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团队里的人后来跟外面说,问题是出在直播时候讲了不该讲的话,被人给举报了,说是违反了平台规定。
张雪峰全网的账号都被禁止关注了,这事来得挺突然。
他团队里的人后来跟外面说,问题是出在直播时候讲了不该讲的话,被人给举报了,说是违反了平台规定。
这个说法一出来,基本上就清楚了,之前大家猜的什么动了别人蛋糕、得罪了学校之类的,看来都不是主要原因。
说到底,还是话讲多了出了问题。
网红主播因为直播翻车的例子,我们看得也不少了,好像都成了一个套路。
只要在镜头前说话没个把门的,碰到一些不能碰的线,被人录下来当证据,再一举报,这么一套流程下来,账号基本上就完蛋了。
张雪峰这回是所有平台一起动手,不是哪一个平台单干,这就说明举报的级别可能不低,事情估计也比较麻烦。
他自己最开始的回应是“账号问题”,听着好像是系统出了毛病,想把事情跟自己分开。
但是他团队后面又承认,就是张雪峰自己说话出了问题。
这一前一后两种说法,反而让人觉得他们挺被动的。
一个说是技术问题,一个说是内容违规,这里面的差别,挺有意思的。
大家最想知道的,肯定是他到底说了什么。
但这事儿,估计是不会有公开的答案了。
既然已经被定性成“不当言论”,就说明这内容本身不适合再拿出来讲。
平台和张雪峰自己都会选择不吭声,让这个事情慢慢冷下去。
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只能瞎猜,但怎么猜也猜不出个所以然。
不过,从他团队说“短期内可以解决”这个态度来看,他们好像还挺有信心的。
但这听起来更像是对外的一个说法,先稳住粉丝和客户。
毕竟他们自己都说了在“反省”,这不就等于认错了吗。
既然认错了,就得接受处罚,想申诉翻盘的可能性不大。
账号被限制,短的几个月,长的可能就没了,这都不是没可能的。
其实,张雪峰这几年给人的感觉确实是越来越敢说。
他讲填志愿,讲考研,很多话确实一针见血,也说到了不少普通家庭的心坎里,这是他能火的根本。
他把好多学校里那些绕来绕去的事情,用最简单甚至有点粗的话给说明白了,让大家看清楚了读书和找工作之间的现实关系。
这种实在的风格,帮他吸引了特别多的粉丝,6000多万这个数量,在教育这个圈子里,绝对是头一份的。
但流量这个东西,能把你捧起来,也能让你摔得很重。
当一个人被几千万人看着的时候,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放大来看。
他直播的时候,有时候情绪一上来,就直接跟人吵起来。
比如有人说他脾气不好,他就在直播间里直接让人家“滚”。
这种情绪化的做法,要是个普通人可能也没什么,但他是个公众人物,一个被好多学生和家长当成“老师”的人,这么做就显得格局不够了,也确实不太好。
当然了,这次被封,很可能不是因为骂了句人这么简单。
这只是他做事风格的一个小例子。
当一个人习惯了用这种很冲、很直接的方式去说话,就特别容易在某个自己都没注意的时候,踩到真正的雷。
他可能自己随口一说,但别人听起来,问题就大了。
很多人觉得,他是因为说的话得罪了某些大学,所以才被“收拾”了。
这个说法听着很过瘾,也挺符合大家心里那种“一个人对抗世界”的形象。
但生意上的事,比这个要复杂得多。
张雪峰现在做的生意,早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咨询老师了。
卖志愿卡只是他赚钱的一部分,考研培训才是他的主业。
而且,他还投资了140家公司,这个生意盘子已经相当大了。
一个成熟的生意人,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他自己也说过,当网红最后就两个结果,一个是不红了,另一个就是出事了。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也知道这里面的风险。
可知道归知道,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可能是巨大的成功让他有点找不着北了,忘了说话要小心。
当一个人总是在发表看法,而且大部分看法都受到大家欢迎的时候,就很容易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是对的。
这种感觉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人在错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直到撞墙。
其实当网红还有第三种结果,就是一直都挺火,成了一个领域的代表人物。
但这需要特别聪明,也需要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变得油腔滑调,又要心里总有根弦,不去做那些出格的事。
这里面的分寸,太难拿捏了。
张雪峰这次的事,给所有做内容的人都提了个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是有规矩的。
想在这里长久地待下去,就得尊重这里的规矩。
你可以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能没有一点敬畏心。
踏踏实实地,拿出真正有用的东西,才是能一直走下去的唯一办法。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