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道名师修炼路,笃行致远育新人。为助力新教师系统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近日,乐山市实验中学开展了第29期新教师系列培训第三期专题会议,会议由教科室副主任彭山清主持,学校党委书记汪伟主讲,全体新教师参会。
问道名师修炼路,笃行致远育新人。为助力新教师系统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近日,乐山市实验中学开展了第29期新教师系列培训第三期专题会议,会议由教科室副主任彭山清主持,学校党委书记汪伟主讲,全体新教师参会。
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突破的过程。汪伟首先清晰勾勒出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应期(1-3年)、发展期(4-6年)、成熟期(7-10年)”三阶段。适应期需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听三年课”的韧劲扎实掌握教学规范、苦练学科基本功;发展期要凝练教学主张、初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同时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科研为教学赋能;成熟期则需在教育科研上实现突破,让教学创新常态化,并通过公开课、支教等任务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把个人智慧转化为团队财富。
围绕阶段性成长,汪伟提出“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育理念、培养科研能力”三大核心路径。教学能力提升方面,要推动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堂管理优化、教学评价改革,融合教育技术,尤其重视“开学第一课”的设计以展现学科魅力;教育理念更新上,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善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科研能力培养需做“教育有心人”,积累教学素材、参与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这也是提升专业深度、助力职称评定的关键。
最后,汪伟结合自身教师成长经历寄语新教师:要“嘴巴甜、手脚勤”,虚心求教快速融入;要“沉下心、厚功底”,肯下苦功积淀学科素养;要“有爱心、懂学生”,给予耐心与理解。他提出教师成长是“充满激情的浪漫旅行”,期待大家成长为“教学、科研、传播”三位一体的名师,在实践中寻得教育的“诗和远方”。
“本次培训既是新教师的成长蓝图,也传递出学校的承诺——做新教师专业成长最坚实的后盾。”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新教师们会心怀热爱、脚踏实地,把培训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在每一次备课中倾注心力,在每一堂课上传递温度,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传递关爱,最终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实现自我价值,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文/图:彭山清)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