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赴东南亚:为青岛龙头站台,为“一带一路”聚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5:45 1

摘要:9月22日至26日,市委书记曾赞荣率青岛市代表团先后到泰国、柬埔寨访问。代表团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开展经贸洽谈、人文交流等活动,促进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QMG青岛广电·回澜听涛出品】

开放青岛,积极走出去。

9月22日至26日,市委书记曾赞荣率青岛市代表团先后到泰国、柬埔寨访问。代表团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开展经贸洽谈、人文交流等活动,促进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图源:泰国国家旅游局上海办事处

从行程来看,产业合作是重点。

在泰国,正大集团、卡拉宝集团与青岛进一步对接交流,海尔集团泰国空调新园区项目投产仪式和海信集团泰国智能家电工业园开工仪式也在出访期间举行;在“2025青岛-泰国经贸合作交流会”上,还有更多泰国相关企业、商协会机构负责人参会,共同探讨合作空间。柬埔寨的李华集团、青岛市在柬重点投资企业也是本次出访重点造访的对象。

从工业园的投产开工,到重点企业的走访交流,青岛以互利共赢的合作为纽带,展现出城市与企业“走出去”的坚定步伐。而在这背后,是青岛充分发挥开放优势,聚合城市优质资源,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扎扎实实以项目谋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将“中国机遇”转化为“共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01

青岛龙头:打造“中国机遇”的“青岛窗口”

市委书记的泰国之行,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两大青岛龙头的两个“最”字号项目,一个是正式投产、一个是开工建设:

9月23日,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正式投产,该工业园年规划产能600万套,是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

图源:电器微刊公众号

目前,海尔智家在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布局了11个工厂、5个工业园,构建起涵盖各大核心品类的本土化制造网络。

同日,海信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开工仪式在泰国安美德春武里工业园举行,这是海信在海外的最大工业园区,分三期规划,计划于2030年完成建设,年产能将达到1200万台。

图源:电器微刊公众号

自2016年深耕泰国市场以来,海信不仅带来了全品类产品,建设了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还通过开展体育比赛、教育、医疗捐赠等公益活动,用行动践行“企业公民”责任,促进民心相通。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东南亚正从一个重要的海外增量市场——拥有近7亿人口,特别是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家电年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升级为关乎全球化布局的战略要地——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和RCEP带来的政策利好,这里不仅是重要的销售增长点,更是重塑供应链、实现品牌全球跃升的关键区域。

事实上,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青岛龙头企业,近年来也极为重视东南亚市场的拓展,互利共赢之中,“青岛”存在感在当地越来越强。

在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山海相逢·‘一带一路’全球行”大型跨国融媒体采访过程中,就记录下了青岛龙头企业在东南亚的实干印记,也记录了青岛企业扎根当地,为当地人带去的发展机遇:

位于曼谷的亚洲第二大购物中心Central World,海尔打造的泰国首家智慧场景体验店就坐落其中;

海尔泰国工厂的当地工人阿努蓬,因为提交的叉车运行方案获得通过,从而成为项目牵头人,并从中获得价值增值的分享;

在马来西亚,海信的“普及率”相当全面,不仅高档商场,在驱车一个多小时远离吉隆坡市区后,一家海信的门店突然闯入视野,包括激光电视在内的中高端产品一样不缺;

马来西亚家电经销商TANRADIO.COM总经理陈全智,提升业绩的增长动力就来自海信的新品……

扎根当地、服务当地、贡献当地,青岛龙头正在为中国机遇的“出海”,打造互利共赢的“青岛窗口”。

02

双向开放的“青岛窗口”

伴随全球产业格局演变,受益于人口红利、内需扩张、基建完善、中国产业转移等因素带动,东南亚经济发展势能强劲,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同时,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东南亚作为向多地域低关税供货区域,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开放枢纽地位也不断凸显。

对于制造业体系完善、开放优势叠加的青岛来说,东南亚是增量市场、是出海枢纽,更是一个全球化的重要合作伙伴——

根据2024年数据,东盟是青岛第一大贸易市场,进出口总额达到1543.3亿元;山东港口青岛港至东盟区域集装箱直达航线近50条,实现了港口间“天天班”直达航线服务。

在全球不确定性高企的当下,青岛与东南亚有许多有关“确定性”的共同话题。

在曼谷举行的2025青岛-泰国经贸合作交流会上,暹罗皮瓦特集团、安美德集团、汇商银行、泰华树胶等泰国企业代表,泰中东盟经贸促进会、RCEP企业家联合会等泰国机构及商协会代表,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青岛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参会,正大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董事长苏建光围绕双向投资、贸易合作进行交流发言。

会后,还有近20家青岛企业与参会的泰国企业、机构展开深度对接,围绕产业协同、跨境贸易、技术合作等重点领域,就现有合作意向进行细化磋商,并针对未来潜在合作方向探索全新路径,推动两地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以青岛为窗口,两地企业早已开展广泛合作。

早在1989年,正大集团就在青岛投资成立青岛正大有限公司,这家现代化大型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也是山东省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目前,正大集团在青岛的布局展现出多元化、全产业链化和高科技化的特点。从满足民生的食品零售,到引领未来的海洋生物医药,再到服务国家战略的盐碱地改良,其合作项目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在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是双向的。

在曼谷街头各有特色的餐厅、酒吧,青岛啤酒已经凭借卓越的口感,迅速融入曼谷的城市生活。在“山海相逢·‘一带一路’全球行”大型跨国融媒体采访过程中,曼谷金牛餐厅的老板就说,喜欢到他们店喝青岛啤酒的不只有泰国人,还有很多日本人,他们都表示青啤更加“合口”,而且与泰国的特色菜品也非常“适配”。青岛啤酒泰国营销公司总经理黄俊翔说,许多泰国人正是通过青岛啤酒,知道了遥远北方有一座叫青岛的美丽城市,青岛啤酒也是青岛在泰国重要的城市名片。

透过青岛这扇开放窗口,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合作实绩。

03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是覆盖全球的发展机遇。

青岛作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承载着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也是整个沿黄流域的“经济出海口”,在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上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青岛发力的不仅是东南亚,而是聚焦“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积极走出去对接资源、寻找机会。

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第14届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投资中国”专场论坛上,青岛登台递出开放之城、产业之城、创新之城、海洋之城、品质之城的城市名片,表示青岛正加快建设中国对外开放新高地,欢迎中东资本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同样在4月份举行的“青岛—沙特经贸合作交流会”上,巴萨姆贸易集团、阿勒默赫马迪控股集团、沙特电力公司等众多沙特企业和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特锐德电气、华芯晶电、赛轮集团等青岛市有关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寻求更多合作。

根据青岛市民营经济局与青岛市贸促会联合出台的《青岛市助力民营和中小企业出海“青帆远扬”行动方案》,青岛要组织企业参加逾170场海外展会,涵盖食品、纺织、五金、轮胎、汽配等青岛优势行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开展瑞士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年度重点活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青岛市商务局也在今年制定了助力企业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行动计划,推荐重点境外展会300个,支持2000家以上企业境外参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青岛市商务局着重提到了“大力发展中间品出口”。随着青岛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某些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可以拿到海外去加工,即借由全球分工调整扩大进出口、吸引外资。

从数据来看,“一带一路”已经成为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大动力源——今年前8个月,青岛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552.6亿元,增长4.9%,占比达到59.3%。

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拥抱全球化,开放青岛,加速出海中。

来源:蓝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