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大动作!首创社保补贴直接发给个人,三类人群是重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21:04 1

摘要: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施》中,第一项就是创新了重点行业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补贴政策。

亲爱的读者,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关注吧。

这几天,网上被山东的大动作给刷屏了。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施》中,第一项就是创新了重点行业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补贴政策。

这一改变,目前在全国还是首创,新闻一经传播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社保补贴,不是个新鲜事。

以往,对于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在参保缴费时,国家都会对其进行社会保险补贴。

但这笔钱给的是用人单位。

通常是采取“先缴后补”方式,一般不会超过实际缴费的2/3,而且也有补贴期限的限制。

而山东的新规里,扩大了社保补贴范围政策,根据个人的社保缴费部分,按25%的比例直接发放到个人账户。

应该说,这是之前绝对没有过的。

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次改革,也是一项援企助企的新政,将主要聚焦在“优质制造业和急需生活服务业两大行业”。

优质制造业包括三类: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中的中小微企业。”

急需生活服务业“两大行业”则包括五类:

“登记注册行业分类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的中小微企业。”

而且,这次政策扶持是三类重点群体。

一是高校毕业生,具体是2025届高校毕业生,2023届和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二是2025年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

三是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从各项具体实施规定来看,这一次山东对社会补贴的改革,体现了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关注,更表现出务实高效的一面。

把补贴对象从用人单位转变为参保个人,更能让劳动者充分享受到社保补贴带来的实惠。

补贴不是盲目的补,要把钱花到刀刃上很难。

山东把补贴对象重点放在三类群体,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首先,高校毕业生是未来,他们的安定,也是人才储备与发展的关键,利用社保补贴,帮助这些年轻人减轻经济负担,又能尽快融入社保体系,是不错的办法。

其次,失业人员问题很重要,如果处理不好,要出大问题。

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丢了收入来源,很可能面临社保缴费困难,一旦欠缴,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加不利的后果。

有这部分补贴在,就能减少不小的压力。

最后,返贫监测对象,也是国家一直强烈关注的重点群体。

这些年,国家一直在花大力气在搞脱贫攻坚,效果也是显著的。

然而,脱贫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防止返贫就成了相当重要的工作,而社保补贴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

这部分人刚脱贫,收入还不那么稳定,有补贴的帮助,也就少了一大块包袱。

当然,评论区也有相当数量的网友,对这项政策有一定的看法。

比如,有人建议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保补贴的范围。

确实,从当前的社保缴费标准来看,灵活就业群体的参保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仅参保养老和医疗两项,一年的社保费用大概也要一万五千块钱左右。

对于很多收入本就不高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缴不缴确实是个难题。

选择参保,一下掏出一万多块钱确实心疼;可如果不参保,居民社保的保障力度又不够。

其实,对于灵活就业人员,不少地市都有自己的社保补助政策。

比如,山东荣成对于40周岁女性和50周岁男性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低保家庭成员等灵活就业群体,进行社保补贴。

标准为每人每年补贴5000元,其中只参加养老保险的每人每年补贴3850元。

这个被称为“4050”政策的措施,很多地方都在实施。

其实,这事有争议很正常,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更何况发钱这种好事,谁不想上桌?

但问题就在于,补贴的范围不可能无限扩大,那也就失去了意义。

都觉得自己挺难,可困难也有等级

就好比月赚三千在城市的确算不上高收入,可如果比起那些一年赚不了万八千的人来说,是不是也“不够惨”。

先从最难的人帮起,然后一步步解决更多人的难题,社保补贴是件好事,再喷它真的不应该。

自己拿不到就说不好,这样的观点未免有失公允。

对此,大家怎么看?

注:本文旨在表达个人观点,提倡大家理性讨论,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引用信息来源:

央广网:山东首创社保补贴直补个人,比例达25%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