智霖在采访里提过,觉得孩子大了要学会放手,自己不会跟着去陪读,但会全力支持袁咏仪的决定。之前就有路人拍到她和儿子一起在当地超市采购,这次独自逛宜家,大概率是在给儿子的住处添生活日用品——小到收纳盒、衣架,大到床垫、书桌,当妈的总想把孩子的生活打理得妥帖周到,哪怕孩子已经成年,要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了。

这条新闻底下,评论区很快分成了两派。有人说“明星就是不一样,想暂停工作就暂停,普通人哪有这底气”,也有人反驳“不管有钱没钱,当妈的心思都一样,我当年送女儿去外地上大学,也在学校附近住了半个月才走”。还有人提起自己的经历:“我妈当年送我去北京读书,偷偷在我行李箱里塞了包家乡的土,说想家了就闻闻,现在想起来还掉眼泪。”

其实不止袁咏仪,圈里不少明星妈妈都有过类似的“陪读时刻”。陶虹当年为了方便女儿就近上学,特意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亲自做早餐,送孩子出门后再去剧组拍戏;海清带着儿子去国外参加夏令营时,特意提前踩点了周边的医院、超市,甚至画了张手写地图给孩子;徐峥在节目里说,陶虹为了陪女儿,推掉了好几个大制作剧本,“她总说错过孩子成长的瞬间,比丢了角色更可惜”。

但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贴身陪伴”的方式。前阵子有位教育博主分享过自己的故事,她女儿16岁去美国读高中,她坚持让孩子独自收拾行李、办理签证,连送机都只送到机场安检口。“我告诉她,你要自己记住航班号、找登机口,遇到问题就找工作人员,妈妈不能帮你一辈子。”后来女儿在视频里说,刚到美国的第一个月确实哭了好几次,比如不知道怎么交水电费,买东西算不清汇率,但现在已经能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甚至会帮同学解决租房纠纷。

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背后都是妈妈们不同的考量。袁咏仪在采访里说过,儿子从小没离开过家,性格偏内向,“他第一次一个人在国外生活,我怕他吃不惯西餐,怕他跟同学相处不来,更怕他遇到事不好意思跟家里说”。这种担忧不是明星专属,小区里的李阿姨去年送儿子去上海读大学,回来后天天对着监控看儿子宿舍的情况,发现孩子连续三天吃泡面,连夜买了高铁票过去,带着锅碗瓢盆给孩子做了顿红烧肉。

还有人觉得“陪读会让孩子变依赖”,但现实中很多陪读妈妈反而在悄悄“后退”。朋友小敏去年陪女儿去杭州读大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小公寓,刚开始每天中午去给女儿送午饭,后来慢慢改成一周送两次,再到后来让女儿自己回家吃饭。“我故意偶尔‘忘’买她爱吃的菜,让她学着自己去超市挑;家里灯泡坏了,我让她查教程教我换,其实就是想让她知道,妈妈也需要她帮忙。”现在她女儿不仅能独立安排学习和生活,还主动报名了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周末会带着小敏去逛当地的市集。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叫“妈妈的保质期有多久”,有位网友的回答很戳心:“妈妈的保质期从来不是孩子的年龄,而是孩子需要她的时刻。”袁咏仪暂停事业陪读,不是因为儿子不能独立,而是因为她想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及时递上一杯热汤、一个拥抱;张智霖说“要放手”,也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在挫折中成长。两种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内核都是一样的。

之前看《妈妈是超人》,胡可带着两个儿子去露营,安吉不小心摔破了膝盖,沙溢想冲过去抱他,胡可却拦住了,让安吉自己站起来。后来胡可在镜头前说:“我不是不心疼,而是知道他以后会遇到比摔破膝盖更难的事,我不能每次都冲在前面。”但转身她又悄悄拿出医药箱,蹲在地上给安吉处理伤口,嘴里不停地念叨“下次要小心点”。

袁咏仪在伦敦逛宜家时,有网友拍到她拿着手机反复比对商品尺寸,嘴里还小声嘀咕着什么,大概率是在想儿子的房间能不能放下这个衣柜,书桌的高度合不合适。这种琐碎又细致的牵挂,每个当妈的都懂。就像我妈当年送我去外地上学,在火车站跟我挥手时笑得很轻松,后来我才从表姐那知道,她回家后哭了一下午,翻遍了我从小到大的照片。

有人说“陪读是最低效的爱”,但对于妈妈们来说,很多时候爱本身就不讲效率。她们不是不知道孩子早晚要独立,不是不明白自己该学会放手,只是在能陪伴的日子里,总想多给一点、再多给一点。就像袁咏仪在接受采访时说的:“工作可以再找,角色可以再等,但儿子第一次离开家的这段日子,我不想错过。”

在伦敦的街头,袁咏仪背着双肩包逛超市、挑日用品的样子,和千千万万个送孩子上学的妈妈没什么不同。她们或许身份各异、生活条件不同,但那份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想在孩子需要时随时出现的心意,从来都是一样的。没有哪种陪伴方式是绝对正确的,只要是出于爱,只要孩子能感受到温暖,就是最好的选择。

之前看到过一位陪读妈妈的日记,里面写着:“我来陪读不是为了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想让他知道,哪怕他走得再远,身后都有一个随时可以回头的地方。”这句话或许就是对袁咏仪们最好的注解。当妈的心,从来不是一张非黑即白的答卷,而是充满了牵挂、担忧、期待和爱的复杂集合体,每一种选择,都藏着最深沉的温柔。

来源:好奇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