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的中原大地,月光与车灯在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的沥青路面上交织成流动的光带。十余台热熔标线机一字排开,伴随着机器的轰鸣,滚烫的白色标线在路面上迅速成型,紧随其后的工人驾驶着撒布车,均匀播撒下反光玻璃珠。这场昼夜不停的标线施工,正是安罗高速全线贯通前的最后
凌晨两点的中原大地,月光与车灯在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的沥青路面上交织成流动的光带。十余台热熔标线机一字排开,伴随着机器的轰鸣,滚烫的白色标线在路面上迅速成型,紧随其后的工人驾驶着撒布车,均匀播撒下反光玻璃珠。这场昼夜不停的标线施工,正是安罗高速全线贯通前的最后冲刺——作为河南“13445工程”核心项目、国家高速G0424京武高速的关键区段,这条串联豫冀鄂三省的南北动脉已进入通车倒计时。
昼夜攻坚:标线背后的“毫米级”较真
“路面温度必须稳定在5℃以上,涂料加热要精准控制在180-220℃,玻璃珠撒布量误差不能超过0.05kg/㎡。”现场施工负责人王磊手持测温仪,紧盯标线机的仪表盘。尽管已是深夜,施工团队仍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先用风力净路机将路面杂物彻底吹扫干净,确保无灰尘、油污影响附着效果;放线员借助激光测距仪精准定位车道边缘,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喷涂底油后等待15分钟固化,再启动热熔标线机作业 。
这场连夜施工的背后,是对通车节点的精准把控。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于9月22日实现全线贯通后,标线、护栏安装等收尾工程进入“倒计时模式”。该路段全长21.655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建设,仅主线标线就需铺设1.2万米,加上出入口导流线、收费站减速标线等配套标识,总工程量达1.8万平方米。为缩短工期,施工方投入3支专业队伍、26台套设备,实行“两班倒”作业,确保每天完成2000平方米标线施工。
夜间施工的挑战远不止疲劳。“白天车流量大,只能半幅施工;深夜虽清净,但温度低、视线差,更考验技术。”老技术员李师傅指着刚画好的车道边缘线介绍,团队特意采用带加热功能的标线斗,配合红外测温设备实时监测涂料温度,同时在作业区外围设置3层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引导施工车辆,确保“施工不停、安全不松”。截至凌晨5点,该路段应急车道标线已完成80%,反光效果经夜间测试完全达标。
动脉成型:500公里路网的“分段突破”
连夜标线的忙碌景象,是安罗高速全线建设的缩影。这条北起安阳内黄豫冀省界、南至信阳罗山豫鄂省界的交通大动脉,全长约500公里,贯穿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驻马店、信阳七市,设计时速120公里,双向六至八车道布局,路基宽度最宽达42米。历经数年攻坚,各路段正陆续迎来收官时刻:
- 豫南先行段已率先通车:罗山至豫鄂省界段于2024年6月30日建成放行,44.11公里路段设置4个收费站和1个开放式服务区,沿线乡镇20分钟内可上高速,直接衔接湖北武大高速,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快速通道 ;上蔡至罗山段则早在2022年底就已通车,为豫中与豫南的物资流通提速。
- 豫北攻坚段进入冲刺:豫冀省界至原阳段全长144公里,目前路基填方完成97%,桥梁工程收尾,路面沥青摊铺已推进至滑县段90%,预计10月底具备通车条件,建成后将成为中原城市群连接雄安新区的重要纽带。
- 郑州核心段即将贯通:原阳至郑州段作为全线的“咽喉”,不仅串联起新乡与郑州两大都市,更包含全长15.223公里的黄河特大桥——这座黄河上最长的公路桥采用“无纵筋设计”,斜拉索内置碳纤维传感器实时监测健康状态,仅用28个月就完成主桥合龙,刷新了黄河桥梁建设速度纪录。
随着各路段陆续完成标线等收尾工程,安罗高速将实现全线贯通,在京港澳高速与大广高速之间架起第三条南北大通道,彻底填补豫中地区纵向高速空白。
技术赋能:藏在路面下的“智慧基因”
连夜铺设的不仅是引导车流的标线,更是贯穿全路的“智慧脉络”。在标线施工的同时,技术人员正沿着路基铺设传感线缆——安罗高速在河南首次大规模应用“全域感知系统”,全线路基埋入2.6万个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地质应力、路面沉降等数据,为后期养护提供精准依据。
这种技术赋能贯穿建设全程。黄河特大桥的斜拉索中植入了光纤传感元件,能24小时监测索力变化,如同给桥梁装上“健康监测仪”;原阳至郑州段的收费站采用“ETC预交易+无人化设计”,车道宽度根据车型自动调节,通行效率提升30%;全线服务区预留了新能源充电桩接口,部分站点将配套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实现“交通+物流”融合发展。
环保理念同样融入细节。施工中产生的旧路面材料经破碎筛分后,90%以上被重新加工为路基填料,减少新材开采带来的环境影响;标线采用环保型热熔涂料,不含重金属成分,且反光玻璃珠可回收利用,符合“绿色高速”建设标准 。这些技术创新,让安罗高速不仅“宽阔好走”,更“聪明环保”。
通车可期:激活千万人的“发展机遇”
“等高速通了,从滑县拉蔬菜到郑州,1.5小时就能到,损耗率能从现在的12%降到5%以下。”货车司机张师傅经常往返豫北与郑州,对通车充满期待。安罗高速全线贯通后,将直接服务沿线23个乡镇、150万居民,郑州到安阳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滑县至郑州的通行时间也将减少40分钟。
对区域经济而言,这条动脉的价值更为深远。在豫北,安阳的钢铁、鹤壁的电子元器件可通过高速快速运往武汉、广州;在豫南,信阳的茶叶、罗山的板栗能借通道直达雄安新区及京津冀市场。特别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将通过高速加强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联系,为巩固脱贫成果、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交通支撑 。
从更大格局看,安罗高速作为京武高速的重要组成,向北衔接河北清苑至魏县高速,向南对接湖北武大高速,形成纵贯华北、华中的快速通道。预计通车后日均车流量将达3万辆,其中货车占比超40%,每天可分流京港澳高速25%的车流,有效缓解南北交通拥堵压力。
凌晨6点,第一缕阳光照在崭新的标线上,折射出银色的光泽。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的标线施工已近尾声,远处的黄河特大桥在晨光中舒展身姿。随着全线收尾工程的加速推进,这条凝聚着建设者心血的南北动脉,即将以全新姿态串联起冀豫鄂三省的发展脉络,用平整的路面与清晰的标线,铺就中原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