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以高质量特色化金融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5:13 1

摘要:“十四五”期间,青岛银行积极践行金融企业使命担当,以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化发展战略为导向,围绕“创·新金融,美·好银行”的发展愿景,致力于打造“质效优先、特色鲜明、机制灵活”的价值领先银行,以高质量特色化金融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十四五”期间,青岛银行积极践行金融企业使命担当,以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化发展战略为导向,围绕“创·新金融,美·好银行”的发展愿景,致力于打造“质效优先、特色鲜明、机制灵活”的价值领先银行,以高质量特色化金融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立足区域发展 完善战略布局

5年来,青岛银行紧密围绕战略规划,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确立了“高质量发展、质效优先”的发展方向,通过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战略规划中,青岛银行将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通过深入推进“调结构、强客基、优协同、提能力”四大战略主题,该行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在风险管理方面,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精细化管理。通过科技赋能,推动风险管理智能化转型,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化解,为业务健康发展筑牢安全屏障。通过一系列举措,在保持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该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

聚焦特色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

青岛银行立足山东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蓝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形成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科技金融领域,该行积极响应山东省及青岛市关于科技创新政策的指引,通过与创投机构深入合作,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业务落地,有效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科技金融贷款达312.25亿元,为各类型科技企业高效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方面,该行建立普惠金融专营机制,在“试点行”设置普惠专营部门,实行派驻制审批,采用信贷工厂模式,提高普惠业务的标准化水平和专业度。目前,已建立强抵押、强担保、科技普惠、国际业务、供应链金融、线上普惠六大普惠产品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普惠产品体系,实现普惠小微企业有效覆盖。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达487.96亿元,有效满足普惠客户小额融资需求。

绿色金融方面,该行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聚焦绿色信贷、环境权益、碳金融等重点方向,建立绿色金融长效发展机制,着力塑造绿色金融品牌。青岛银行建立起绿色金融专项领导机制,制定绿色信贷差异化发展策略,丰富绿色信贷产品体系,已成功落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山东省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山东省首笔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等。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绿色贷款达516.09亿元,助力区域经济低碳转型。

蓝色金融方面,该行积极探索,已在清洁供水、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诸多创新实践,提升了蓝色经济服务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蓝色金融贷款余额达192.26亿元,有力支持了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

制造业金融也是青岛银行深耕的重点。该行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将制造业作为重点服务领域。通过行业专项研究、产品创新优化、审批流程再造等措施,不断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质效,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制造业贷款达491.57亿元,有效赋能区域制造业发展。

推进综合经营 提升服务能级

当前,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不仅是传统融资需求,还涉及投资、交易、理财、避险、咨询等方面,这要求银行要具备为客户提供综合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青岛银行坚持立足青岛、辐射山东的发展定位,围绕山东省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发挥机制灵活、决策链短、紧贴市场的优势,开展综合化经营。该行已相继成立青银金租、青银理财两家子公司,先后获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资格、证券基金托管资格、普通类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等多项高含金量资质。持续拓展多类型牌照,不仅有助于扩大业务范围,还有助于拓展客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发挥多牌照优势,加强信贷与租赁、理财、托管的业务协同,已初步形成集团化综合化经营模式,可以多角度满足客户需求、给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实现银客双赢。

展望未来,青岛银行将矢志不渝地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为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赋能山东省及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银力量”。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