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长安汽车第四代CS55PLUS上市,以7.89万元起的叠加优惠切入市场,成为10万元内率先搭载高快智驾、APA泊车辅助等L2+级功能的燃油SUV。至此,入市8年的车型不仅刷新了行业价格标杆,更彰显出长安汽车在燃油车的智能化转型突围中的创举。
9月25日,长安汽车第四代CS55PLUS上市,以7.89万元起的叠加优惠切入市场,成为10万元内率先搭载高快智驾、APA泊车辅助等L2+级功能的燃油SUV。至此,入市8年的车型不仅刷新了行业价格标杆,更彰显出长安汽车在燃油车的智能化转型突围中的创举。
技术普惠背后的逻辑重构
与多数燃油车“功能堆砌式”智能化不同,第四代CS55PLUS选择从底层架构重构智能体验。其搭载的NC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通过5颗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及视觉感知融合,在ADAS地图覆盖区域可实现自动变道、随车流调速等操作。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在35秒内完成标准车位泊入的能力,已接近部分高端新能源车型的泊车表现。
市场定位的精准卡位
当前10万元级SUV市场,哈弗H6、丰田锋兰达等主力车型仍以传统配置为主。第四代CS55PLUS通过“天枢驾驶辅助视觉版”,将L2+功能下探至7.89万元,直接迎击合资品牌入门车型。这种“高配低价”策略,既延续了CS55系列“全球车型”的定位(累计销量超百万辆,覆盖55国),也反映出长安汽车对主流消费群体“既要智能又需实惠”的消费呼声。
燃油车智能化的大趋势
在电动化浪潮下,长安选择以燃油车为载体推进智能化,背后是技术雄厚实力的新央企新长安支撑。实测数据显示,搭载500Bar超高压直喷发动机的新车,WLTC油耗低至6.1L/100km,一箱油续航超1000公里。这种“高效动力+智能驾驶”的组合,为不愿妥协续航的燃油车用户提供了新选择。
行业启示与挑战
第四代CS55PLUS的启示在于:智能化并非电动车的专属赛道。但其面临的挑战同样明显——如何在高通8155芯片成主流的当下,保持视觉感知系统的算力优势?又如何解决燃油车电子架构对智能功能升级的物理限制?这些问题的答案,或将影响未来3-5年燃油车智能化进程。
张观评述:作为新央企新长安“海纳百川”战略的重要落子,第四代CS55PLUS的上市,不仅仅是一款车的迭代,更标志着长安汽车开始重新定义智能化的价值标杆。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并行的产业变局中,以“技术普惠化”推动产业发展值得借鉴。
来源:张观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