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技艺 | 湿拓画体验活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4:48 1

摘要:穿越千年丝路的斑斓技艺,在水波荡漾间定格永恒。每一次色彩的晕染舒展,都是自然韵律的即兴诗篇;每一次拓印的轻提慢起,皆是捕捉稍纵即逝的灵动之美。

图源:唯美民艺馆

穿越千年丝路的斑斓技艺,在水波荡漾间定格永恒。每一次色彩的晕染舒展,都是自然韵律的即兴诗篇;每一次拓印的轻提慢起,皆是捕捉稍纵即逝的灵动之美。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指尖上的技艺”文献保护与优秀文化传承系列活动迎来新一期活动,邀你一同走进这方寸间的斑斓水世界,以水为墨,以心为笔,体验在水面作画的神奇魅力,让指尖牵引色彩,拓印独一无二的流光梦境。

指尖上的技艺

湿 / 拓 / 画

水舞丹青,色拓永恒

"李叔詹常识一范阳山人,停于私第,时语休咎必中,兼善推步禁咒。止半年,忽谓李曰:'某有一艺将去欲以为别所谓水画也。'乃请后厅上掘地为池,方丈,深尺余,泥以麻灰,日汲水满之。候水不耗,具丹青墨砚,先援笔叩齿良久,乃纵笔毫水上。就视,但见水色浑浑耳。经二日,搨以緻绢③四幅,食顷,举出观之,古松、怪石、人物、屋木无不备也。李惊异,苦诘之,惟言善能禁彩色,不令沉散而已。"

上面这段话,出自唐人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之卷六,“艺绝”一章中,记载了一种古老的工艺——湿拓画的制作流程。

流沙笺复原作品 图源:宋庄国染馆

早在唐朝,中国诞生了一种被称为“流沙笺”的工艺,后经丝绸之路传向世界。14世纪,这种中国工艺经丝绸之路传入土耳其,常被用于装裱书法题字,书籍装帧和书写官方公文,甚至被运用于织物、毡制品、建筑装饰。

湿拓画经典纹样 图源:土耳其旅游局

17世纪,土耳其人将其定名为Ebru。2014年,湿拓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无常形,却可拓印天工;

艺有穷时,唯心动创造无限。

时间:2025年9月28日(周日)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